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夏
他被稱為“克里姆林宮灰衣主教”。從事俄羅斯政界精英研究的社會學家克雷什塔諾夫斯卡婭將他描述為站在寶座后面的人,“但有時候卻比皇帝更有影響力”。
在俄羅斯,他被認為是“使普京成為斯大林時代以來最強大領袖的幕后推手”和“統(tǒng)一俄羅斯黨的秘密經理人”,據說統(tǒng)俄黨的支持率以及選舉結果都直接取決于他的工作。
他是俄羅斯政壇第三號重要人物,俄羅斯現任副總理——弗拉季斯拉夫·蘇爾科夫。
克里姆林宮VIP
2011年年底俄羅斯杜馬選舉結束后,梅德韋杰夫一紙調令,使蘇爾科夫離開了任要職達12年之久的總統(tǒng)辦公廳,出任負責國家現代化問題的副總理。在媒體的猜測聲中,這位平時極為低調的“謀士”在接受采訪時總結了自己的政績:“我是幫助葉利欽總統(tǒng)實現權力和平過渡的人,還是幫助普京總統(tǒng)穩(wěn)固政治制度的人,也是幫助梅德韋杰夫總統(tǒng)讓這一制度重新煥發(fā)活力的人。”
葉利欽執(zhí)政時期,蘇爾科夫進入克里姆林宮,先后擔任克里姆林宮辦公廳主任助理、副主任,隨后效力于普京、梅德韋杰夫,在總統(tǒng)辦公廳任職的12年間,蘇爾科夫策劃并執(zhí)行了一系列大型政治項目,幫助總統(tǒng)處理內政、民族關系等問題,協調總統(tǒng)與議會、各政黨、社會團體,各地方權力機構、媒體的關系。他被譽為天才的溝通高手,極具創(chuàng)造力和遠見的公關專家。
“他聰明、見風使舵、善于權術,在多年的時間里逐漸讓自己成為政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普京牢牢地掌握了11年政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機智和毫不遲疑?!笨▋然箍浦行牡姆治鰩燅R查·李普曼說。
1999年,在蘇爾科夫的運作下,一個名為“統(tǒng)一”的競選聯盟誕生,其力量足以抗衡在當時勢頭強勁的另一個競選聯盟:“祖國·全俄羅斯”聯盟。2001年,“統(tǒng)一”黨、“祖國”運動和“全俄羅斯”運動合并成為“統(tǒng)一俄羅斯”黨。蘇爾科夫被視為“統(tǒng)一俄羅斯”黨的主要創(chuàng)立者和智囊,并幫助其取得了歷次議會大選的勝利。
蘇爾科夫扮演了統(tǒng)俄黨的“首席思想家”和“督學”,定期為黨員講課,并從事“垂直權力”的建設和“主權民主”理論的構建。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重創(chuàng)俄羅斯經濟,并進而影響到俄羅斯政府的威望。坐鎮(zhèn)克里姆林宮的蘇爾科夫,多次提出應對建議。2009年1月,在統(tǒng)俄黨地區(qū)領袖研討會上,他指出,要克服危機,必須保證公民福利增長、發(fā)展基礎設施和建立創(chuàng)新型經濟。他認為,在危機時期,必須鞏固“主權民主國家”以“改變世界政治體系”,使之變得更加公平和更加有利于俄羅斯人民。
作為具體舉措,據俄媒體報道,在2008年初統(tǒng)俄黨一次封閉會議上,蘇爾科夫建議在危機時期全黨動員,積極組織支持政府的集會,以有效化解社會抗議。隨后,支持政府措施的全國性活動開始頻頻見諸報端。
蘇爾科夫也是克里姆林宮重點發(fā)展的青年組織“我們”運動的幕后策劃和推手,這個組織建立于2005年,以18歲到22歲的年輕人為發(fā)展對象,重點是大學生等青年知識分子,其宗旨是“捍衛(wèi)俄羅斯主權完整,實現國家現代化”。
俄媒體認為,這是克里姆林宮應對“顏色革命”威脅的一支“青年近衛(wèi)軍”,因為烏克蘭的“橙色革命”讓蘇爾科夫和普京等俄領導人明白,與社會“橙色病毒”作戰(zhàn),首先要拉攏選民中最激進和“易爆”的群體——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人。2005年,蘇爾科夫親赴“我們”青年夏令營,對三千名參加者說:“快來吧,我們將把國家交給你們。最主要的一點是你們要知道,我們和你們在一起?!?/p>
政治立場上,蘇爾科夫是普京的堅定支持者,2011年7月,他坐在普京身邊,在車臣電視臺上字斟句酌地說:“我真誠地相信,普京是上帝派到俄羅斯來的,為了我們的最大利益,在艱難歲月中幫助俄羅斯?!?/p>
商而優(yōu)則仕
蘇爾科夫1964年9月21日出生于俄羅斯利佩茨克州一個名為索恩采沃的村莊。根據官方公布的簡歷,他1993年畢業(yè)于莫斯科國際大學,取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另據媒體報道,蘇爾科夫中學畢業(yè)后曾就讀于莫斯科鋼鐵合金學院,并在軍隊服役后進入莫斯科文化學院學習戲劇導演專業(yè),但在兩所學校都因不明原因中斷學業(yè)。他曾當過車工,領導過業(yè)余劇團,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他還曾經營過多家私營企業(yè)。
蘇爾科夫最初的“伯樂”是后來的俄羅斯首富霍多爾科夫斯基。80年代末在一次拳擊訓練中,他結識了霍多爾科夫斯基,后者隨即將他納入麾下。蘇爾科夫也不負霍氏期望,以其突出的策劃才能,迅速躋身霍氏旗下的梅納捷普銀行管理層,負責公關和廣告部門。正是他在俄羅斯開創(chuàng)了“電車廣告”的先河。根據他的創(chuàng)意,銀行標志顏色被刷滿電車車身,這一史無前例的宣傳攻勢使梅納捷普銀行一時間家喻戶曉。
1997年,蘇爾科夫跳槽至俄羅斯第五大銀行阿爾法銀行,成為銀行理事會第一副主席。1998年,他進入俄羅斯公共電視臺任職公關經理,在那里得以廣積政界人脈。1999年初,蘇爾科夫被時任俄羅斯總統(tǒng)的葉利欽看重而棄商從政,擔任克里姆林宮辦公廳主任助理,并在8月出任辦公廳副主任。
作為克里姆林宮的大管家,蘇爾科夫在普京登頂俄羅斯總統(tǒng)職位上,也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據蘇爾科夫自己稱,他當年就曾勸說過葉利欽提前向普京移交權力。因此,當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宮后,蘇爾科夫依然受到重視,并最終成為經歷俄三任總統(tǒng)的“三朝元老”。
蘇爾科夫“文藝范”十足,業(yè)余時間熱衷于音樂創(chuàng)作。2003年和與搖滾樂手薩莫伊洛夫共同發(fā)行了一張名為《半島》的專輯,2005年又再次推出合作專輯。但在媒體眼中,一切并不那么簡單。2005年3月,在烏克蘭“橙色革命”爆發(fā)后,媒體報道蘇爾科夫秘密會見一些俄羅斯著名搖滾音樂人,引發(fā)了外界讓音樂為政治服務的猜測。
俄版“硅谷”總設計師
2011年年底,在被問及為何離開克里姆林宮時,蘇爾科夫笑道:“穩(wěn)定會吞噬自己的孩子?!彪S后他解釋說,自己擔任克里姆林宮辦公廳第一副主任的時間太長了,“這既不利于個人,也不利于事業(yè)”,所以請求調動。
“他是俄羅斯過去這些年形成的政治格局的創(chuàng)造者……他的調離是一個時代的結束。”統(tǒng)俄黨成員奧莉加·克雷什塔諾夫斯卡婭如此評價。
盡管表面上失去了克里姆林宮的大平臺,但蘇爾科夫卻擁有了更多的行政權力。作為俄羅斯副總理的他,現在負責范圍相當廣闊的國家現代化問題。在蘇爾科夫看來,新工作“很有意思”,因為“不管政治議程如何復雜多變,建立新的‘聰明的經濟都是迫切和優(yōu)先的問題”。
此前,諳熟經濟的蘇爾科夫,即被媒體評為俄羅斯“硅谷”的總設計師。2009年5月,他曾被任命為總統(tǒng)現代化問題委員會副主席,職責是負責建立一個“在地域上獨立的科學研究及科研成果商業(yè)化中心”。2010年2月,他在接受《消息報》采訪時闡述了建立俄版“硅谷”的構想。隨后,在莫斯科郊外的斯科爾科沃,一個高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應運而生。
作為普京和梅德韋杰夫的重要助手,既有政治資源又具經濟管理才能的蘇爾科夫,勢必會在未來俄羅斯政壇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統(tǒng)俄黨負責黨內思想體系建設的安德烈·伊薩耶夫就將蘇爾科夫稱為“時代人物”。他在接受俄羅斯媒體采訪時說:“蘇爾科夫是極為聰明、有才華和功勛卓著的人。作為一個實干家,他代表了一個時代?!彼A測,以蘇爾科夫的才干,前途不可限量。
(摘自《環(huán)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