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榮
在高職院校中應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必然,利用它的交互性、直觀性和形象性,教師可以如實地傳遞信息,與學生交流反饋信息,保持和儲存信息。并能使各種信息進行轉換,其過渡方式很迅速、平穩(wěn)和自然。所以這種新模式的教學方法,幫助教師與學生之間知識信息的傳達,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審美體驗,教學效率有所提高,教學目標也能順利實現(xiàn)。在采用現(xiàn)代多媒體進行音樂情境教學時,有些問題需要特別注意。
有人說過:“音樂教學的超級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迸d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探求知識的原動力。學生處在青春期,生性活潑好動,對新奇的外在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新穎動畫教學情境,把無聲的變?yōu)橛新?,把靜態(tài)的變?yōu)閯討B(tài),用生動的視覺效果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有所提高。
在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中,特別是音樂教學,教師的關注點較為單一,重知識性輕藝術性,重技能性輕體驗。教師在課堂上一味地講,學生是被動地聽,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沒有心情參與,更談不上在有效的時間內真正領會音樂作品所表達的藝術情感。而這些內容通常又是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學生因為無法理解優(yōu)秀音樂作品的意義和內涵,就不能感受音樂的快樂,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和欣賞力就無從談起。通過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好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有效地讓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真切地獲得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提高文化藝術修養(yǎng),提升音樂審美能力,更好地開展音樂教育。
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使世界展現(xiàn)出勃勃生機。一個人知識再淵博,不具有創(chuàng)造意識,也無法煥發(fā)出生機。而這種創(chuàng)造力必須從小培養(yǎng),可以通過音樂教育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通過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引入情境創(chuàng)設,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
過去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的功課準備很復雜,有大量的板書,還要制作大歌紙和圖片,過程乏味,還浪費時間。而采用現(xiàn)代多媒體信息教學技術,可以把很多多媒體材料綜合到大屏幕上顯示,通過計算機將圖片、樂譜和文稿用不同的方式演示出來,增強視覺效果,讓學生對音樂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音樂教育是將一種抽象的聽覺形象通過內心感受,能呈現(xiàn)一種藝術形象的過程。它是區(qū)別于語文和繪畫教學的。語文教學用文字和語言可以描述,繪畫教學可以通過線條和色彩展示作品,都是比較直接的方式。音樂教師在教授音樂知識的時候,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通過計算機技術將非常抽象的音樂理論知識形象化,讓虛幻的音樂直觀化地表現(xiàn)出來。
比如給學生講調式音階和鍵盤音節(jié)的關系,需要事先做一張鍵盤圖,上面標明各個音名。在電腦上用鼠標點擊C大調的唱名,再點擊,C大調消失,同時G大調的位置出現(xiàn)在鍵盤上。同樣的道理依次可以展示F大調、D大調等。這樣的音階變化都能在鍵盤相應的位置上顯現(xiàn),學生看到后很容易理解,音樂教師就可以把很復雜的問題變得淺顯易懂。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信息教學技術可以很好地傳授音樂知識,生動地表現(xiàn)音樂作品,同時能調劑課堂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有情趣,最終能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在過去的傳統(tǒng)教學中,不使用多媒體教學很難使抽象的音樂理論形象化,虛幻的音樂形象很難具體化。通過計算機技術就可以把復雜的音樂知識簡單化,還可以把深奧的音樂知識趣味化?,F(xiàn)代多媒體教學還有很多的特性,充分利用開發(fā)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經過了若干年的實際使用,筆者有了深刻的體會,通過現(xiàn)代多媒體的音樂情境教學,確實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使學生體驗到音樂美好的意境,很好地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v然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有著諸多優(yōu)點,但是不可否認在使用上還是有所禁忌的。教師切不可把全部精力都依賴于多媒體教學上,不能所有的課件全部追求新奇、花哨。這樣的課件看起來大開眼界、異彩紛呈,往往在內容上有所忽略,造成學生的注意力被無意義的畫面吸引,看不到教材的實質內容。一堂課下了,新奇的畫面沖淡了教學知識,教學效果不理想。這樣的多媒體教學就違背了教學的初衷,是沒有意義的。
運用多媒體在音樂課堂中進行音樂情境教學,可以很好地激發(fā)高職學生學習音樂的極大興趣,幫助他們深入體會音樂的美好境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水平,促進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個性的發(fā)展。但是,這些都是要建立在合理使用多媒體的基礎上的。筆者認為,運用多媒體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進行音樂情境教學,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有個別教師為了發(fā)揮電教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優(yōu)勢,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的形式上。他們盡最大努力挖掘音樂課本中可用多媒體的部分,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視頻形式,制作的課件表面上看起來非常的新穎、花哨、動感。用這樣的課件教學,看起來熱熱鬧鬧,學生也感覺身臨其境,但實際成效一般,甚至學生的注意力被其他信息牽制,忽視了真正需要欣賞的音樂內涵,從而降低了教學的功效,這就違背了媒體的運用應為音樂教學服務的教學規(guī)律,是不足取的。
在音樂欣賞課本中,不少音樂作品是根據(jù)故事或者民間傳說改編而成的,在正常的情況下,這樣的音樂作品的篇幅顯得較長,與此不相適應的是高職學生欣賞水平、能力的局限,往往聽了很少一部分就聽不下去了,以致他們不能認識到這些音樂作品中的真正內涵和思想。有的教師僅僅是為了能讓學生完成聽完全曲的任務,就會選取與該音樂作品相關的視頻內容,再配上背景音樂給學生播放。其實,這樣的做法是弊大于利的。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音樂的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形象性及情感的模糊性與不確定性。如果教師僅僅把音樂作品形象限制在某一固定的內容中,這就違背了音樂藝術欣賞教學的定律,當然就限制了學生自身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再就是,如果教學中每首樂曲都制作這樣的視頻,費時費力,實際當中很難操作。因此,要從課堂的真正效果出發(fā),真正達到以審美為中心、以愛好興趣為動力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讓學生感受、體驗音樂的真正內涵,想象音樂意境,參與音樂創(chuàng)作。
多媒體課件在音樂課堂中的使用確實能增加課堂的容量,但有一個前提是必須遵循學生的學習音樂知識的認知規(guī)律,否則是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還有一部分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將要達到的目標、要解決的問題、要舉的例子、要說的話都詳盡地放在自己的課件中。在授課時,教師只要動動手中的鼠標,不用在傳統(tǒng)的黑板上寫也不用多說話,完全讓課件代替了自己的講授。在這種缺乏師生之間交流的教學模式中,音樂對學生的感染力會大打折扣。因此,不能制作那樣的課件,而應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留一定的時間讓師生相互交流,特別是讓學生能現(xiàn)場聆聽教師的示范與講解,這是多媒體課件不能代替的,因為課堂中教師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會深深地感染學生。
在將現(xiàn)代多媒體信息教學技術引用到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中時,一定要充分發(fā)揮它的優(yōu)勢作用,不斷改進優(yōu)化。視覺、聽覺的直觀展現(xiàn)是為了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對音樂有求知欲望和探索的精神。音樂教師要注意和其他學科友好地結合,普及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增強審美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