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英
四川省宜賓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四川宜賓 644000
急診科室是一所綜合性醫(yī)院的重要組成,其不但是救治病人的場所,也是醫(yī)院對外服務的一個重要窗口。急診科由于患者的病情種類多,患者突發(fā)意外多,且群體傷員多,容易出現各種護理糾紛等[1]。因此,如何為急診科室建立一個快速和高效的救治通道,使患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得以救治,需要進一步研究。我院在臨床工作中采用急診診療流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1年作為實驗階段,隨機抽取期間200例患者作為本次實驗的實驗組研究對象,其中男100例,女100例,年齡在18~70歲之間,平均(47.58±10.22)歲。其中34例為群體傷員入院。
選擇2010年作為對照階段,隨機抽取期間200例患者作為本次實驗的對照組研究對象,其中男100例,女100例,年齡在18~75歲之間,平均(47.97±10.34)歲。其中37例為群體傷員入院。
2組患者均排除有嚴重心肌疾病、嚴重肝腎疾病、意識不清、精神疾病和精神病家族史。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兩階段我院急診科護士構成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010年采用我院常規(guī)的護理管理方式。2011年階段采用優(yōu)化的急診診療流程,主要對急診科護理管理改革原有資源、實施床位動態(tài)管理,改革對護士的培訓與人力資源配置,并對分診急診進行優(yōu)化。具體內容如下。
①資源:重組原有的急診檢驗與檢查的資源,使各種檢查集中到同一個單元,并由護士對患者檢查方法、檢查順序、檢查室地點等進行告知。與心內科、神經科等建立多條急危重癥的綠色快速通道,為患者提供一條路的服務。
②床位動態(tài)管理:每個季度的考核根據統(tǒng)計出的床位使用率進行動態(tài)的考核,科室床位使用率不能低于90%,并有效緩解床位緊張的問題。在床位住滿條件下要及時進行協調。在節(jié)假日收入的急診病人,急診科分診搶救后,可以先協調進入有空床的科室,并與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
③培訓:護士長制定常見疾病的急診搶救流程圖,并加強對年輕護士的崗前培訓的時間,使其能夠給予患者有效的救治。設立群體傷員急診急救方案,護士能夠按照自己的分工有效地對患者進行服務,避免了重復工作和漏洞出現[3]。加強護士的業(yè)務素質,定期考核。提高其心理素質和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并建立其團隊協作精神。
④護士資源配置:實施彈性排班,在急診護理工作風險高發(fā)期,如節(jié)假日、雙休日實施合理的排班,以避免護士過于疲勞,縮短其等候的時間。
⑤優(yōu)化分診急診:護士在患者進入到急診科后,由有豐富經驗的護士根據其疾病的嚴重程度進行分類,不同患者進入不同的診療區(qū)域進行診治和搶救。切實落實時間第一和生命第一的急救原則。
觀察兩階段我院急診護理管理的質量,質量評價為我院護理部和護士長進行,滿分為10分。調查兩階段患者對我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將我院的實驗數據均錄入SPSS 18.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檢驗水準ɑ=0.05。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滿意度比較采用例數(n)、百分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經統(tǒng)計學分析,2011年我院急診護理管理質量明顯提高,與2010年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2011年患者對我院急診科室護理工作更加滿意,與2010年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階段的護理管理質量與護理滿意度比較(±s)
表1 兩階段的護理管理質量與護理滿意度比較(±s)
組別 例數 護理質量 滿意度[n(%)]實驗組對照組20020098.97±0.6891.28±2.33196(98.00)175(87.50)
隨著醫(yī)療體制的深入改革,醫(yī)護人員和患者的意識發(fā)生變化,以往的管理流程已經不再能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4],因此,對醫(yī)院的管理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十分重要。急診科室由于其重要性和復雜性,更加迫切地需求進行改革。
我院在急診護理管理工作中采用了急診診療流程,對原有的急診服務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改革和優(yōu)化。這種流程的重建,主要優(yōu)點在于:①其能夠對急診資源進行優(yōu)化與重組,并縮短患者的就診時間,避免了由于等待等造成患者不耐煩等;②我們完善了床位動態(tài)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床位的利用率,降低了床位緊張的問題;③此流程管理建立其危重患者的綠色通道,可以提高其搶救的成功率;④這種流程還能夠更好地安排護士的工作量,實現了彈性排班等,滿足患者高峰期護理需求。
從本次實驗結果也可以看出,使用急診診療流程后,急診護理管理質量明顯提高,患者對我院急診科工作更加滿意,與對照組比較顯著差異,P<0.05,進一步說明了采用急診診療流程可以提高急診護理管理質量,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
[1]黃金姣,梁金清,陶品月,等.優(yōu)化門急診綠色通道流程管理的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3):1170-1171.
[2]甘美連,黃云輝,許士海,等.IS09001基礎上引入六西格瑪管理法對優(yōu)化急診住院患者交接流程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17):151-152,155.
[3]段小平,趙鳳娥.縣級醫(yī)院急診科病人院內分診流程模式的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9):75-76.
[4]葉立剛,張茂,周光居,等.綜合性醫(yī)院急診搶救患者構成和分流的狀況分析[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1,31(10):93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