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英,梁振東
(1.鄭州師范學院圖書館,鄭州450044;2.河南機電職業(yè)學院 管理信息系,鄭州450002)
在高校建設中,教師隊伍的建設對教學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而教學質量對辦學水平和學生質量有著巨大影響。為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各高校每年都要對教師進行考核評價,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師的政治素質、理論教學水平、實踐教學水平以及履行崗位責任情況。然而,如何科學公正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推進教學改革,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整個學校的教學水平和學生培養(yǎng)的質量,始終是各院校教學管理中的重要問題。由于教學質量評估是一個涉及面廣且情況復雜的問題,受到多種因素和條件的影響與制約,共識不足、可比性差,因而難度較大。[1,2]如何將這項工作進行科學化、定量化,使得評價能真正做到對每一位老師公正、合理、客觀,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目前,計算機和信息網(wǎng)絡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傳統(tǒng)以主觀感覺為標準的評價考核制度也面臨著諸多人為因素影響,有必要進行改革,而運用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是一種重要的客觀評價方式,這樣可以大大減少人為因素干擾,提高評價的客觀性。但在評價中沒有絕對精確的標準,針對此問題,我們結合模糊數(shù)學,設計并實現(xiàn)了基于模糊評價算法的高校教師評價系統(tǒng)。
該系統(tǒng)是基于模糊數(shù)學評價算法的實現(xiàn)。輔助功能是對被評價教師信息的管理和評價用戶的設置,來服務于對教師評價時所需要的大量數(shù)據(jù),并為數(shù)據(jù)操作和綜合評價提供便利。系統(tǒng)主要為兩部分組成:
(1)評價小組的成員對被評價教師進行客觀的評價。評價用戶在系統(tǒng)的提示下,根據(jù)不同的評價因素,進行相關的操作來實現(xiàn)對教師的評價。一次登陸可以對多個教師進行評價,但一個用戶每學期只能夠對一個教師評價一次,從而保持評價的客觀性。
(2)系統(tǒng)的管理和信息權限設置。對評價小組成員的管理,在設計評價用戶時,管理者必須根據(jù)有關部門提供的資料,對評價用戶進行設置,使不符合要求的用戶不能夠進行教師的評價。對被評價教師的信息要及時更新,如果有達到系統(tǒng)評價要求的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
系統(tǒng)基礎功能包括管理者對普通評價用戶進行添加、權限的設置,對評價對象教師信息的添加、編輯、統(tǒng)計,對不同權限用戶在評價不同性質的教師評價考核等,其具體的功能邏輯描述如圖1所示。
模糊綜合評價[3]是應用模糊集合論,考慮多種評價因素的影響,根據(jù)規(guī)定的模糊評價標準,利用模糊數(shù)學進行計算,對評價對象做出綜合評價。
由影響評價對象的所有評價因素構成的集合,稱為評價因素集,記為:
其中ui(i=1,2,L,n)表示對此教師評價結果有影響的第i個因素。
圖1 系統(tǒng)功能模塊
由作為評價標準的m種評價等級構成的集合,稱為評價結果集,記為:
其中vj(i=1,2,L,n)表示評價結果的第j個等級。
因為各評價因素對評價對象的影響是不同的,必須確定各評價因素的重要程度(即為權重)。在模糊評價系統(tǒng)中,評價因素權重是極為重要的,反映了各個評價因素在綜合決策過程中所占有的地位或所起的作用,它直接影響到綜合評價的結果。記為:
其中:i=1,2,L,n;j=1,2,L,m
先確定出單個評價因素對于各個評價等級的隸屬度,然后組成模糊矩陣,實際是U與V之間的一個模糊關系。
R為每個評價因素模糊矩陣,R中第i行Ri反映的是被評價對象的第i個因素對于評價集中各個等級的隸屬度;第j列反映的是評價對象各個因素分別取評價因素集中第j個等級的程度。由于(U,V,R)構成一個模糊綜合決策模型,稱U,V,R是綜合模糊評價的三要素。
模糊綜合評價是在評價集V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評價結果集是V上的一個模糊集。記為:B=(b1,b2,L,bm) 求得:B=W × R
模糊綜合評價結果是根據(jù)評價結果集B來確定的,根據(jù)加權平均方法來確定,并且能夠給定出量化的結果,也可以得到同一級別的具體差別。
在求得的評價結果集B,若有b=max(b1,b2,L,bm),
則歸一化為:ˉB=(j1,j2,L,jm),其中ji=
在教師綜合評價系統(tǒng)中,結合高校教師的實際情況,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因素的層次化,本文引入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和層次化的評價因素。
(1)多元化評價主體。由于教師評價的主體具有多元化特性,針對不同主體進行不同的評價因素設計和不同權重的設置。例如,在作為評價主體的學生,參加了教師的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的評價能夠很好地反應出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方法和效果。而作為同行評價可以很好地反應出教師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在課程專業(yè)教學改革中所作出的貢獻。專家一般都有多年的教學經驗,他們的評價可以對教師教學方法和技巧等水平做出很好的反應。領導評價主要關注教師對學校的貢獻以及平時工作態(tài)度和思想政治方面。所以建立一個評價主體的權重集合:Wp={ws,wt,we,wl},其中 ws+wt+we+wl=1,ws代表學生評價的權重,wt代表同行評價權重,we代表專家評價權重,wl代表領導評價權重。
(2)層次化評價因素。在對不同被評價對象進行評價因素設定時,為更好地使不同評價主體的評價客觀,而且保證模糊計算準確性,防止因為某些評價因素因權重過小,數(shù)值被“淹沒”,引入評價因素的層次性。例如,學生主要關注的教師教學,在教師教學下面再進行評價因素設置。同行主要是專業(yè)建設貢獻和團隊合作精神,專家主要關注的教學水平和技巧等。在各個不同類型的評價因素下再進行細分,可以使評價更為客觀和準確。
最上層評價因素的設定:
下一層相對于上一層的權重集合:
在最后算法進行量化過程中,我們根據(jù)常用的等級和分值對應的規(guī)則,設置賦值后的矩陣為R′,則:
則評價結果:
使用普通矩陣乘法規(guī)則,即可得到老師的綜合評分。再根據(jù)100-85為“優(yōu)”,85-70之間為“良”,70-60為“中”,60分以下為“差”,來確定教師的等級。如果確定教師的具體名次,可以根據(jù)評分來得到排名。[1,4]
在利用綜合模糊評價算法基礎上,根據(jù)高校實際情況,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進行不同評價因素的設置和不同評價主體權重的設置,并且對評價因素的層次化分解,可以對研究性教師和教學型教師,做出更加合理準確的評價,大大提高了評價的廣泛性和客觀性。
[1]張詠梅,馬禮,梁振東.教職工考核評價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J].中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8(2):129-133.
[2]王漢瀾.教育測量學[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6:32-46.
[3]龍冬云,劉玉寶.一個簡單模糊關系模型的實現(xiàn)[J].長春大學學報,2004,14(2):26 -29.
[4]羅蔓,張復新.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系統(tǒng)的量化模型[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02,15(1):82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