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麗,常瑞宏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甘肅 合作 747000)
體育實踐課的教學是在開放的環(huán)境之中進行的,是在教師和學生全面互動的條件下完成的教學過程,存在教學環(huán)境受外界干擾較大、人與人之間關系相對復雜,學生的問題行為相對較多等特點.因此教師對課堂的組織管理顯得及其重要.
體育課堂組管理是體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體育課堂最基本的保障,是傳授知識、學習并掌握技能、發(fā)展智力、鍛煉品質的主渠道,是教學目標、內容、任務和方法具體實現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生個性心理特征產生不斷的變化,再加之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模式,在某些方面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除運用各種指導性策略,把教學內容有效地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發(fā)展能力以外,還需要協調好教師、學生和教學環(huán)境的關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這就要求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還必須掌握課堂教學中的管理性策略.
在大學公共體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過分追求一些不切實際的過高動作技術要求,甚至有些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要求把教學對象當做體育專業(yè)的學生來看待,過分強調競技運動技能的系統(tǒng)化及正規(guī)化,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畏懼,失去了積極參與體育學習的熱情和欲望,導致不同類型課堂問題行為的出現.這就使得公共體育教學偏離了“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培養(yǎng)運動習慣與對體育的興趣、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同時也為保證順利地完成本專業(yè)的學習任務”等基本的體育教育目標.
通過本人調查與比較分析,可以毫不夸張的說,70%的大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一半以上的大學生在進校時體育可以說是重新起步,在中小學并未掌握一項或幾項運動技能,并沒有形成對體育的興趣.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這里就不再細談.但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一直沿用競技運動的教材體系,目前高校普遍開展的教學內容仍以競技體育項目為主,而且內容多、技術難度要求高;新興體育運動項目和有地方特色的以健身為主的體育運動項目太少,也是造成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然在調查中發(fā)現,“學習”壓力大和教師缺乏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的方法也是大部分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這里也存在學生對體育課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問題,但這也與體育教師的工作不到位有關系.
對體育課不感興趣,在體育課上就容易出現種種問題行為,如不遵守教學紀律,違反教學常規(guī),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不與同伴合作,人際關系不和等等.
隨著高校辦學規(guī)模日益增大,部分學校的現有體育設施已不能滿足公共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的需要.僅就高校體育場地設施而言,能夠達到國家教育部規(guī)定的生均運動場地3平方米標準的院校不足30%,相當一部分達不到標準,還有一些則差距甚遠.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公共體育課上課的人數太多,根據筆者調查,一般上課人數在30人到50人之間,甚至有的選項課人數還要超過60人;男女生混合上體育課的學校也不少,學生體育基礎差異性較大;有一部分高校也存在教師資源不足的問題.以上問題也導致現階段大學體育課學生問題行為的增多,給體育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有部分教師對教學的評價過分注重運動成績,忽視學生先天的差異,導致部分學生失去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課堂教學管理.還有一部分教師課前準備不足,對出現的課堂問題行為缺乏預見性,對具體問題行為的分析研究不夠,導致辱罵學生、體罰學生等不規(guī)范的管理行為的出現,長此下去,不利于課堂教學管理.通過調查研究還發(fā)現,也有一些教師沒有制定具體、明確的課堂管理目標或政策的延續(xù)性不強,造成在管理上隨意性較強,公平性不夠等行為,也不利于體育課堂教學的管理.
通過和部分高校體育院系的領導、體育教師、學生訪談中了解到,現階段在高校體育課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部分教師對公共體育課不夠重視的現象.不重視就不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去,導致上課隨意性強,系統(tǒng)性不夠,不能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不重視,對可能出現的課堂問題行為缺乏預見性,也不能總結課堂管理方面的經驗,處理問題合理性不夠;不重視,就不能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不能聽到學生的心聲,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不重視就不能建立有效的課堂行為規(guī)范并帶頭執(zhí)行等等.所有這些問題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課堂失控,不利因素惡性循環(huán),導致形形色色的課堂問題行為出現,對體育課堂教學管理造成極大的困難.
體育課教學是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進行,課堂教學要想取得預期的效果,還要以恰當的體育課堂行為規(guī)范為基礎,行為規(guī)范為學生提供了行動的方向、準則,對集體和個人都有約束力,教師和學生一般都不能公然違抗,為了使制度有一定的說服力,教師要以身作則,起到表率作用.一旦制定課堂行為規(guī)范后,教師要盡快將規(guī)章制度的要求講解給學生,并介紹其意義和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經常檢查其執(zhí)行情況,如發(fā)現有違背或破壞行為要立即進行干預.教師還要至始至終保持執(zhí)行的一致性、連續(xù)性和公正性,不能隨意中斷和放棄,不能因人而異有不同的標準.這樣,一個有序的體育課堂教學秩序將逐漸形成,保證教學的順利展開.
學生的尊重是教師管理好課程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贏得學生的尊重,除需要有高尚品德、淵博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技術技能外,還應通過一些教學中的行為贏得學生的尊重.
大學體育教師若能做到課前精心的準備,課中能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熱愛自己的體育教育事業(yè),能為人師表,以身作則,這種巨大的道德力量,會使學生產生由衷的敬愛感,就能吸引或誘導學生去仿效他.大學體育教師若有比較全面的能力,諸如運動能力、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示范能力、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應變能力、訓練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體育科研能力等等,其行為就能給集體帶來榮譽,帶來成功,學生就能心悅誠服地聽從教師指揮,確信教師決策的正確性,就能按照教師的意圖,心情舒暢地投入到教師體育教學活動中去,并積極努力地完成好教學過程中的各項任務.顯然,高校體育教師要管理好課堂,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是很重要的.當然,體育教師在樹立起威信以后,還必須謙虛謹慎,繼續(xù)加強自身建設,否則已經建立起的影響力也會逐步降低,甚至完全消失.
(1)恰當的教學目標.體育教師要在課前認真分析學生、根據學生情況和場地器材情況制定和學生水平、需要相結合的恰當的體育教學目標,并在開學初和每一節(jié)課前向學生公布與解釋,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要善于將自己所預設的目標,變成大部分學生經過努力能夠實現的行為目標.否則,學生將失去對學習活動的興趣,注意力就不易集中,就容易產生問題行為.
(2)合理的教學內容.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一直沿用競技運動的教材體系,目前高校普遍開展的教學內容仍以競技體育項目為主,且娛樂性、趣味性強的新興體育運動項目太少,教學內容不能引起部分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學體育教材內容不僅要關注學生競技運動項目的學習和掌握,更要重視讓學生懂得如何通過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去增進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健康,最終達到增強學生健康的目的.因此,我們要淡化“競技運動”的模式,牢牢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體育教師要在認真分析的基礎上精簡競技教材內容,使教材內容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并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相符,讓學生通過體育課能掌握一兩項鍛煉身體的本領.這樣才能逐漸培養(yǎng)大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從而減少學生體育課堂問題行為的出現.
(3)正確的教學組織方法.在大學公共體育課教學中,由于學生人數多,水平參差不齊,要組織好一節(jié)課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師要在課前進行精心的準備,合理的分組,在組織形式和方法上下功夫,既照顧到體育基礎較好的學生,又要給予基礎較差的學生更多的教學行為呵護;既要重視技能的提高,又要注意興趣的培養(yǎng).想辦法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使所有學生都能樂意學習,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探索性地去學習,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進而最大程度地減少課堂問題行為的出現.
(4)合理的評價體系.通過調查發(fā)現,大部分學校的公共體育課評價過于側重運動成績,考試偏重于生物性評價,考試內容與目標嚴重脫節(jié),忽視了過程性評價.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主觀的努力和進步的幅度,對學生失去了激勵性和公平性.導致部分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從一開始就盲目地在上體育課,這些學生很容易出現課堂問題行為,對正常的體育課堂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教師是承擔教學評價工作的主導,是教學評價工作的主要參與者與實施者,他們能較長時間地觀察學生對于課堂的反應狀況,了解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與課堂參與程度以及學習后各方面的變化.在教學中,客觀公平的評價對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體育教師在制訂體育課教學評價體系時要綜合考慮各方因素,建立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的評價體系,評價應將絕對性評價與相對性評價相結合.評價內容中應納入正確的體育觀、健康知識、學習態(tài)度、意志品質、自信心、提高幅度與合作精神等,而不能只評價體能和技能.激勵不同體育基礎、運動能力、身體條件的學生都能認真上好每節(jié)體育課,這對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不論教師如何進行有效管理與預防,如何盡最大努力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出現課堂問題行為肯定是避免不了的事.出現問題是可以理解的,如何根據具體情況有效處理課堂問題行為,為今后更高效的管理打下基礎才是最重要的.
通過總結優(yōu)秀體育教師課堂教學管理的經驗,以下幾點是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一是在開學初期或每節(jié)課的開始時教師都要對所有學生講清課堂常規(guī)要求,讓學生清楚哪些是正確或鼓勵的行為,哪些是不能接受或禁止的行為.二是當問題出現時,教師就要有明確的態(tài)度,果斷地采取措施,及時與學生交流,根據課堂常規(guī)要求解決問題.教師還必須仔細分析問題的性質,通常最好使用低強度而不是高強度的權力,傳遞權力的方式最好是隱蔽而不是公開的,這就意味著能用手勢或眼神解決的問題就不在用語言或別的辦法進行制止了.當然,在特殊情況下,用高強度的權力,公開的方式處理嚴重的問題行為也是必要的.但無論怎么樣,體育教師辱罵、體罰學生或與出現問題行為的學生對抗的行為是極其錯誤的,他將在學生之中造成不良的影響,不利于課堂管理,甚至適得其反.三是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有靈敏的感覺,時刻觀察學生在練習或比賽中的反應,在掌控好大局的情況下靈活地運用各種制止性的策略也是提高體育教學課堂管理效果的必要部分.
和諧是所有生命的基礎,和諧能保證最優(yōu)的系統(tǒng)組成,能提高效率,避免沖突,緩解壓力,激發(fā)熱情.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課堂教學組織和管理的核心.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表現為教學相長,彼此相互尊重;學生間的和諧關系表現為學生之間相互吸引、相互學習、相互配合、互相幫助,但也存在一些必要的競爭,教師在處理這兩者關系的時候應盡量使其平衡.師生關系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的積極性,當師生關系融洽,學生覺得老師喜歡他、欣賞他時,學起來就會覺得特別有勁.教師應適時深入到學生中去,與他們談心,傾聽他們的心里話,經常關心和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制定相應的幫助措施,贏得學生的信賴和配合.作為教育者,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對待差生好生一定要一視同仁,做到不偏、不歧視、不袒護、不冷落,真誠地關心愛護和尊重每一個學生,使他們感到老師的愛心,這樣的教師一定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在大學體育課堂上,弱勢群體需要更多的教學行為呵護,教師的關注點更多地應放在這些人身上,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特別容易失去信心,從而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要積極巡回觀察學生的表現,及時鼓勵.這樣才能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教學才能順利有序的進行.
總之,體育課堂教學管理的策略很多,本文只談到其中比較重要的幾個部分,教師要根據教學對象與體育課堂環(huán)境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運用并加以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李曉文,王瑩.教學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鐘璞.論高校體育教師行為影響力[J].重慶大學學報,2001,7(5).
[3]于長鎮(zhèn).體育課堂教學管理與控制因案初探[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1991(1).
[4]駱秉全.論體育教學的策略[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6,9(1).
[5]單炯.試論體育學科的教學策略[J].體育科研,2000,21(2).
[6]劉健.關于體育教學策略的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