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業(yè)正
深圳市坪山新區(qū)坪山中心小學 廣東深圳 518118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知識性、趣味性較強的學科,是教會學生掌握計算機技能知識的課程。隨著社會不斷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方方面面都需要它。筆者在學校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很喜歡上信息技術課,每周都盼著上那一節(jié)的信息技術課。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信息技術課不是很重視。雖然他們喜歡上信息技術課,但他們對書本上教授的內容并不是很有興趣,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等到信息技術課時偷偷地去玩QQ空間、QQ聊天及網(wǎng)絡游戲等。筆者認為應該對這些現(xiàn)象重視起來,如果不正視這些,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以后將會失去吸引力。
這兩年的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人們都記住了一個叫劉謙的帥小伙。他可謂風光無限,表演的魔術大放異彩,恰到好處地調動人們的所有感官,連小學生都對他敬佩有加,對魔術狂熱的迷戀也開始了。魔術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變幻出不可思議的現(xiàn)象,讓觀眾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種表演方法。大家都全神貫注地盯著表演者的動作,想找出他的秘密,解開他的謎底。魔術,它與學生的好奇、好玩、好動的年齡特征相符合。因此,筆者想到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如果試著將魔術的表演思想引入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把課本中的一些知識以變“魔術”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將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這樣,信息技術課堂也將會像魔術表演一樣吸引學生,學生就會對信息技術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筆者認為,為了讓信息技術課堂充滿活力,使信息技術課成為學生真正喜歡的課,教師應該向劉謙學習,引入魔術表演的思想,讓信息技術課堂成為變“魔術”的課堂。
看了劉謙表演的每個魔術,發(fā)現(xiàn)他都會設置懸念,在表演的時候給觀眾一個驚喜。人們看一部電視劇或電影時,如果提前看了每集的劇情介紹,大概就都不會再看下去。道理很簡單,因為知道了結果,沒有了吸引力。筆者認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應該像劉謙表演魔術一樣設置懸念,給學生一個驚喜。因為課只有精彩才可以留住學生,不用提醒,學生自然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教師應該設法提高課堂的吸引力,這樣學生才會對課堂感興趣,才會認真去學。因此,教師也可以像劉廉表演魔術一樣,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一些事例和方法來設置懸念,給學生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例如,筆者在教授“處理圖片高手——Photoshop”這一課時,認為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Photoshop迅速產生親近感。為了讓學生掌握本課的內容,筆者采用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你知道孫悟空有什么本領嗎?”學生響當當?shù)鼗卮穑骸捌呤??!惫P者順著學生的話說:“今天也來計算機上變一變,看能不能變出什么東西來?!比缓蠊P者出示一張照片,是筆者“站在長城上”的照片。學生一看,“哇”了一聲,非常羨慕筆者去過長城,紛紛要求講述一下當時去長城的感受。筆者笑了一下,告訴一個讓學生驚訝的消息:“老師并沒有去過長城,也沒有在長城上照過照片。”學生聽到這個消息,都不相信,心里在猜疑:沒有去過長城怎么會照到照片呢?難道老師會變魔術?這時筆者給出答案:我“站在長城上”的這張照片是通過計算機變出來的,是用一張平常的生活照和網(wǎng)上下載的一張長城的照片通過Photoshop這個軟件加工處理合成出來的。由此引出本課要學習的內容。
學生聽到筆者沒去過長城竟可以用Photoshop加工出站在長城上的照片,一下子對Photoshop這個軟件產生很大的好奇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紛紛要求教會他們這個本領。最后筆者循序漸進,把本節(jié)課順利講完,學生學得非常成功與開心。
在春節(jié)聯(lián)歡會上,看到劉謙的魔術表演出神入化,很多人們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他都做到了,觀眾都覺得神乎其技,一下子把大家吸引住了。同樣,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向劉謙學習,在課堂中引用魔術思想,在一些教學過程中向學生變一下“魔術”,引用新技術,把一些學生感覺不可能做到的事化為可能,讓學生嘆為觀止,這樣就會一下子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住。相信通過這樣處理,就應該是成功的一節(jié)課。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學生“文件共享大家看”這一課時,筆者提前在電腦上存了兩部影片,《喜洋洋和灰太狼》和《地道戰(zhàn)》,在上課時向學生宣布一個令他們開心的消息:“本節(jié)課看電影?!毕⒁徽f,教室沸騰了。接著,有的學生想看《喜洋洋和灰太狼》,有的想看《地道戰(zhàn)》,爭執(zhí)不下,紛紛問筆者看哪一部?筆者給了學生一個建議:“任君選擇,你們從我的電腦里挑選自己喜歡的影片存到你的電腦里看?!痹捯魟偮?,學生就開始訴苦:沒有帶U盤,無法復制。
這時候,筆者準備充當“魔術師”的角色,賣了個關子:“不用U盤也可以從教師的電腦里‘偷’走你們喜歡的影片來看。”作為剛接觸電腦不久的四年級學生,他們自然不太相信可以這樣做。筆者徑直走到一臺學生機前,三下五除二就把兩部電影從教師電腦里“偷”到學生機里并播放出來。當學生看到筆者的神奇巨作之后,覺得不可思議,就好像筆者在變魔術一樣,同時又帶有佩服與好奇,紛紛要求教會他們這個技術。
教師的任務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知道其中的緣由,最后再一步一步向他們解釋“魔術的秘密”。因此,筆者的角色適時由“魔術師”轉變成解“密”大師。筆者向學生解釋:其實老師不是在變“魔術”,而是今天的科學技術發(fā)達,一切皆有可能。最后,筆者來解“密”,引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文件共享大家看”。一步一步地向他們講述局域網(wǎng)的知識及作用,通過局域網(wǎng)可以設置共享資源,在同一個局域網(wǎng)就可以快速相互分享文件。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學到知識,又觀看到電影,真正達到從樂中學、從玩中學。
怎樣吸引住學生?怎樣打造高效的課堂?筆者認為可以引入魔術表演思想,使課堂教學充滿樂趣,讓學生學習知識就像迷戀魔術一樣瘋狂。這樣,信息技術課堂就會變成學生學習的天堂,學生會更加有興趣地去上信息技術課并探索其中的秘密,從而掌握計算機技能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