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瀟瀟
在中南海里,我們家是一個大家庭,大家各自忙著各自的事情。我父親是一個工作特別認(rèn)真的人。我的印象里,像鄧小平叔叔、楊尚昆叔叔都經(jīng)常帶孩子們?nèi)ヒ安?,我們見了就羨慕,就向父親“抗議”,可是父親總會很認(rèn)真地說,不行,我沒有別人聰明,我的文件老也看不完,我不能帶你們?nèi)ヒ安汀?/p>
我的父親和母親都喜歡讀書,熱愛思考,我們家的孩子自然而然也都特別愛看書。我父親教育小孩的原則是把握住道德的底線,然后給孩子盡量大的自由空間。他常說,孩子不努力學(xué)習(xí)要管,不禮貌要管,道德品質(zhì)不好要管,其他的東西,就沒必要管了。甚至,政治取向都不會限制的。他們尊重每個孩子的特點,所以孩子們在父母面前不會因為害怕而不敢說心里話。
我哥哥劉源上小學(xué)的時候,有一次寫字課的作業(yè)得了2分,那時候5分最好,2分等于不及格。我父母一般不要求我們的分?jǐn)?shù),但是他們要求我們必須努力。我哥哥只得了2分,我媽媽就找他談話了。我哥哥心里很清楚,一進媽媽房間就自己認(rèn)錯。媽媽沒有再去批評他,而只是說,好,看你行動吧。果然這以后我哥哥練字很下工夫,現(xiàn)在我哥哥是我們家所有孩子里寫字最漂亮的。如果當(dāng)時父母絮絮叨叨批評他的話,可能反倒會造成他的逆反心理,使他不愿意練字了。我覺得父母在這方面還是很成功的,他們充分相信孩子,給了孩子足夠的空間,讓他自己想辦法把事情做得更好。
我的姐姐劉濤挺會讀書的,“文化大革命”前考上了清華無線電系,但是可能學(xué)工科對于一個女孩子來說是有難度的,所以她中途就想換到外語系去,我父母覺得不能輕易地就換專業(yè)。劉濤很聰明,就跟李訥說,去找你爸爸給我說說情,因為我爸爸會聽你爸爸的。結(jié)果,毛主席還真的一本正經(jīng)地給我父母寫了封信,說是不是還是應(yīng)該讓孩子學(xué)她們喜歡的專業(yè)比較好。我母親給毛主席回信說,我們不是說不讓她學(xué)她喜歡的專業(yè),只不過我們希望她不要一碰到困難就放棄。后來我母親碰到毛主席的時候,毛主席說你們考慮得對?,F(xiàn)在看他們討論的這些事情,和一般家長討論的沒什么兩樣。
我們的父母給每個孩子都制定了一個成長時間表,這個時間表并不是說什么時候要考上什么學(xué)?;蛘吣玫绞裁磳W(xué)位,而是比如說9歲學(xué)會騎馬、騎自行車;15歲要能夠獨自出門,等等。我姐姐平平15歲的時候,獨自到農(nóng)村去找我母親,那時候母親在農(nóng)村參加“四清”運動。父親告訴她,你自己買票,坐火車,自己到農(nóng)村去找媽媽。這實際上是父親給她安排的一次“考試”,其實我姐姐14歲生日的時候。父母就很正式地給她寫了一封信,告訴她,你已經(jīng)長大了,不是小孩子了,有些事情你該懂得自己努力,你該懂得自己克服困難,要開始慢慢學(xué)著承擔(dān)起自己生活的擔(dān)子。這是一封很正式的書面的東西,不是父母嘮嘮叨叨給你說幾句話,這樣小孩子就會非常重視,并且有時間慢慢琢磨父母的苦心深意。
(責(zé)任編輯/葉 筱)
(電子郵箱:wind.01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