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海 劉世龍
三秦大地蜜源也詩意
丁新海 劉世龍
我的家鄉(xiāng)——關中平原東部,是“三秦大地”著名的蜜源區(qū)。這里有暢通無阻的108國道,西可經西安直達四川、云南,東可跨過黃河通往太原、北京,南依秦嶺北坡,北接陜北高原,我的家鄉(xiāng)就處在這八百里一馬平川之上。這里氣候四季分明,雨量適中,相對溫和,比南北“兩原”平均氣溫高2~3度,是一個理想的養(yǎng)蜂地區(qū)和趕場之地。
又一個春天到來了!大地復蘇,百草發(fā)芽,陽光明媚。杏花引得蜂蝶來,吹面盡是楊柳風。我要用飽滿的熱情去歌頌春天,用辛勤的勞作去擁抱生活,用一個農民養(yǎng)蜂人沙啞的歌喉,去盡情歌唱我可愛的家鄉(xiāng)——八百里秦川。
這里從春到秋,蜜源不斷。一眼望去,簡直就是花的海洋,一浪高過一浪。陽春三月,杏花捷足先登,艷笑枝頭。接著一片片果園里的桃花、梨花、蘋果花競相開放,白的像雪,紅的像霞,香氣濃郁宜人。這時候一群群蜜蜂飛來飛去,嗡嗡地唱著曲兒辛勤勞作著,奔忙著。四、五月份,蔓菁花開了,菜籽花兒開了,大片大片的麥田抽穗揚花了,遠遠望去,這邊金黃金黃,是一片片平鋪的美麗地毯;那邊一望無垠的綠海,波浪滾滾而來,頗為壯觀。
這里更有聞名全國的洛河與渭河沖積形成的沙苑地帶,方圓幾十里,天然的固沙防護棗林,高高低低,多姿多彩,花兒雖小而繁,開了一茬又一茬,清香四溢,招來了四川、內蒙、湖北等地的養(yǎng)蜂人趕場。
當?shù)氐臈椶r們看著,笑著,一邊干農活,一邊聽著收音機里的秦腔戲,心里悠哉樂哉。有的老人坐在村道旁,地頭邊,欣賞著春景,諞著閑傳,說著古經,心里甜吶!最值得觀賞的是春夏交接之際,大片的槐樹林,一串串潔白的槐花綴滿樹枝,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正如有一首詩所說:“槐林五月漾瓊花,郁郁芬芳醉萬家,春水碧波飄落處,浮香一路到天涯。”這時候最忙的除了果農,再就是那一群群可愛的小蜜蜂和它的主人了!
進入五六月,田野里各種野花、菜花相繼綻開笑臉,都像開運動會似的趕場來了。最令人賞心的是打碗碗花,還有蒲公英、苦菜花、刺荊,紅的黃的白的開滿田頭的坡坡塄塄,渠堰溝崖,莊前屋后。黃花菜,它的花形花姿與花色,充滿母親般的慈愛,所以也叫“母親花”,它是關中東部一部分菜農的最愛。他們你種三畝,他種五畝,每日下午天正熱時,要去采摘,前后大約20多天。這時候,大片的棉田花蕾掛滿枝頭,早晚接連著授粉,紅的、白的,星星點點的點綴在綠色海洋中,這一直要延續(xù)到秋季八九月,采拾棉花之后,還有花蕾綻放。還有一些藥農所種的玫瑰、生地、柴胡、桔梗、決明子等等中藥材,花兒呈紫色的、粉紅的,淡黃色的……熱烈奔放,應有盡有。還有果農菜農種的葡萄、西瓜、打瓜、梨瓜,韭菜、茄子、西紅柿、豆角等等,花色種類繁多,簡直難以形容。
七、八、九三個月里,最為壯觀的是大片玉米田和豆子地,放眼望去,連成了浩瀚的青紗帳,一根根玉米稈子像挺直腰桿的戰(zhàn)士,很精神地站在那里,腰間穗子上吐出一條條紅纓纓,微風吹過,花粉撲面,令人陶醉。丹參、白術、沙苑子、菊花、玫瑰,這些草本中藥植物開花姍姍來遲,溫和而嫻靜。特別是玫瑰花,采摘20天左右,蜜源流量大。晚秋的油葵花,決明子、草木樨和秋棉花,花期較長,為越冬蜂儲藏蜜源奠定了基礎。
深秋季節(jié)以至初冬,幾場秋雨過后,空氣格外清新,那些春天的薺菜、白毫、小蒜等有名的和不知名的野菜野草,又長出新芽來,大地一片蔥郁。有村婦唱著小曲兒,拿著小鏟,提著籃子去挖野菜。這時候,最悅目的是牽牛花,紫色的、粉紅色的、白色的,點綴在田野里,或者攀援在柴堆和果樹上。月季花、雞冠花、菊花,互不示弱,競相吐艷。但最頑強的還是月季和菊花,一直開到萬木霜天百草凋零,甚至到瑞雪來臨之際,殘菊抱枝而死,月季還迎風而立,彰顯著生命的意志力。
我是一個業(yè)余養(yǎng)蜂愛好者,一邊務農,一邊養(yǎng)蜂,一邊學習,一邊摸索,屈指算來已十年有余了!有過失敗,有過辛酸,更多的是收獲成功的幸福與喜悅。我要感謝大自然的恩賜,感謝我可愛的家鄉(xiāng)這豐富的蜜源,感謝它給我?guī)淼倪@四季生活的無限詩意和甜蜜。
(作者丁新海,劉世龍住址為陜西渭南市臨渭區(qū)故市鎮(zhèn)三高村四組)
(責編:李春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