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進明,雷元寬,李根澤,符明聯(lián),楊天沛
(1. 云南農業(yè)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1;2. 羅平縣種子管理站,云南 羅平 655800;3. 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 經濟作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5)
羅平縣位于云南省東部,地處滇、桂、黔三省(區(qū))結合部。羅平縣常年油菜種植面積占云南省的五分之一 ,總產量占四分之一,素有“滇東油庫”之稱。一直以來,羅平縣油菜播種主要依靠人工作業(yè),勞動成本高。羅平縣農業(yè)機械化技術推廣站在省、市、縣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經過多年努力,于2005年研制成功了多功能油菜播種施肥機,并獲得了國家專利。自2006年8月以來,羅平縣農機推廣站委托西安大洋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加工生產了70臺多功能油菜播種施肥機,在小春生產中批量投入使用至今,累計播種0.27多萬公頃,取得了明顯效果,深受群眾歡迎。
該機在實際油菜種植中與傳統(tǒng)種植相比,人工種植每公頃油菜需勞動力30人/天,需種子12~15千克,化肥450~600千克;采用該機種植,每公頃只需種子7.5~9千克,化肥375~450千克,每公頃節(jié)約種子4.5~6千克,化肥75~150千克,人工每天按50元計算,人工每公頃油菜播種需 1 500 元,而采用機播只需900元,該機每天可播2~3.3公頃,節(jié)約勞動力900~1 500 人/天。通過實際測產表明,采用該機播種比人工種植每公頃可增產300~450千克。另外,采用該機播種具有保濕性好,出苗率高,提高抗旱能力,播種進度快等特點。在當前農村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壓力下,積極推進油菜生產機械化,對降低油菜生產勞動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1]。
羅平縣2011~2012年度油菜計劃播種面積為4.67萬公頃,適宜油菜機械化播種的面積為1.33萬公頃,適宜機械化播種比例為29%。該年度全縣計劃實施機械化播種面積為0.17萬公頃,占適宜機械化播種面積的13%。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羅平縣推廣實施油菜機械化播種在空間和潛力上還大有可為。
表1 羅平縣2011~2012年度油菜機械化播種適宜比分析
數據來源:云南省現(xiàn)代農業(yè)油菜產業(yè)技術體系羅平區(qū)域推廣站提供。
羅平縣實施油菜機械化播種每公頃增加經濟效益 2 760 元;2011~2012年度計劃實施油菜機械化播種預增經濟效益460萬元;如果羅平縣全面推廣實施油菜機械化播種,預增經濟效益每年可達 3 680 萬元,經濟效益顯著。具體核算詳見表2。
表2 羅平縣實施油菜機械化播種預增經濟效益核算
(續(xù)表2)
類別項目數值化肥機械化播種節(jié)約化肥(千克/公頃)112.5化肥價格(元/千克)2機械化播種節(jié)約化肥成本(元/公頃)225節(jié)本機械化播種節(jié)約生產成本(元/公頃)1035增收機械化播種比人工種植增產(千克/公頃)375油菜籽價格(元/千克)4.6機械化播種增收(千克/公頃)1725節(jié)本增收機械化播種單位面積增加經濟效益(元/公頃)2760預增經濟效益2011~2012年度計劃實施油菜機械化播種預增經濟效益(萬元)460羅平縣全面實施機械化播種預增經濟效益(萬元/年)3680
數據來源:云南省現(xiàn)代農業(yè)油菜產業(yè)技術體系羅平區(qū)域推廣站提供。
注:機械化播種節(jié)約種子按4.5~6千克/公頃的中間值計算;機械化播種節(jié)約化肥按75~150千克/公頃的中間值計算;機械化播種比人工種植增產按300~450千克/公頃的中間值計算;油菜籽價格按2011年托市收購價4.6元/千克計算;2011~2012年度油菜機械化播種預增經濟效益按羅平縣2011~2012年度計劃實施油菜機械化播種面積0.17萬公頃計算;羅平縣全面實施機械化播種預增經濟效益按羅平縣適宜油菜機械化播種面積1.33萬公頃計算。
通過對羅平縣油菜機械化播種進行經濟效益分析,顯而易見,推進油菜機械化播種,是羅平縣當前提高農民種植油菜積極性和增加農民收入的切實有效途徑。目前,羅平縣推進油菜機械化播種主要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障礙因素。
由于農戶經濟條件限制,購機能力差,農戶往往購買一臺農機要好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掙回成本,成本回收周期相對較長,加之油菜收獲期短,季節(jié)性強,機械單戶作業(yè)存在收益低的問題[2],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戶購機的積極性。
據云南省現(xiàn)代農業(yè)油菜產業(yè)技術體系產業(yè)經濟研究室調查,大部分農戶反映,目前政府購機補貼偏低,農戶購機成本負擔過重,影響了農戶購機的積極性。
由于油菜生產的季節(jié)性,農機局限于季節(jié)性利用,導致農機利用率偏低,且維修保養(yǎng)費用高,影響了農戶購機的積極性。
由于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局限性,目前真正能熟練掌握機械化播種作業(yè)的農民較少。農民在農機操控,掌握播種時機、播種量和施肥量的計算和控制等作業(yè)技能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對通過推廣實施機械化播種達到節(jié)本增收目的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于受地勢、耕地平整度、田塊形狀和大小以及道路等因素的限制,目前羅平縣適宜油菜機械化播種的耕地面積僅占計劃播種面積的29%(見表1)。
羅平縣作為云南油菜生產大縣,要從云南省糧油安全戰(zhàn)略和全局的高度,不斷深化新形勢下推進油菜生產機械化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增強責任感,抓住機遇,克難攻堅,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真抓實干,務求實效,在加快推進云南省油菜生產機械化過程中發(fā)揮引領和示范作用。
(1)加大推廣實施油菜機械化播種的力度,提高羅平縣油菜生產機械化水平。從表1可以看出,羅平縣2011~2012年度計劃實施機械化播種面積僅占適宜面積的13%,還有87%的潛力可挖。
(2)大力進行適宜機械化作業(yè)的耕地改造。結合耕地改造項目,為推進油菜機械化生產創(chuàng)造條件。從表1可以看出,目前羅平縣適宜油菜機械化播種的耕地面積僅占計劃播種面積的29%。通過進行適宜機械化作業(yè)的耕地改造可以從空間上進一步提高油菜機械化播種的水平。
(3)針對單獨農戶購機成本高的問題,建議農機推廣部門引導農戶成立農機合作社,農戶也可以互相聯(lián)合成立股份合作制、合伙經營等多種經營形式的農機服務實體[3],通過成本分攤、服務共享、利益均沾的運作模式可以解決單獨農戶購機成本高等問題。同時地方政府也可以考慮出臺相關扶持措施,引導具有購機能力的油菜種植大戶同時發(fā)展為農機專業(yè)戶,鼓勵他們積極開展油菜機械化生產的社會化服務。
(4)針對農戶反映目前政府購機補貼偏低,農戶購機成本負擔過重的問題,建議地方政府設立支柱農業(yè)產業(yè)農機購置補貼附加,區(qū)別于目前政府實施的一般性農機購置補貼,在此基礎上,通過增加適當的補貼,提高農戶購機的積極性,同時促進地方支柱農業(yè)產業(yè)機械化的發(fā)展。
(5)建議農機研究設計、推廣、機械制造企業(yè)等單位加大多功能一體化農機的研究設計力度,解決目前農機單一功能利用率偏低的普遍問題。同時,建議農機推廣部門組建農機維修服務機構,培養(yǎng)維修專業(yè)人才,在組建維修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的基礎上,通過規(guī)范維修服務標準及收費水平,降低農機的維修費用及保養(yǎng)成本。
(6)建立油菜機械化播種示范樣板,同時實行典型帶動。示范區(qū)由農業(yè)、農機部門組成的技術專班負責包聯(lián)指導,村、組、農戶由農機專業(yè)技術人員逐一包聯(lián)到戶,農機部門投入扶持資金開展技術培訓、現(xiàn)場演示、機具調配、定點到戶,著力確保示范區(qū)農戶全部實行油菜播種機械化作業(yè),示范區(qū)將作為油菜生產機械化的“特色亮點”向全縣普及推廣。同時實行典型帶動,在有條件的鄉(xiāng)鎮(zhèn)培植1~2 個油菜生產機械化種植大戶,通過他們的生產示范,帶動引導本地油菜種植戶積極開展油菜機械化作業(yè)[4]。
(7)農藝部門加大適宜機械化作業(yè)的油菜品種的選育力度[5]。在選育過程中,應從農藝與農機緊密配合的角度實現(xiàn)油菜種植技術與機械工程技術的“無縫對接”[6]。通過加強兩部門的合作與配合,形成技術可行、效益明顯、農機農藝緊密配合的油菜機械化生產栽培技術體系[7]。
[參考文獻]
[1]周康韻,樓慶慶,洪小龍,等.浙江省油菜全程機械化生產規(guī)范及實踐[J].浙江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2011,37(3) :295-299.
[2]羅玉蓮. 油菜生產機械主要類型及存在問題[J].農機科技推廣,2010(9):50-51.
[3]周立明.克難攻堅 真抓實干 大力推進我省油菜生產機械化[J].湖北農機化,2010(5):9-10.
[4]侯俊,田中文,王斌.全面推進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設想及措施[J].湖北農機化,2010(5):27.
[5]張宗毅,曹光喬.農戶油菜種植及油菜生產機械化需求意愿實證研究[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10(2):16-24.
[6]周立明.克難攻堅真抓實干大力推進我省油菜生產機械化[J].湖北農機化,2010(5):9-10.
[7]陳建強.加大油菜機械化生產推廣力度[J].農機科技推廣, 2011(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