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農民工的資本狀況對土地流轉的影響研究

        2012-03-03 05:56:20陳旭峰錢民輝
        治理研究 2012年2期
        關鍵詞:研究

        □ 陳旭峰 錢民輝

        在城市和農村的現(xiàn)代化進程不斷推進的今天,特別是隨著外出打工的農民越來越多,農民工的土地流轉問題越來越引起整個社會和學界的廣泛關注。農地流轉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它有利于克服家庭承包制下均分土地細碎化經營所帶來的弊端,是實現(xiàn)農地規(guī)?;?、產業(yè)化和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前提,對于優(yōu)化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實現(xiàn)土地規(guī)模經營,最終實現(xiàn)農地制度創(chuàng)新的第二次飛躍具有重要作用。①陳錫斌:《困境與出路: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問題探討》,《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土地流轉的重要作用決定了我們要高度重視土地流轉問題,特別是現(xiàn)在越來越凸顯的農民工的土地流轉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推進我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真正實現(xiàn)國富民強。本文的研究主題是農民工的資本狀況對土地流轉的影響。對于不同的農民工來說,他們在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的擁有上都存在差異,這些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農民工土地流轉的情況,我們認為資本擁有狀況越好的農民工越有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本文的研究也主要是對我們的這一研究假設進行驗證。

        一、研究述評

        國內許多學者對農民工的資本擁有狀況進行了研究。李培林等人對農民工的工資收入和社會保障等經濟資本進行了相關研究;②李培林等:《近年來農民工的經濟狀況和社會態(tài)度》,《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1期。滕麗娟對農民工的社會資本狀況進行了研究,她認為農民工社會資本包括鄉(xiāng)村社會資本和城市社會資本。目前,農民工在城市化進程中離鄉(xiāng)進城,使得原本不夠成熟的鄉(xiāng)村社會資本大量流失,而城市社會資本又嚴重不足,農民工社會資本存量不容樂觀,政府應大力培育農民工社會資本;①滕麗娟:《農民工社會資本的影響及存量》,《理論導刊》,2010年第5期。畢新偉對農民工的文化資本狀況進行了探討,他認為長篇小說《農民工》提出了一向為人所忽略的農民工的文化資本問題,然而作者顯然夸大了文化資本的作用,遮蔽了農民工面臨的其它重要問題。②畢新偉:《文化資本的作用有多大——就〈農民工〉的資本問題與作者商榷》,《學術界》,2010年第9期。

        有的學者對農民工的土地流轉問題進行了相關研究。陳旭峰等人的研究從農民工對土地流轉的態(tài)度、土地流轉的現(xiàn)狀、土地流轉后生活改善情況等幾個方面對農民工土地流轉的現(xiàn)實可能性進行了深入研究;③陳旭峰等人,《農民工土地流轉的現(xiàn)實可能性研究——基于山東泗水縣的調查分析》,《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周嫻的研究指出,農民工是具有“兩棲”身份的農民,在我國普遍實行減免農業(yè)稅政策的背景下,對農民工進行農村土地選擇意愿的調查是具有積極意義的;④周嫻:《“放棄”還是“保留”:免稅之后農民工的土地選擇——對青島市農民工的調查分析》,《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韓學平等人對農民工土地權益的法律保護問題進行了研究;⑤韓學平等人,《論農民工土地權益的法律保護》,《學術交流》,2007年第1期。張正河對農民工在準城市化背景下耕地流轉的困境開展了相關研究;⑥張正河,《農民工準城市化背景下耕地流轉困境研究》,《學術研究》,2009年第10期。中共重慶市委黨校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研究中心以重慶統(tǒng)籌城鄉(xiāng)中的農民工土地流轉為例,對我國工業(yè)化進程中的農村土地流轉問題進行了研究。⑦中共重慶市委黨校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研究中心:《我國工業(yè)化進程中的農村土地流轉——以統(tǒng)籌城鄉(xiāng)中的農民工土地流轉為例》,《探索》,2008年第3期。

        此外,還有的學者對影響農民工土地流轉的因素進行了相關研究。如寧愛鳳以農村勞動力轉移為視角,著重從城鄉(xiāng)不一的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險制度闡釋影響土地流轉的制度障礙,并嘗試從福利經濟學和產權經濟學的角度排除農村土地流轉中的障礙;⑧寧愛鳳:《農村土地流轉的制度障礙與對策研究》,《理論探討》,2010年第1期。林善浪等人從外出務工人員轉移行為的角度研究其對土地流轉意愿的影響。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勞動力轉移距離和轉移時間影響土地流轉的意愿,在縣內務工的人員不愿意轉出土地的意愿更強,但是有將近一半的農戶對土地流轉問題沒有考慮過。從而得出研究結論:應通過加強農民工培訓、建立區(qū)域性的勞動力市場、推進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來促進農村土地的流轉。⑨林善浪等人,《勞動力轉移行為對土地流轉意愿影響的實證研究》,《中國土地科學》,2010年第2期。

        根據(jù)以上對農民工的資本狀況及土地流轉情況相關文獻的表述,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1)已有的研究表明,從整體上來說,農民工的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狀況并不樂觀,處于一種匱乏狀態(tài);(2)關于農民工土地流轉的研究相對而言還是比較欠缺,相關的實證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對農民工的土地流轉進行實證研究具有一定的開拓意義;(3)關于農民工土地流轉的影響因素研究很少涉及,相關的實證研究更是欠缺,尚沒有從農民工的資本視角來探討對土地流轉的影響。而我們的研究是從農民工的資本狀況這一角度來考察對其土地流轉的影響,探討影響農民工土地流轉的資本因素。通過找出這些影響農民工土地流轉的資本因素,從而更好的推進農民工的土地流轉,切實維護好農民工的權益。

        二、研究假設及變量選擇

        本文的研究主題是農民工的資本擁有情況對土地流轉的影響研究,研究假設是擁有的資本越多的農民工越有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對于農民工的資本擁有情況,筆者是從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三個方面來選擇變量,這是我們研究當中的自變量,而農民工土地流轉的情況則是我們要研究的因變量。筆者由本文的研究假設衍生出了以下三個更加具體的研究假設:

        假設一:經濟資本對土地流轉具有正向的影響,經濟資本越雄厚的農民工越有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八^經濟資本就是經濟學通常理解的那種資本類型,指可以直接兌換成貨幣的那種資本形式,它可以制度化為產權形式”?!?0從經濟層面來說,農民工是理性的,無論是在選擇外出打工上,還是在土地流轉上,農民工都存在一個經濟利益的權衡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農民工經濟資本的擁有情況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土地對農民來說是最后的一道“保障線”,只有當農民工的生活得到切實有效的保障,對土地的依賴性下降后才會考慮把土地流轉出去。筆者用七個指標來衡量農民工的經濟資本,包括①楊善華:《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頁。工作穩(wěn)定性,②楊善華:《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84頁。簽訂勞動合同,③個人月收入,④工資水平能否保障生活,⑤繳納保險,⑥帶回的錢占家庭收入比例,⑦打工對解決家庭經濟壓力的貢獻;

        假設二:社會資本的擁有情況對農民工的土地流轉存在顯著性影響。“社會資本是指當一個人擁有某種持久性的關系網絡時,這個由相互熟悉的人組成的關系網絡就意味著他實際或潛在所擁有的資源”。①筆者認為,農民工的社會資本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他們在流出地的社會資本,另一個是他們在流入地的社會資本。這兩方面的社會資本對土地流轉存在不同的影響,在流入地社會資本越雄厚的農民工越有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而在流出地社會資本越雄厚的農民工流轉土地的可能性越小。筆者用七個指標來衡量農民工的社會資本,包括①婚姻狀況,②外出打工時間,③打工地點,④家人外出情況,⑤職業(yè),⑥社會地位,⑦回家頻率。

        假設三:文化資本對土地流轉具有正向的影響,文化資本越雄厚的農民工越有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如果說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是一種外在表現(xiàn)形式,那么文化資本則是一種內在表現(xiàn)形式?!八^文化資本,是指借助不同的教育行動傳遞的文化物品”。②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傳遞的更多的是城市文化、現(xiàn)代文化,受這種教育內容的影響,文化資本越雄厚的農民工往往越有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筆者用七個指標來衡量農民工的文化資本,包括①文化程度,②打工前參加培訓情況,③打工后參加培訓情況,④現(xiàn)在定位,⑤將來定位,⑥打工地家的感覺,⑦受同等對待情況。

        三、樣本情況描述

        (一)數(shù)據(jù)

        本文使用的調查數(shù)據(jù)來自“流動人口與小城鎮(zhèn)發(fā)展研究項目”,該項目是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與中共泗水縣委合作完成。調查工作于2009年1月在山東泗水縣展開,此次調查根據(jù)分層抽樣方法在泗水縣抽樣調查了6個鄉(xiāng)鎮(zhèn)、73個村莊。泗水縣位于山東省中南部,全縣以農業(yè)人口居多,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農業(yè)縣,外出務工人口占全縣總人口比重相當高,在泗水開展農民工研究從全國層面來說具有非常好的代表性。整個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315份,由于本文的研究主題是農民工的資本對土地流轉的影響研究,所以筆者去掉了在相關變量上存在缺失值的數(shù)據(jù),最后得到有效樣本為819個。在這819個樣本中,調查對象以男性居多,占到了調查總體81.2%的比例;調查對象中76.3%的人已經結婚;年齡以青壯年為主,45歲以下的農民工占了調查總體的85.5%;調查對象的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居多,有718人,占到了總體的87.7%;外出打工1-3年的調查對象最多,占了調查總體的44.6%;農民工外出打工以自己一個人外出打工為主,共有496人,占了調查總體的60.6%。

        (二)變量的描述性研究(參見表1)

        四、模型分析

        為了更好的說明農民工的資本擁有情況對土地流轉的影響,我們在有統(tǒng)計控制的條件下來使用Logistic回歸。在Logistic回歸分析中,我們建立了三個模型,逐一加入控制變量。從Nagelkerke R2的變化以及卡方檢驗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經濟資本變量最能解釋農民工土地流轉的情況,而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對農民工的土地流轉情況的解釋能力都很弱,后兩者相差無幾。(參見表2)

        表1 自變量與因變量的基本情況

        表2 農民工的資本擁有狀況對土地流轉影響的Logistic回歸模型

        模型1中,只有農民工經濟資本變量進入了模型,整個模型的Nagelkerke R2為0.196,這說明經濟資本變量能夠解釋結果的19.6%??ǚ綑z驗顯著,從各個顯著的變量來看,簽訂勞動合同、繳納保險、打工收入對解決家庭經濟壓力的貢獻這三個變量對農民工土地流轉的作用都是正向的,而工作穩(wěn)定、保障生活這兩個變量對農民工土地流轉的作用都是負向的。因此假設一得到部分證實。

        (1)工作穩(wěn)定、保障生活這兩個變量對農民工土地流轉的作用都是負向的,與我們的研究假設相背離。從分析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工作穩(wěn)定變量在0.01水平上顯著,工作穩(wěn)定的農民工把土地流轉出去的可能性是工作不穩(wěn)定的農民工可能性的57.9%。這說明,工作越穩(wěn)定的農民工反而越不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完全可以保障生活這個因素在0.05水平上顯著,與不能保障生活的農民工比較而言,完全可以保障生活的農民工流轉土地的可能性是其32.5%。雖然勉強可以保障生活這個因素并不顯著,但從其分析結果上我們可以看出保障生活變量的整體影響,越是能夠保障生活的農民工反而越是不可能流轉土地。為什么工作穩(wěn)定、保障生活這兩個變量對農民工土地流轉的作用方向與我們的研究假設正好相反呢?也許是因為工作的穩(wěn)定性和生活能夠得到有效保障,使得土地流轉帶來的收益對農民工來說并不是一個有效的誘因。

        (2)簽訂勞動合同、繳納保險、打工對解決家庭經濟壓力的貢獻這三個變量對農民工土地流轉的作用都是正向的,與我們的研究假設相一致。從分析結果我們可以看出,簽訂勞動合同變量在0.01水平上顯著,與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比較而言,已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流轉土地的可能性是其2.585倍。這說明,比較而言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更有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繳納保險變量在0.01水平上顯著,與沒有繳納保險的農民工比較而言,已經繳納保險的農民工流轉土地的可能性是其1.726倍。這說明,比較而言已經繳納保險的農民工更有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打工收入對解決家庭經濟壓力的貢獻這個變量在0.05水平上顯著,與不能解決家庭經濟壓力的農民工比較而言,只能解決一部分家庭經濟壓力的農民工流轉土地的可能性是其1.673倍,能夠解決家庭經濟壓力的農民工流轉土地的可能性是其1.976倍。這說明,比較而言越是能夠解決家庭經濟壓力的農民工越有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

        筆者認為,從以上的分析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經濟資本對農民工土地流轉的影響并不是一直是正向的,而是存在一個變化的過程。在農民工積聚經濟資本的前期,土地流轉的收益對農民工來說是一種有效的誘因,這一階段的農民工會越來越傾向于把土地流轉出去;當農民工的經濟資本積聚到一定程度之后,此時土地流轉的收益作為一種誘因對農民工來說越來越失效,這一階段的農民工流轉土地的可能性會越來越低。因此筆者認為經濟資本對土地流轉的影響呈現(xiàn)出一種倒“U”形的發(fā)展趨勢。

        在模型2中加入了農民工社會資本變量,使得整個模型的解釋能力提高并不明顯(Nagelkerke R2由0.196變?yōu)?.226)。整個模型的Nagelkerke R2為0.226,說明經濟資本和社會資本變量能夠解釋結果的22.6%??ǚ綑z驗顯著,從具有顯著性的變量來看,與家人一起打工對土地流轉的作用是正向的,外出打工時間、社會地位對土地流轉的作用都是負向的。從整體來看,假設二得到證實。

        (1)從分析結果我們可以看出,與家人一起打工這個變量在0.05水平上顯著,對土地流轉的作用是正向的。與自己一個人外出打工相比,與家人一起打工的農民工流轉土地的可能性是其1.464倍。這說明,比較而言與家人一起打工的農民工更有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筆者認為,這也許是因為家人都外出打工了,使得家里的土地沒有人照看,增強了土地流轉的可能性。農民工與家人一起外出打工說明其與老家的聯(lián)系變弱,這也正反映出了農民工在老家社會資本的下降引發(fā)了土地流轉。

        (2)外出打工時間、社會地位對土地流轉的作用都是負向的。從分析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外出打工時間變量在0.01水平上顯著,外出打工時間長的農民工把土地流轉出去的可能性是外出打工時間短的農民工可能性的81.3%。這說明,外出打工時間越長的農民工反而越不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這也許跟外出打工時間越長的農民工,離返回老家的時間也就越近了有關。對于那些返回老家的農民工來說,他們更傾向于保留土地。社會地位變量在0.05水平上顯著,與社會地位低的農民工比較而言,社會地位高的農民工流轉土地的可能性是其92.6%。這說明,社會地位越高的農民工反而越不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這也許是因為社會地位越高的農民工,越有可能與流出地保持聯(lián)系,使得社會地位越高的農民工在流出地的社會資本越強,從而降低了土地流轉的可能性。

        筆者認為,從以上的分析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社會資本對農民工土地流轉的影響也是復雜的,往往是很多社會資本因素共同發(fā)揮作用的結果。筆者認為,有些社會資本變量的影響是復雜的,比如社會地位變量,由社會地位變化引發(fā)的農民工在流出地與流入地的社會資本情況會因為階段的不同而不同。在社會地位上升的初期,也就是農民工剛開始外出打工的時期,農民工在流出地的社會資本會不斷下降,而在流入地的社會資本會不斷上升。這一時期的明顯特征是農民工在流入地不斷建立新的關系,而與流出地的聯(lián)系不斷減少;隨著社會地位的進一步上升,農民工在流出地與流入地的社會資本都會不斷上升,這一時期的明顯特征是農民工與流入地和流出地的聯(lián)系都不斷加強;到了社會地位上升的后期,農民工在流出地的社會資本會不斷上升,而在流入地的社會資本會不斷下降。因為這一時期的農民工慢慢開始準備返鄉(xiāng)了,所以這一時期的明顯特征是農民工在流入地聯(lián)系不斷減少,而與流出地的聯(lián)系則不斷增強。對于處于不同社會地位上升階段的農民工來說,他們的土地流轉情況也是不同。

        在模型3中加入了農民工文化資本變量,整個模型的解釋能力提高很少(Nagelkerke R2由0.226變?yōu)?.257)。整個模型的Nagelkerke R2為0.257,說明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變量能夠解釋結果的25.7%??ǚ綑z驗顯著,但只有打工前參加過培訓變量對土地流轉的影響是顯著的,其它變量都不顯著。從具有顯著性的這個變量來看,其作用方向是正向的,證實了假設三。

        打工前參加過培訓變量在0.01水平上顯著,對土地流轉的影響是正向的。與打工前沒有參加過培訓的農民工比較而言,打工前參加過培訓的農民工把土地流轉出去的可能性是其1.786倍??梢姡容^而言打工前參加過培訓的農民工更有可能流轉土地。這也許是因為參加過培訓的農民工對城市更加有認同感,更加希望從事非農產業(yè)。

        五、結論及建議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第一,經濟資本對農民工土地流轉情況存在顯著性影響。工作越穩(wěn)定、生活越有保障的農民工反而越不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比較而言簽訂勞動合同、繳納保險的農民工更有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越是能夠解決家庭經濟壓力的農民工越有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從整體上來說,農民工的經濟資本對土地流轉的影響呈現(xiàn)出一種倒“U”形的發(fā)展趨勢,在積聚經濟資本的前期,經濟資本越雄厚的農民工越傾向于流轉土地;當農民工的經濟資本積聚到一定程度之后,農民工流轉土地的可能性會越來越低。第二,社會資本對農民工土地流轉的解釋能力很弱。比較而言與家人一起打工的農民工更有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外出打工時間越長、社會地位越高的農民工反而越不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第三,文化資本對農民工土地流轉情況的解釋能力同樣很弱。與打工前沒有參加過培訓的農民工比較而言,打工前參加過培訓的農民工更有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

        當前農民工的土地流轉問題處于兩難之中,這與農民工“雙重邊緣人”的地位有關。一方面,農民工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脫離了與農業(yè)的聯(lián)系,降低了對土地的依賴,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成為了農業(yè)、農村的邊緣人;另一方面,他們在城市當中并沒有積聚雄厚的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他們成為了工業(yè)、城市的邊緣人。“農民工的‘雙重邊緣化’處境不僅對農民工群體本身不公,而且也不利于中國新農村建設和城市化健康發(fā)展。追根溯源,這是由于對農民工與土地關系處理不當造成的”。①汪遠忠:《農民工、土地制度與城市化》,《學習與探索》,2009年第2期。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給出以下建議:第一,要切實維護好農民工的權益,使農民工積聚更多的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第二,要對農村土地制度進行進一步的改革,以土地制度改革為切入點改變農民工“雙重邊緣人”的現(xiàn)狀;第三,要正確處理農民工與土地的關系,尊重農民工對于土地的合理權利,切實維護好農民工的權益;第四,規(guī)范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使土地合理有效流轉,從而更好的促進農村和城市的現(xiàn)代化進程?!?/p>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一区二区日本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搭讪系列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古装片| 东风日产系列全部车型|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亚洲av|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三四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喷|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 老鸭窝视频在线观看|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 久久99热久久99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日韩欧美第一页| 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 免费人成网在线观看品观网| 中国国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线码免费人妻|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a在线观看免费网站大全| 超碰性爱| 免费av在线 国产精品|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新版天堂资源在线资源|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ri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毛片 | 在线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毛片视频| 男女啪啪在线视频网站| 成人a级视频在线播放| 东北妇女肥胖bbwbbwbbw| 中文字幕欧美一区| 国产中文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性色av| 亚洲精品一区三区三区在线 | 男女啪啪免费视频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