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華
新疆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淺談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朱軍華
新疆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本文通過研究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xiàn),根據(jù)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通過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身體心理素質、文化素質、業(yè)務素質的協(xié)調發(fā)展。
大學生;心理現(xiàn)狀;心理素質
大學生由于閱歷淺,社會經驗不足,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能力和自立能力不強,對自己缺乏正確而全面的認識,又受到社會上各種各樣的思潮的沖擊,因而在事不順心或達不到預期目標時,便會出現(xiàn)種種心理問題,進而困擾著他們。輕則導致大學生學業(yè)不能完成,重則成為學生輕生甚至危害他人的原因。近年來,大學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礙等原因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時有發(fā)生,且有上升的趨勢。例如,云南大學生物技術專業(yè)學生馬加爵殺人事件;清華大學一學生將硫酸潑向狗熊,將狗熊燒傷事件;中國醫(yī)科大學一位正在準備考研的學生將女友殺死在宿舍內,西安音樂學院大三的學生藥家鑫駕車撞人后又將傷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等等。據(jù)有關部門調查了解:19.6%的大學生出現(xiàn)抑郁癥狀,16.2%的大學生出現(xiàn)焦慮
癥狀,14.3%的人存在敵對情緒……2005年底,致
公黨浙江省委會的專家們通過對全省四所高校3564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評后發(fā)現(xiàn),當代大學生中有心理問題者竟然高達20.04%。
這些由于心理問題導致的令人震驚的現(xiàn)象,正警告我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成為關系當今家庭、學校和社會穩(wěn)定的一個亟待關注的重要問題。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
1.1 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差。大學校園是個小社會。我國高校采取的是住宿制,步入大學即意味著進入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過集體生活。在中學除了學習,一切事情都由家長代勞,進入大學處于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面對新的集體、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突然轉變,有的人開始戀家,有些學生便出現(xiàn)了獨立與依賴的矛盾;有的人陷入自卑的泥坑,在這里,強手如林,自己卻如此的不起眼,于是開始懷疑自己,擔心將來;有的人覺得進入大學,不再擁有昔日的輝煌,心理上出現(xiàn)落差,原有的自豪感慢慢失去,從而心理失衡。
1.2 人際關系問題。人際關系是當代大學生的一個敏感問題,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學生成長與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狀態(tài)的必備條件。不少大學生常常對此處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內心膽怯,不愿向他人敞開心扉,封閉自我;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融入集體,參與社交,得到他人的認可。這對于不善于溝通,有性格缺陷的大學生而言,必然會產生難以解除的矛盾。由于性格內向,缺乏在公共場合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與勇氣,不敢參與;還有的因為家庭環(huán)境的差異或受到批評與處分,不愿與人交往,總覺得大學生活空虛、無聊。
1.3 學習動力不足。一是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目的不明確是大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有部分學生帶著“混張文憑”的思想,學業(yè)上只要求“60分萬歲”, 無所事事,缺乏明確的目標、理想,學習上提不起勁,拿起書本便覺得厭倦。一些學生學習上遇到挫折后產生失望心理,索性破罐破摔,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這樣,學習成績自然不理想,一學期考試3~4門不及格也不著急。二是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對所學知識興趣不濃,總認為與自己原來所向往的專業(yè)相差甚遠,把對學?;蚣彝サ脑购揶D向攻擊自己,不認真學習,缺乏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加上知識難度較大,難于聽懂,因而不愿意上課,即使到了課堂也是心不在焉,學習效率很低。三是學習行為不良。上課時逃課現(xiàn)象比較普遍;對待作業(yè)敷衍了事,互相抄襲;考試作弊現(xiàn)象屢禁不止。四是學習能力不強。缺乏學習的自主性,自學能力不高;有的學生過分注重書本知識的學習,忽視綜合素質的提高,導致高分低能。
1.4 自我認知偏差。有的學生曾經是中學的佼佼者,進大學后,面對高手如林的新態(tài)勢,原有優(yōu)勢不再存在,于是產生失寵感,自尊心受到挫傷,轉而產生自卑和焦慮,無法正確認識自己,意志消沉,喪失進取心,對心目中的大學失望。并由此導致精神抑郁,心情煩躁,情緒失衡。
1.5 戀愛與性問題趨增。作為特殊的青年社會群體,對于情感體驗較為豐富的大學生來說,校園愛情是大學生生活中重要的一幕。面對潮流中紛繁的感官沖擊,大學生的戀愛心理與行為的產生同其性心理的趨向表現(xiàn)不成熟,同時伴隨著壓力和困惑:(1)是戀愛動機的片面性。有的因寂寞而戀愛,為了有個“精神寄托”,“擺脫寂寞”。這樣不正確的戀愛往往給他人帶來痛苦和不幸;有的因圖虛榮而戀愛,為了讓旁人“看得起”,“帶得去”,或為博得戀人的歡心,而花錢買“派”。這種消極的戀愛心理自然會阻礙健康愛情的發(fā)展。(2)是戀愛行為的不成熟。在戀愛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輕內容;在戀愛行為上,往往重過程輕結果;在戀愛情感上,往往重享樂而輕責任。(3)是早性、亂性趨增。一是性行為低齡化;二是大學生對婚前性行為普遍持寬容、理解態(tài)度,認為婚前性行純屬個人私生活領域。
1.6 就業(yè)與擇業(yè)難題。俗話說:“食禽擇木而棲,志士擇善而從。”求職者都想找到理想合適的崗位。但現(xiàn)在就業(yè)的嚴峻是每一個大學生都清楚的,若還按照如上標準未免碰壁。大學生擇業(yè)的過程體現(xiàn)著個人理想目標與追求的過程,也是檢驗個人知識、技能與人格以及擇業(yè)觀是否同社會需要相符合的過程。大學生面臨畢業(yè)或者選擇職業(yè)時,有的人有點悵然若失,因為無法確認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具備什么樣的能力,能夠勝任什么樣的工作;甚至有的人一畢業(yè)就意味著失業(yè),從而產生恐懼、焦慮、煩躁,自我期望與現(xiàn)實出現(xiàn)了落差,出現(xiàn)心理失衡,使他們對生活缺乏信心,感到前途渺茫,對處境無能為力,甚至有部分同學覺得生存沒有意義。他們逐漸意志消沉,缺乏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出現(xiàn)煩惱、困惑、抑郁等心理問題。
2.1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預防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育實質上是塑造靈魂的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身心健康、德才兼?zhèn)涞慕逃?。人格教育和能力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偏重能力教育,培養(yǎng)的學生只有知識和技能,沒有完善的人格,受教育者很難取得最大成就,很容易走向人生歧途,譬如前述事例中的藥家鑫等等。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chuàng)造意識、健康人格、能力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而心理素質的提高,又離不開心理知識的掌握。只有系統(tǒng)地學習心理、衛(wèi)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了解自身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學會自我調劑,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適應環(huán)境,健全人格,正確面對現(xiàn)實生活,才能有效地促進自身心理的健康。
2.2 完善心理咨詢機構,加強心理咨詢工作。高校心理咨詢工作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減少心理疾病、優(yōu)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咨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運用。心理咨詢可以指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有效適應環(huán)境,同時減輕內心的矛盾和憂愁,挖掘身心潛能。高校心理咨詢工作應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以預防為主。要創(chuàng)造條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各級領導要重視、支持這項工作,保證機構健全、經費場地到位。要有一批同時具備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心理學、心理醫(yī)學方面知識和技能的工作人員。可通過個別咨詢、開辟心理咨詢宣傳欄、舉辦心理知識講座、設立心理咨詢信箱、開辦熱線電話、組織心理測試等形式,開展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可通過學生個人總結、調查評論、日常行為、筆記分析等方法,收集學生心理檔案材料,建立健全學生心理檔案,通過對材料的分析、研究,加強對大學生健康教育的心理疏導。
2.3 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生活氛圍。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可以使人賞心悅目。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學校應大力倡導和強調校園文化建設。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和諧、豐富的班級文化有利于增進感情、克服自傲孤僻的不良心理傾向;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和健康愉悅的情緒。優(yōu)良的班風,是建設文明校園、爭創(chuàng)先進班級的關鍵,并潛移默化地優(yōu)化學生的心理品質,陶冶道德情操,增強集體主義意識,使大學生心靈得到凈化。
2.4 進行積極的人際交往。大學生應培養(yǎng)多種興趣,發(fā)展業(yè)余愛好,積極主動地參加課余活動和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并在活動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發(fā)揮自身潛能,緩解精神緊張,維護身心健康,擴大人際交往,建立廣泛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發(fā)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學??梢酝ㄟ^組織節(jié)日舞會,圣誕晚會,等方式來促進大學生之間的交流。
21世紀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確保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才能成為一個道德完善、人格完整、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因此,學校、社會、家庭一定要積極行動起來,配合大學生本人將心理健康教育開展起來,使大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其成為合格的祖國建設人才。
[1]程喜中,張建中.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J].中國高等教育,2005, (9)∶42~43.
[2]段鑫星,趙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8.137
朱軍華,女,現(xiàn)工作單位塔里木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新疆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09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