邵加發(fā)
(保山市高級技工學校,云南 保山 678000)
2008年我在企業(yè)里上班,是一名質(zhì)管技術(shù)科員,一天在處理一批產(chǎn)品質(zhì)量問題時發(fā)現(xiàn):該零件在加工完后發(fā)現(xiàn)都存在誤差現(xiàn)象,都沒有達到所要求的尺寸、形位公差。通過計算,此工件長徑比為60,此零件屬于細長軸。于是我就在不停思考:怎樣才能使零件加工符合要求呢?
由于此零件的長徑比很大,剛性差,在車削時,受切削力、裝夾力、自身重力、切削熱、振動等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xiàn)以下問題:
①切削時產(chǎn)生的徑向切削力與裝夾徑向分力的合力。會使工件彎曲,工件旋轉(zhuǎn)時引起振動,從而影響加工精度和表面質(zhì)量。
②工件轉(zhuǎn)速高時,由于離心力的作用。加劇了工件的彎曲和振動。
③由于工件自重變形而加劇工件的振動(自振),影響加工精度和表面質(zhì)量。
3.1 合理選擇車刀幾何形狀
根據(jù)細長軸剛性差、易變形的特點,要求車削細長軸的車刀(圖1【3】須具有在車削時徑向力小、車刀鋒利和車出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小的特點。
圖1 車削細長軸車刀
圖2 刀具前角對震動的影響
(2)前角r0:前角r0:對振動的影響如圖2,隨前角的增大,振動隨之下降,但在切削速度較高的范圍內(nèi),前角對振動的影響將減弱。由于細長軸車削速度一般不會太高,故在粗加工中取r0=15°~20°,精車時取r0=20°~30°。
(3)后角α0:一般來說,后角對切削穩(wěn)定性無多大影響,但當后角減小到2°~3°時,振動明顯減弱,在生產(chǎn)中也發(fā)現(xiàn),后刀面有一定程度的磨損后,會有顯著的減振作用。
(4)刀具圓弧半徑γs:γs增大徑向分量力隨之增大,為避免自振γs越小越好。但隨γs的減小,將使刀具壽命降低,同時也不利于表面粗糙度的改善。故加工時,刀尖圓弧r≤0.3mm。
(5)為排削順利,車刀應(yīng)磨有R(1.5mm~3mm)的斷屑槽。
3.2 合理選擇切削參數(shù)
切削速度的選擇:由圖4可知,在高速或低速范圍進行切削,自振就不易產(chǎn)生。特別是在高速范圍內(nèi)進行切削,既可提高生產(chǎn)率,又可避免切削顫振,是值得采用的方法。
(2)進給量的選擇:如圖5振動強度隨進給量,的增大而減小,應(yīng)選取大的進給量。
(3)切削深度αρ的選擇:切削深度對切削穩(wěn)定性的影響如圖6可知隨著αρ增大,振動不斷加大。當f增大時,極限切斷深度也隨之加大。所以,為加大極限切削深度αρ必須增加進給量f。
圖3 偏角對震動的影響
圖4 V對切削穩(wěn)定性的影響
圖5 f對切削穩(wěn)定性的影響
圖6 αρ對切削穩(wěn)定性的影響
圖7 彈性活頂尖
圖8 改制頂尖1-頂尖 2-深溝球軸承 3-彈簧 4-推力球軸承 5-滾針軸承(左側(cè)芯軸為頂尖右側(cè)是拉緊螺桿)
(4)應(yīng)盡量避免寬而薄的切屑,否則極易顫振。
綜上所屬:車細長軸時,應(yīng)分為粗車和精車,若選用材料為YT15、形狀為圖2所示的車刀,粗車時切削用量應(yīng)選αρ=1.5mm-2mm、f=0.3mm/r-0.4mm/r、v=50m/min-60 m/min比較合適;精車時αρ=0.5mm-1mm、f=0.08mm/r-0.12mm/r、v=60m/min-100m/min比較合適。
3.3 變形量計算
使用冷卻液充分冷卻在零件加工時,由于切削熱引起零件變形。變形量公式為:△L= L·a·△t為工件總長
式中:△L為工件伸長量,mm;L,mm;a為材料線
膨脹系數(shù),1um/℃ ;△t為工件升高溫度,℃。
由變形量公式可知,熱變形量與溫升成正比,因此。必須有效控制零件溫升。采用冷卻液對加工工件進行充分冷卻、潤滑,吸收切削產(chǎn)生的熱量,改善刀具與工件的摩擦情況,降低切削熱、減小熱變形和刀具磨損,從而提高加工精度。
3.4 傳統(tǒng)細長軸的加工描述
細長軸傳統(tǒng)的加工方法——兩頂 (即一夾一頂),一般都利用過定位原理,使用跟刀架或中心架作為輔助支撐來增加工件的剛性。這一加工方法,對要求不高的細長軸沒有問題,但對于精度要求高或長徑比很大的超細長軸就很難加工出合格產(chǎn)品。由于頂尖的頂力作用,使軸在加工中受到的徑向彎曲力加大,從而使軸的彎曲變形加大,加工精度降低。再加之切削熱及跟力架與中心架的摩擦熱使工件產(chǎn)生熱膨脹,工件脹長增大了軸的彎曲度,另外跟力架與中心架的腳爪中心線可能與軸中心線不完全同心。因此,一夾一頂?shù)膫鹘y(tǒng)方法,加工超細長軸,即使使用中心架、跟刀架來增加零件的剛度,也不能很好的消除彎曲變形,加工精度也低。
3.5 車削細長軸類零件技術(shù)改進
細長軸一夾一拉加工法針對傳統(tǒng)裝夾方法的缺陷,采用一夾一拉【4】的裝夾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裝夾時需要在夾緊處墊一開口鋼絲圈,使工件與卡爪之間的夾持變?yōu)榫€接觸,起到類似萬向節(jié)的作用(使工件在裝夾過程中不產(chǎn)生過定位),工件的另一端由經(jīng)彈性活頂尖(圖7)按軸徑改制成的頂尖(圖8所示)拉緊,其拉緊力越大加工效果就越好。
根據(jù)前面的分析可知,一夾一拉加工方法,由于兩端拉力,使軸在加工中受的徑向彎曲力減小,從而使軸的彎曲變形減?。辉偌忧邢鳠峒澳Σ翢崾鞘构ぜ軣崤蛎浽鲩L,兩拉作用力能很好地防止工件脹長頂死而彎曲變形,因此,兩拉加工方法與傳統(tǒng)加工方法相比,能有效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細長軸的兩拉車削工藝細長軸一般采用先按改制后的頂尖內(nèi)螺紋孔配車拉螺紋。以便在車削過程中莊家方便。
一直以來我都在不停地思索??戳讼嚓P(guān)書籍和資料后結(jié)合專業(yè)知識寫下了這篇論文。希望能夠?qū)庸ぜ氶L軸的企業(yè)有所幫助。
[1]曾慶福.機械制造工藝學[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0.
[2]韓步愈.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5.
[3]蔣增福.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趙建中.細長軸類零件的加工方法 [J].四川.機械研究與應(yīng)用,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