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鳳
先來說說文憑貶值。退回三十年,一張中專文憑,也香得不得了,令周圍的人羨慕死了。而現(xiàn)在的一張博士文憑,也牛不起來,連一些海歸博士,也找工作找得焦頭爛額。前不久,媒體聳人聽聞地報道,幾名碩士爭當掏糞工。倒不是碩士就不能當掏糞工了,人各有志嘛!但碩士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而被迫當掏糞工,那就值得社會反省了。文憑貶值如此,怎不令人感慨唏噓!
再來說說職稱貶值。三十年前,你是大學(xué)里的一個助教或者講師,會令人肅然起敬。而現(xiàn)在就是一名教授,也稀松平常。只有博導(dǎo),才殘存了一點點驕傲。如果你只是一個副教授,那在社交場合,是羞于向人介紹的。如果只是個助教或者講師什么的,那就有可能避之不及了,要是別人魯莽地問起,你定會顧左右而言它。
再來說說官位貶值。三十年前,你是一個股長一類的小吏,旁人也決不會嫌你的官小,會對你熱情得不得了。你也容光煥發(fā),神采奕奕,飄飄然如飲了茅臺。那時官很少的,不像現(xiàn)在,一個本不是衙門的大學(xué),科級干部一操場,處級干部一禮堂。目下,筆者所處的省會城市,一個官場上的人,如果一輩子只混了個科級干部,那在別人和自己的眼里,比武大郎能耐大不到哪里去,慚愧死人了。如果只混了個處級干部,也會像一只陽萎了的老公雞,雄不起來的。只有混上了廳級干部,才會殘存一點點驕傲,跟當年的股級干部感覺有那么一點點類似。
接下來說說作家貶值。三十年前,作家著實火了一大把,被許許多多人當成了人生的導(dǎo)師。當年寫小說《班主任》的劉心武,寫報告文學(xué)《哥德巴赫猜想》的徐遲,寫詩歌《周總理,你在哪里》的柯巖,影響了幾代人,其大名至今還如雷貫耳。而今呢,作家的聲譽飛流直下三千尺,貶值就如當年蔣介石逃離大陸前印發(fā)的金圓券,幾乎分文不值。有一則笑話,很能說明當下作家的尷尬處境。笑話說,有作家介紹自己是作協(xié)的,對方誤以為是做鞋的,問他在哪里做鞋,能掙到多少錢?如今的作家,除了極少數(shù)特別有名的外,處境都不妙,他們都被邊緣化了,沒有幾個人去搭理他們。他們的寫作,純粹是自娛自樂,頂多也就在小圈子里互相吹捧。曾經(jīng)神圣過的詩人,更是被人從門縫里看,徹底地看扁了,人們下意識地把這些人看成了大腦黑屏的家伙。
貶值的東西還有很多,如誠信。若干年前,人們對不誠信還是厭惡透頂?shù)?。但漸漸地,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今,假冒偽劣大行其道,什么三聚氰胺,什么吊白塊,什么地溝油,什么農(nóng)藥殘留蔬菜等等等等,司空見慣。若是潘金蓮從墳?zāi)估锱懒顺鰜?,一定會憤憤不平的:憑什么她往武大郎的藥罐里倒了一點點砒霜,就落下了千古罵名,而現(xiàn)代人一而再再而三地用毒物坑害消費者,卻個個安然無恙活得好不瀟灑?
道德也在大幅度地貶值。什么吹牛拍馬,什么阿諛奉承,什么見風使舵,什么唯利是圖,什么坑蒙拐騙等等,這些原來都在人們的道德底線以下的垃圾,如今都如雨后春筍一般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