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富 張俊華 賀志剛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yī)院松江分院普外科 上海 201600)
手術是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會給患者造成輕重不同的生理創(chuàng)傷。外科手術可以通過心理上的恐懼和生理上的創(chuàng)傷直接影響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動,并由此對手術后的康復產生影響?;颊呔裉幱诰o張狀態(tài)下會使機體適應環(huán)境的內分泌系統(tǒng)受到損害,當人過度焦慮時會導致體內兒茶酚胺及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為解除或減輕術前手術患者的不良情緒,配合醫(yī)生的手術治療及手術康復。我們于2011年12月對本院普外科接受手術的145名患者進行術前采用住院患者焦慮抑郁量表(HADS)評估,報告如下。
2011年12月對本院普外科接受住院手術的患者305名,采用數(shù)字表法抽取145名患者為調查對象。其中男81人,女64人;年齡最大73歲,最小22歲,平均年齡(49.0±6.2)歲;文化程度:文盲12人,小學31人,中學83人,大專及以上19人;職業(yè):農民25人,工人(外來務工者)91人,職員29人;病種:膽囊炎、膽囊結石42人,疝41人,下肢靜脈曲張12人,甲狀腺腫塊24人,乳腺疾病26人。
采用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S)由Zigmond和Snaith[1]于1983年建立,近年來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夏艷婷[2]、鄭磊磊[3]等進行的相關性研究表明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62,各維度的α系數(shù)在0.797~0.800之間,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HADS為自評4評分量表,。本表包括焦慮和抑郁2個亞量表,分別針對焦慮(A)和抑郁(D)問題各7題。焦慮和抑郁亞量表的分值區(qū)分為:0~7分屬無癥狀;8~10分屬可疑存在;11~21分屬肯定存在;在評分時,以8分為起點,即包括可疑及有癥狀者均為陽性。
住院醫(yī)生經培訓后,在床邊評估,核對無缺項后收回。發(fā)放表格145份,回收145份,回率為100.00%。采用Excell 2007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和分析。
HADS量表分≥8分為62人,占術前患者數(shù)的42.8%;單純焦慮亞量表分≥11為41人,占28.3%;單純抑郁亞量表分≥11為12人,占8.3%;焦慮和抑郁亞量表分均≥11為9人,占6.2%(表1)。
表1 普外科術前患者焦慮抑郁癥狀檢出情況
術前患者的焦慮抑郁主要表現(xiàn)為:①對疾病本身的焦慮和抑郁情緒;②手術不確定感;③對家庭經濟和生活帶來的麻煩而不安(表2)。
表2 術前患者抑郁焦慮癥狀的主要表現(xiàn)
圍手術期老年患者的心理應激變化較為明顯,且心理應激與性別、文化程度及家庭等經濟狀況有關。本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甚至心理障礙主要有焦慮、恐懼、抑郁。分析手術前焦慮、抑郁癥狀產生的原因:①對疾病的病因及病情不甚了解,往往估計過于嚴重;②對手術安全性缺乏了解,顧慮重重,導致焦慮;②擔心手術的效果,害怕術后出現(xiàn)并發(fā)癥,女性患者失去第二性征,尤其是疑似腫瘤患者對手術成功缺乏信心;③對主刀醫(yī)生過分挑剔,尤其對醫(yī)生的年齡、技術和手術經驗反復打聽,甚至對是否要送紅包等所謂行情心中無底,擔心導致手術不成功的原因;④高昂的醫(yī)療費用,尤其當醫(yī)生推薦使用進口藥品、進口器材時,患者往往處于進退兩難的地步;⑤術后面臨長期的康復和照護問題,尤其是純老空巢家庭,擔心勢必帶來沉重的經濟和家庭負擔。認知行為理論認為,當個體遭遇某種緊張事件時,會產生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并通過神經內分泌的變化引起臟器功能改變,造成生理紊亂[4]。術前的焦慮抑郁情緒常常能降低患者的痛閾進而引起疼痛,造成免疫功能的減退,并能在術中及術后增加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和病理反應,這些應激反應常影響預后,因此術前要盡力避免負面心理影響,不要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同時有針對性地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心理干預治療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通過給患者以精神上的安慰、支持、勸解、保證、疏導、暗示和環(huán)境調整等,可增強患者對精神應激的防御能力,理順混亂的思想感情,重建心理平衡,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
患者入院后的心理支持輔導更多的是要注重患者的認知行為、心理和環(huán)境因素[5]。認知行為療法是心理治療的重要方法,其原理是通過改變患者思維、信念及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心理治療方法。為達到減輕手術患者焦慮、恐懼情緒的目的,醫(yī)務人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手術患者進行術前心理支持輔導:①認知療法 醫(yī)務人員應有針對性地提供手術信息和醫(yī)學知識,使患者在認識的基礎上形成正確觀念和期望,以減輕患者的心理應激反應;②構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 醫(yī)務人員要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宣傳醫(yī)護人員職業(yè)操守,給患者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使患者感覺被重視,并能與醫(yī)務人員建立信任關系,使之對手術產生安全感;③松弛訓練 通常使用簡單松弛訓練法,腹式深呼吸是最簡便,最常用的誘導方法。焦慮會導致呼吸急促并以胸式呼吸為主,刺激胸腔迷走神經后,可引起更高的焦慮反應,而腹式呼吸可以阻斷這種呼吸方式,降低焦慮程度;④社會和家庭支持 請接受過類似手術并且恢復良好的患者進行現(xiàn)身教育,囑托家屬經常給予患者關心和鼓勵,從而達到穩(wěn)定情緒、樹立信心的目的。有些醫(yī)療操作應盡可能允許患者的家庭成員在場,以降低患者的焦慮反應。但是,要注意避免家庭成員的負性示范作用或負性暗示作用;⑤合理檢查、合理治療 在保證醫(yī)療質量的前提下,根據(jù)患者經濟情況盡可能使用醫(yī)保報銷范圍內的藥品和國產器材,減輕患者負擔??傊?,手術患者積極的心理因素可緩解心理應激源的沖擊,喚起患者積極的適應應對機制。
總之,及時的術前心理干預可解除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并對醫(yī)院和醫(yī)生產生信任感,是取得良好手術治療效果的保證。
[1] Zigmond AS, Snaith RP.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J]. Acta Psychiatr Scand, 1983, 67(6): 361-370.
[2] 夏艷婷. 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用于孕婦的信效度檢驗[J]. 護理學報, 2006, 13(11):62-63.
[3] 鄭磊磊, 王也玲, 李惠春. 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在綜合性醫(yī)院中的應用[J]. 上海精神醫(yī)學, 2003, 15(5): 264-266.
[4] 陶蕓. 認知行為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前焦慮抑郁的影響[J]. 護理學雜志 (外科版), 2010, 25(18): 65-67.
[5] 范文利,朱曉斌. 擇期手術患者術前焦慮情緒的心理支持研究[J]. 杭州師范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07, 27(1):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