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開秋
(天津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天津 300280)
淺談高職藝術專業(yè)攝影教學中需著重強調(diào)的幾個問題
徐開秋
(天津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天津 300280)
對學生的實際拍攝過程和作品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攝影作品中,藝術的體現(xiàn)的確存在相當程度的不足;在實際拍攝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對單反相機駕馭操控能力的欠缺也普遍存在。目前攝影教學中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不只是技術或者藝術哪一個單方層面的偏頗,過于推崇“技術流”或“藝術流”都是片面的,技術與藝術并重的“兩條腿走路”才是應該提倡的教學和學習方法。
合焦;曝光補償;被攝體抖動;構圖;光線
攝影作為一門視覺藝術,目前已被廣泛地納入到各高校尤其是藝術類專業(yè)的教學中。攝影藝術的了解和掌握,對于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力和審美情趣功效非凡。攝影首先是對拍攝對象的再現(xiàn),掌握好拍攝的基本技巧,準確再現(xiàn)拍攝對象,是最基礎的能力;表現(xiàn)力是指對拍攝對象特性的表現(xiàn),是更深層次的技能;而創(chuàng)造力是發(fā)展、進步的源泉,沒有創(chuàng)造力,攝影作品就沒有生命力。這幾種能力的提升,最終會表現(xiàn)在技術和藝術兩個層面上。
綜合學生的拍攝實踐過程和作品表現(xiàn),具體到攝影教學的過程當中文章對技術和藝術兩大方面容易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進行如下剖析。
當前國內(nèi)的攝影教學雖被廣泛認為偏重技術忽視藝術,但學生實際拍攝環(huán)節(jié)中仍廣泛存在技術上生澀的現(xiàn)象,對攝影器械功能的掌握上更是不得甚解。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一方面與學生自身經(jīng)濟條件有關,相當比例的學生買不起價格不菲的單反相機,無法全面了解相機的功能及其組合應用;另一方面,擔任攝影教學的專業(yè)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很多教師都是由其他專業(yè)轉行而來,專業(yè)素質欠缺?!捌ぶ淮妫珜⒀筛??”脫離了基本操作技術的掌握,攝影藝術將無從談起。通過對學生的拍攝實踐過程進行觀察和分析,學生在拍攝技術和攝影器材掌握方面廣泛存在以下問題:
1.未能正確、全面理解對焦,作品脫焦現(xiàn)象比較常見
對焦是攝影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但對焦不是單純的讓被攝體合焦就可以了,還要控制具體的對焦位置和明晰的范圍,通過對焦位置及合焦范圍來向觀看照片的人傳達自己的拍攝意圖??瓷先ズ辖沟姆秶褪俏覀兂Uf的景深。焦點與景深的關系非常重要,理解了它們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拍出意圖明確的好作品。
有時候認真對焦了,但照片卻仍然出現(xiàn)脫焦的情況。這個原因多種多樣,但絕大多數(shù)情況是因為采用了最大光圈進行拍攝,合焦位置發(fā)生了微小的偏差而造成了脫焦,這種情況下,收縮光圈可以得到較大景深,從而解決這個問題。此外,自動對焦鎖定功能是合焦后改變構圖的一種技巧,在靈活運用自動對焦點的同時,方便拍攝者自由地構圖。但是,合焦后重新構圖時,因為相機的移動可能會造成合焦面的偏移,這在術語上叫做余弦誤差。使用最大光圈或遠攝鏡頭拍攝時,余弦誤差可能會造成脫焦的產(chǎn)生。為了防止余弦誤差,可以利用即時取景拍攝功能,采用手動對焦進行切實合焦,或者使用離合焦位置最近的一個自動對焦點進行對焦。
2.沒有充分利用單反相機的曝光補償功能,是對這一功能的嚴重忽視
提起攝影就一定會提到“曝光”。雖然有人會覺得曝光好像很難掌握,但了解了曝光的本質,可以大幅提升照片質量、拓展表現(xiàn)力。由于使用不同的曝光,會使被攝體的感覺及拍攝方法有很大不同,所以熟練掌握曝光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都知道,曝光是由快門速度、光圈、ISO感光度這三要素的組合決定的,在標準曝光設置下,要改變照片的明亮度至少需要對這三要素中的一個加以調(diào)整。然而有些時候,即使我們拍攝時合理組合這三個要素,拍出的照片還是無法出現(xiàn)完全準確表達我們意圖的曝光效果。這時如果我們再合理配合使用曝光補償功能,一般都會使作品得到完美的拍攝意圖曝光表現(xiàn)。
使用曝光補償功能,即便是相機自動曝光所決定的標準曝光,拍攝者也可以通過簡單調(diào)整使其達到自己想要的明暗效果。數(shù)值在正數(shù)一側時曝光變亮,在負數(shù)一側時則曝光變暗。曝光補償能以0.3EV為單位進行調(diào)節(jié)。在快門優(yōu)先自動模式中使用曝光補償?shù)脑捁馊χ禃l(fā)生改變,在光圈優(yōu)先自動模式中快門速度會發(fā)生改變。進行曝光補償時,可以先以標準曝光為基準進行1EV或2EV為單位的大幅補償,然后再根據(jù)已拍照片的亮度進行明暗的微調(diào)整。
3.對于抖動的理解過于片面,并非所有的抖動都會造成失敗的效果
凡是使用過相機拍照的人都知道,抖動會使拍攝的畫面產(chǎn)生模糊,從而容易造成失敗的效果。但是這種理解是非常片面的,因為拍攝過程中的抖動分為手抖動和被攝體抖動兩種,通常意義上理解的抖動都是手抖動,即手持相機拍攝時發(fā)生的抖動,會造成圖像整體都會產(chǎn)生抖動,因而容易造成拍攝失敗。而被攝體抖動則是畫面中靜止的被攝體清晰不抖動,只有運動的被攝體才呈現(xiàn)抖動。
兩種抖動的產(chǎn)生都和快門速度有關,手抖動在超過手持拍攝時的安全快門速度時會產(chǎn)生,被攝體抖動時被攝體移動速度超過了相機設置的快門速度時產(chǎn)生的。換一個角度考慮,靈活運用抖動可以大大提高照片的表現(xiàn)力,特別是利用被攝體抖動,可表現(xiàn)拍攝主體的動感和速度感。而手抖動會使圖像整體產(chǎn)生抖動,有時可以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但因為所有被攝體都發(fā)生抖動,看起來不是很舒服,所以較難應用。
因此,在拍攝的過程中,通常我們要避免的是手抖動的產(chǎn)生,尤其是拍攝夜景時,需要降低快門速度的情況下,使用三腳架拍攝是最有效的避免手抖動的方法;而被攝體抖動卻往往是我們刻意去追求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方式就是追隨拍攝,采用低速快門配合被攝體的運動拍攝,主被攝體之外的背景呈現(xiàn)動態(tài)模糊效果,給人一種速度感。
拍攝照片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明明眼前的景色或人物是那么讓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但是拍出的照片卻讓人感覺效果平淡無奇,根本沒有達到讓人一眼看去怦然心動的效果。這也是 “技術流”飽受詬病的軟肋?!凹夹g流”們往往會把影響曝光效果的快門速度、光圈、ISO感光度等參數(shù)設定到非常精確,然而相機和數(shù)據(jù)是不會自己思考的,如果沒有一顆充滿藝術創(chuàng)意的頭腦去發(fā)出指令,再高檔的相機、再精確的參數(shù)也無法使相片升華到藝術作品的高度。如果掌握了表現(xiàn)被攝體的藝術法則,那么拍出具有魅力的照片也就不是難事了。通過對眾多學生拍攝作品的分析,筆者認為,在教學中還需要在以下幾方面多加強調(diào),以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提升作品藝術性的重要因素。
1.掌握好構圖,是快速提升作品藝術性的基本條件
在畫面中安排被攝體位置的過程即為構圖。拍攝時需要注意的是怎樣才能突出被攝體。初學者通常不去考慮被攝體的位置、大小等上來就拍,很容易使其他人看了照片后不知道主被攝體是哪一個、拍攝者又是想表達什么。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要將觀看者的視線吸引到主被攝體上來。達到這個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將主被攝體放置在畫面正中央。如此一來,即使畫面上有其他被攝體,觀看者也能很明確的知道中央的那個是主被攝體。這也是眾多拍攝者在拍攝過程中首選的構圖方式。
將被攝體放在畫面中央的方式雖然很容易帶來安定感和存在感,但有時候也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單調(diào)。特別是畫面中央的被攝體穩(wěn)定感很強,即使是正在運動看上去也像靜止的。有些時候,有意識地將被攝體放在稍稍偏離中央?yún)^(qū)域的地方,反而能獲得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通過改變被攝體的分布和空間的構圖方法也有很多,但是以“黃金分割”和“九宮格”最為著名。
黃金分割比起源于希臘,它是諸比率中美的典范,為世界所公認。這個比與人體比例有著密切的關系,人眼的高寬視域之比正好等于這個比,人的軀干的高與寬之比大致相當于1:1.618,而且男女都一樣。此數(shù)值在全世界具有普遍意義,因此,這個比例被最為廣泛地用于各種設計之中,如我國的漢瓦、秦磚,古希臘的雅典女神廟,巴黎圣母院,現(xiàn)代生活中的書籍報紙版面、電視機、香煙盒、信封等都與黃金分割比有著密切關系。
九宮格的源頭可是我們中國人發(fā)明的一種構圖模式,但巧的是它與黃金分割有著驚人的理論聯(lián)系!大家們把畫面的上下左右用黃金分割來做出4條線,我們驚奇的發(fā)現(xiàn)這就是我國古人所說的九宮格!人們發(fā)現(xiàn)在九宮格的4條線交匯的4個點是人們的視覺最敏感的地方,在攝影理論里把這4個點稱為“趣味中心”,即當主體處于這4個點附近時最容易吸引人的眼球,這其實就是我們攝影中常說的三分構圖法。
在多種多樣的構圖模式中,三分構圖法的應用范圍較廣,十分常用。在那些構圖欠佳的照片中,有不少問題是出在背景和主被攝體比例失衡上。怎樣配置背景、之后又怎樣安排主被攝體,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三分法構圖同時解決。使用三分割線決定背景的構圖,并將被攝體或相當于其關鍵部的一點置于黃金分割點之上,可以拍出效果自然且協(xié)調(diào)的照片。對于難以進行布局的被攝體,使用這種方法十分有效。
此外,二分法也是一種簡單的構圖模式,在畫面中央用一條豎直線將照片一分為二即為垂直線構圖,用一條水平線進行分割則為水平線構圖。雖然非常簡單,但只要有意識地運用此構圖模式就能拍出效果更好、看上去更加協(xié)調(diào)的照片。使用畫面對角線完成的構圖稱為對角線構圖。對角線構圖不僅能使畫面呈現(xiàn)協(xié)調(diào)的視覺效果,還能起到加強被攝體沖擊力、畫面縱深感和動感的作用。
2.光線對照片有決定作用,可以很大程度影響照片表現(xiàn)
對光線的掌控是攝影較為高級的階段了,也是大多數(shù)學生感覺很難駕馭的方面。
光線按照性質不同分為太陽照射的自然光與人工照明的人造光兩類。自然光照射的時候,光線會依據(jù)不同時間段、天氣、場所而產(chǎn)生大的變化,光線的色彩也會改變。人工照明時,不同的燈光種類帶來的光線色彩也不同,依據(jù)不同的光線照射方式與不同的光線色彩,照片傳遞出的印象會發(fā)生很大改變。
太陽不同位置時光線照射的方向也不同,光線色彩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因此,即使同樣是在晴天,清晨與傍晚拍攝的照片氣氛是截然不同的。早晨的光線一般是藍色偏重、色溫偏高。所以可以在清晨拍攝出具有幻想效果的氣氛。白天中的光線雖然也在慢慢變化,但是變化速度緩慢,比較穩(wěn)定。另外,白天的光線能恰當?shù)乇憩F(xiàn)出被攝體本來的顏色,不易產(chǎn)生偏色。傍晚的光線則強調(diào)紅色,色溫偏低。與早晨相同的是,光線顏色變化都很快,傍晚的光線也適合表現(xiàn)出戲劇性的感覺。
人造光的種類很多。在街上常見的人造光有白熾燈、熒光燈、水銀燈、霓虹燈、LED燈等。不同種類的人造光色彩和性質也不相同。白熾燈的特征是強調(diào)紅色,因此使用白平衡的晴天進行拍攝的話會拍出溫暖氛圍的照片;熒光燈很柔和,具有接近日光色彩的特征;街燈中經(jīng)常使用的人造光還有水銀燈,雖然光線色彩接近太陽光,但是光線色彩中綠色偏強,屬于不太容易表現(xiàn)出被攝體本來顏色的人造光之一。了解了光線對照片表現(xiàn)的這些影響,在拍攝中加以靈活運用,只要多多練習,那么對光線的駕馭將不會那么困難,它也會為我們拍攝的照片帶來更加豐富的表現(xiàn)效果。
一幅優(yōu)秀的攝影作品能夠帶給觀看者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而拍攝者自身也會在拍攝的過程中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因此,攝影課程的學習對于提升大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優(yōu)秀的攝影作品是藝術構思與嫻熟拍攝技巧的完美結合,是拍攝者與相機靈與肉的合體。做為專業(yè)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思考和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教會學生技術與藝術并重的“兩條腿走路”方式,才是符合攝影教學規(guī)律的科學思路。
On Several Issues to be Emphasized in Photography Teaching of Art Major in Vocational Colleges
XU Kai-qiu
(Tianjin Enginee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Tianjinl,China 300280)
It is found in the students'actual shooting process and the analysis from their works that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degree of deficiencies in the embodiment of art in students'photography.Lack in operating capability of the SLR camera also prevails in the actual shooting process.The problems in photography teaching are not unilateral existing just in either technology or art.It is one-sided to overadmire the“Technique Flow”or“Art Flow”.“walking on two legs”-the integration of technique with art should be advocated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cus;exposure compensation;the subject shake;composition;rays
G712
A
1673-582X(2012)09-0040-04
2012-03-15
徐開秋(1970-),男,天津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系教師,主要從事高等職業(yè)教育藝術類專業(yè)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