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靜
(皖南醫(yī)學院弋磯山醫(yī)院放療科,安徽 蕪湖 241001)
癌癥患者病情告知的倫理學思考
蔣靜
(皖南醫(yī)學院弋磯山醫(yī)院放療科,安徽 蕪湖 241001)
當前國內(nèi)一些患者、家屬、醫(yī)生逐漸認同將癌癥病情告知患者。其益處在于:能使患者積極體驗生活,促進患者參與治療決策,有助于和諧醫(yī)患關系,但也存在可能引起患者負性情緒的弊端。對此提出多與患者家屬溝通,商定告知者、告知時間及告知內(nèi)容,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告知后的反應,開辦患者及家屬倫理知識學習班等告知應對策略。
癌癥患者;知情同意;病情告知;醫(yī)學倫理學;臨床倫理
西方國家醫(yī)生認為,癌癥一旦確診,便應將真實病情、治療計劃和預后告訴患者,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更好地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努力實現(xiàn)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同時,使患者盡量了解當前一些先進的治療措施、治療藥物,使其對自己病情的好轉充滿信心,從而積極配合醫(yī)護工作,延長其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質量。
但在我國,大多數(shù)人仍不認同將終末期癌癥診斷結果告知患者。在臨床實踐中,醫(yī)生在與終末期癌癥患者談論病情時,如果把所有情況,包括醫(yī)生對患者病情的分析、預測及各種可能性均告知患者,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使患者精神緊張或抑郁,非但不利于患者身體康復,反而可能會加重其病情,甚至導致部分患者拒絕治療。因此,國內(nèi)醫(yī)務人員通常會應家屬的要求,對患者的病情實行“保密”或者避重就輕。
隨著國民文化程度提高、信息交流便捷以及醫(yī)學知識普及,國內(nèi)癌癥患者的知情意識正不斷增強。部分癌癥患者認為自己有知曉病情、作出治療方案選擇、規(guī)劃自己余生生活的權利。越來越多的癌癥患者希望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具體病情,這樣他們才能安心的配合治療,同時也能在病情突然惡化時,減少恐懼。
家屬一般不會關注患者對癌癥診斷結果知曉的意愿,往往低估了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及承受程度,忽視患者對癌癥診斷信息的需求。患者家屬一般更關心的是疾病的嚴重程度,治療療效以及存活時間等方面的問題,不太關注也很難理解告知診斷信息對于癌癥患者到底意味著什么。有研究表明,57.7%的家屬對告知患者癌癥診斷持否定態(tài)度,家屬的這種態(tài)度不受患者的性別、年齡及受教育程度的影響。
近年來,醫(yī)生對癌癥患者診斷告知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總的趨勢是盡量完全告知患者癌癥診斷結果。[1]研究顯示,70%以上的醫(yī)生對告知患者癌癥診斷結果持肯定態(tài)度,且醫(yī)生的這一態(tài)度不受年齡、性別和受教育程度的影響。[2]
3.1.1 患者能積極體驗生活。
與不告知患者癌癥診斷信息能提高其生存希望的傳統(tǒng)觀念相悖,被告知者比未被告知者的生存期望更高,生活態(tài)度更積極。[3-4]全面告知患者疾病的分期及治療方案有利于其有計劃地安排自己剩余的時間,現(xiàn)實地為將來做決定,努力去完成自己尚未實現(xiàn)的愿望。雖然模棱兩可的診斷消息能使患者獲得短暫的平靜,但卻使患者失去了適應現(xiàn)實生活、努力達到新目標的機會。
3.1.2 促進患者參與治療決策。
癌癥的診療過程非常復雜,需要患者完全地參與及積極地配合。在治療決策中癌癥患者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如果不能參與對自己治療方案的決定,患者可能會有很強的失落感。有研究表明,被告知癌癥診斷的患者能更主動地尋求醫(yī)學信息,積極配合治療,依從性更高。[4]
3.1.3 有助于構建和諧醫(yī)患關系。
在醫(yī)患互動的關系下,向患者隱瞞診斷結果是有一定弊端的,因為它有可能破壞醫(yī)患之間的信任,從而導致患者知情同意權并未得到實質意義上的維護。[5]如果患者對醫(yī)生失去信心,就會對所有的治療策略缺乏依從性。所以,告知患者癌癥診斷有助于使患者更好地與醫(yī)生交流,更好地理解交流的內(nèi)容,在治療過程中擁有更高的自信心。
告知患者癌癥診斷結果最大的負面影響是: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有文獻報告,患者得知癌癥診斷后焦慮、抑郁發(fā)生率為25%~30%,[4]精神失調(diào)為30%,其中適應性失調(diào)占48.5%。[2]楊智輝等對205例癌癥患者進行了調(diào)查,結果表明40%以上的癌癥患者存在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5]
醫(yī)務人員應多與患者家屬溝通,充分了解患者的承受能力、感受和看法。在實施保護性措施時,醫(yī)務人員有義務讓患者家屬了解患者有了解病情并參與選擇治療方案的權利,要向家屬分析隱瞞真實病情對患者可能造成的后果。[6]
對于希望了解自己病情的患者,醫(yī)生和家屬應對由誰告知、何時告知、告知的內(nèi)容達成共識,然后向患者告知病情。[7]醫(yī)生在病情告知中扮演重要角色,應該將疾病的診斷、治療方案等完整的信息及其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盡早告知,并且此過程最好與家屬和其他醫(yī)護人員協(xié)同完成。
臨床工作中,癌癥患者的病情告知應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行動,醫(yī)生應把握好度,[7]應充分預期患者病情告知后的各種反應,在家屬協(xié)助下,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告知后的情感及行為變化,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對于病情告知后情緒波動大的患者,醫(yī)護人員需進行安慰,可通過握手、輕拍肩膀等動作,緩解患者情緒。
醫(yī)院各科室可以組織醫(yī)護人員定期為患者及家屬開設免費的學習講座、座談會,以便患者間交流治療體會、家屬間交流癌癥患者照顧心得。通過交流,使癌癥患者見證其他患者良好治療效果的過程,從而對自己的病情好轉燃起希望,配合治療。各醫(yī)院可以邀請倫理學專家為患者和家屬以及醫(yī)護人員進行專業(yè)授課,使他們正確認識癌癥患者病情告知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并且,有關部門應廣泛宣傳病情告知的倫理學知識,提高全民醫(yī)學倫理學意識。
[1]Mystakidou K,Parpa T,Silika E.Cancer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J].Support Care Cancer,2004,12(3):147-154.
[2]曾鐵英,張琪,楊笑梅,等.癌癥患者對重癥疾病告知策略要求的調(diào)查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12A):3126-3128.
[3]姚晚俠,李義,姚明.維護癌癥患者知情同意權中倫理問題的質性研究[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09,22(5):115-117.
[4]Se CY,Chong A,F(xiàn)ok SY.Breaking bad news:a Chinese perspective[J].Palliative Medicine,2003,17(4):339-343.
[5]張奧會,董玉整.患者知情同意落實難問題之原因分析[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0,23(2):30-31,115.
[6]Glass E,Cluxton D.Truth-telling:Ethical Issues in Clinical Practice[J].J Hosp Palliat Nurs,2004,6(4):232-242.
[7]Lee A,Wu HY.Diagnosis Disclosure in Cancer Patients:When the Family Says“No!”[J].Singapore Medicine Journal,2002,43(10):533-538.
〔編 輯 吉鵬程〕
Ethical Thinking on the Informed Consent Rights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JIANG Jing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of Yijishan Hospital,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1,China)
Some patients,their family members,and doctors also gradually agree that should tell the disease condition to patient.It has some benefits:can make patients have a positive experience life,promote the patients'participations in treatment decisions,help to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but this also may cause patients negative temper.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communication with family members,choosing a proper time,place to tell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closely observing the reaction of symptoms in patients after being told,opening the study class of ethics for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Patient with Cancer;Informed Consent;Truth Telling;Medical Ethics;Clinical Ethics
R-052
A
1001-8565(2012)03-0343-02
2011-11-06〕
201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