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蓮 喬培佐 李術(shù)元
(山東省諸城中醫(yī)醫(yī)院,262200)
經(jīng)外周導入中心靜脈置管(PICC)是長期靜脈輸液、腫瘤化療、腸外營養(yǎng)、老年患者輸液等常用的方法,靜脈炎是其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生率為2.6%~9.7%[1],給患者帶來嚴重痛苦并影響后續(xù)治療。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我們采用三黃湯外敷治療PICC置管術(shù)機械性靜脈炎,初步觀察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本院腫瘤科和血液科采用PICC置管術(shù)進行化療出現(xiàn)靜脈炎的病例131例,隨機分為兩組。兩組患者化療藥物選擇、劑量和療程相同。治療組66例,男39例,女27例;年齡67±13.22歲;置管時間44±16天。對照組65例,男37例,女28例;年齡65±12.28歲;置管時間47±18天。
靜脈炎診斷標準:參照《血管外科學》關(guān)于靜脈炎的診斷標準[2]。分級則依據(jù)美國靜脈炎輸液護理學會靜脈炎分級標準[3]:Ⅰ級:無臨床癥狀;Ⅱ級:局部疼痛,紅腫或水腫,靜脈無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jié);Ⅲ級:局部疼痛,紅腫或水腫,靜脈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jié);Ⅳ級:局部疼痛,紅腫或水腫,靜脈條索狀改變,觸及硬結(jié)。
131例患者根據(jù)其入院時間順序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采取20%硫酸鎂濕敷,治療組采用自擬三黃湯煎劑外敷。藥物組成:大黃12g,黃芩12g,黃柏12g,當歸15g,紅花12g。以上藥物由本院藥房提供,以天津三延自動煎藥機煎煮裝袋,每次200ml,藥液分別浸濕6層紗布,濕敷于患處,隨時追加藥液并外敷薄膜保濕,1h揭開透氣一次,每天更換紗布1次,7天為1個療程。
療效評價標準[4]:顯效:局部紅腫消失,硬結(jié)的血管變軟,彈性恢復,阻塞的血管再通,止痛作用快,2~3min疼痛減輕或消失;有效:治療2個或2個療程以上方能顯示上述結(jié)果,疼痛減輕需要用藥后3min以上;無效:用藥3個療程以上仍不見好轉(zhuǎn)者。
臨床治療效果比較:治療組66例,顯效53例,有效11例,無效2例,顯效率80.30%,總有效率96.97%;對照組65例,顯效37例,有效21例,無效7例,顯效率56.92%,總有效率89.23%。
兩組治愈天數(shù)比較:治療組Ⅰ級2.1±0.4天,Ⅱ級2.2±0.6天,Ⅲ級3.0±1.1天;對照組Ⅰ級2.3±0.8天,Ⅱ級3.1±0.9天,Ⅲ級3.8±1.0天。
治療組有效率和顯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治療天數(shù):對于靜脈炎Ⅰ級兩組無差異(P>0.05);對于靜脈炎Ⅱ、Ⅲ級者,治療組治愈天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靜脈應用化療藥物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給藥途徑,容易引起靜脈刺激癥狀,PICC置管的應用雖然大大降低了靜脈炎發(fā)生率,但是PICC管本身對于血管仍然存在刺激,仍然有部分患者發(fā)生靜脈炎。對于該靜脈炎的治療,常用的是硫酸鎂等。硫酸鎂是臨床常用外用型消炎止痛藥物,它可以經(jīng)皮膚吸收后至皮下,松弛血管平滑肌,緩解血管痙攣,從而達到擴張毛細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緩解局部炎癥反應,恢復血管功能,緩解疼痛的目的,但在臨床應用中尚存在著止痛慢、療程長等問題,因此尋找更滿意的治療方法仍屬必要。
三黃湯為中藥復方煎劑,含有多種有效成分,能從多種渠道改善血管通透性,活血止痛,消炎消腫。方中黃柏為君,當歸、黃芩、紅花為臣,大黃為佐使。其中黃柏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jīng),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除骨蒸、清虛熱,在方中清熱利濕解毒,為君藥。紅花性溫,味辛,能活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jīng),能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等,在方中配合紅花活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黃芩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jīng),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協(xié)助君藥行使燥濕解毒之功。大黃歸胃、大腸、肝、脾經(jīng),善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在方中為佐使藥,引藥暢達。方中各藥協(xié)同作用,共同達到消炎止痛、活血通絡、利水消腫等作用。經(jīng)過臨床對照觀察,三黃湯能明顯改善PICC置管后靜脈炎癥狀,減少患者痛苦,療效顯著,優(yōu)于硫酸鎂,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許璧瑜,成守珍,揭素銘.PICC并發(fā)癥原因分析及對策.現(xiàn)代護理,2003,9(5):361-362.
[2]馮友賢.血管外科學.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1992:536.
[3]王春妹.護理操作對PICC置管后并發(fā)癥的影響.護理研究,2004,16(68):1099-1100.
[4]韓新峰,田元生,何英,等.中醫(yī)常見病癥診療規(guī)范.鄭州:河南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