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華
江蘇菱角大棚長季淺水栽培技術(shù)
馬興華
導讀:江蘇如皋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蔬菜辦以四角的大青菱、水紅菱2個淺水菱品種為主;2月上中旬播種,提前適期培育壯苗,4月上旬移栽,大行距定植;5月下旬揭除大棚薄膜,9月下旬再蓋;依氣溫變化合理調(diào)控大田水層,適時整理菱盤、追肥、交替用藥防治病蟲害,菱角可從5月采收至11月,667m2產(chǎn)量2000~ 2 500 kg,產(chǎn)值逾1.5萬元,經(jīng)濟效益高。
菱角是主要水生蔬菜之一,其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既可作為時鮮蔬菜烹調(diào),又可作為保健食品食用。但在河塘中自然生長,其采收期短、上市期遲、產(chǎn)量不高,不僅難以滿足市場需求,而且經(jīng)濟效益不高。為此,我們通過大棚栽培技術(shù)的應用研究,實現(xiàn)了菱角春提早栽培提前上市、秋延后管理延遲采收的長季栽培,使菱角從5月中旬就可采摘上市,直到11月中下旬采收結(jié)束,采收期達到6個月之久,667 m2產(chǎn)量可達2 000~2 500 kg,667 m2產(chǎn)值達1.5萬元,經(jīng)濟效益較好?,F(xiàn)將其主要栽培技術(shù)介紹如下。
大棚栽培宜選用皮薄肉厚、個大、角短、嫩菱脆甜多汁、老菱熟食粉糯、早熟、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抗病的淺水菱品種。目前本地以四角的大青菱、水紅菱2個品種為主。選種時要注意選擇充分老熟、飽滿、堅實端正、皮色較深、芽尖完好、無病蟲害的菱角。
提前適期培育優(yōu)質(zhì)大苗壯苗是菱角大棚早熟栽培的關(guān)鍵。一般苗床要選擇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地面平坦且近3年未種植過水生植物的田塊,按大田面積的1/10準備苗床地。播種前15天,每667 m2施25 kg鈣鎂磷肥和1 t有機肥,耕翻整平,搭好雙層大棚并覆蓋薄膜提前升溫。然后在棚內(nèi)建苗池,池四周土埂高0.3 m,放水泡田,并根據(jù)水面高度調(diào)整床面,盡量減少水位落差。播種前1周,667 m2苗床撒施生石灰100 kg消毒。
播種育苗時間要根據(jù)設施條件和當?shù)貧夂騺泶_定。本地采用單層大棚移栽、雙層大棚加小拱棚育苗的,適宜播期在2月上中旬。
播前處理種子可提高菱種活力和殺滅附著的病菌,因此播種前應將菱種取出洗凈,先晾曬1天,再用20%三環(huán)唑粉劑750倍+50%多菌靈粉劑600倍混合液浸種40 min,撈出均勻撒播在苗床內(nèi)。為了提高早期產(chǎn)量和生產(chǎn)效益,可將大田用種量提高到25 kg/667 m2。
播后至出苗前,大棚以閉棚升溫為主,溫度需保持在12℃以上,苗床內(nèi)控制3~5 cm的淺水層,促使早出苗;菱苗出水后,中午通風1~2 h,溫度控制在白天26~28℃、夜間15~18℃,并逐漸加深水層至10~15 cm,保持水層穩(wěn)定,待齊苗并有3葉1心時,每667 m2追施腐熟有機肥300 kg或復合肥10 kg。一般育苗田塊不施氮素化肥,以防止菱苗過嫩。移栽前1周揭除內(nèi)棚,逐漸加強通風,溫度控制在白天22~25℃、夜間13~15℃,進行煉苗。
宜選擇土質(zhì)肥沃、平整、保水保肥、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棚,在棚區(qū)大田四周壘高0.5 m的田埂,于移栽前15天,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2 t、復合肥80 kg作基肥,耕翻耙平;移栽前10天開始蓄水,保持淺水層15~20 cm,并閉棚升溫。
一般當菱苗具有10片葉、菱盤直徑15 cm、有2~3個分枝,且大棚內(nèi)土溫達到15℃以上即可移栽。本地大棚適宜移栽期一般在4月上旬。
從苗床起苗時要盡量少傷根系,并要確保根上帶有老菱,邊起苗邊移栽,做到當天起苗當天移栽完,以提高成活率、縮短緩苗時間。為管理方便,大棚栽培多采用大行距定植,行距1.5~2 m,株距0.2~0.25 m,每667 m2栽植1 500株左右,移栽時將菱苗根系輕按入水下泥土中5 cm,并理順擺正菱盤。
①大棚管理 移栽1周內(nèi)大棚管理以閉棚升溫促緩苗為主,一般中午棚溫不超過36℃不通風。緩苗后逐漸加大通風、延長通風時間,白天最高棚溫控制在28~32℃,夜間保持18~20℃,夜溫不能低于15℃。5月下旬氣溫穩(wěn)定后,即可揭除全部大棚薄膜。9月中下旬氣溫下降較快,要及時再蓋上大棚薄膜,進行秋延后大棚栽培管理。蓋棚初期白天通風、夜間閉棚保溫,隨著外面氣溫下降,逐漸減少通風時間,后期盡量維持和延長20℃以上的棚溫時間,直到11月中下旬棚溫低至菱角不再生長時放水清茬。
②水層管理 菱角田的水層管理,要根據(jù)氣溫變化進行合理調(diào)整。一般移栽早期,即4月溫度仍偏低,以15 cm淺水層為宜,以利于水溫、土溫的提高;5~6月,隨氣溫升高,水層要逐漸加深,一般保持水層在20~30 cm;7~8月夏天高溫期間,要保持30~40 cm水層,并盡量降低水溫;9~10月氣溫下降后,把水層再調(diào)回到20~30 cm。在菱角生長期間還要注意勤換水,一般要求每周換1次并更換掉一半的老水,有條件的,最好保持水緩慢流動,以促進池水溶氧和菱角根系吸收養(yǎng)分。
③菱盤整理 對菱盤生長過密的田塊要進行疏理,及時除去后期長出的小菱盤,并在采菱時注意清除變種和不結(jié)菱角的菱盤,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并防止高溫悶熱造成水下缺氧,引起落花落果。
④施肥管理 緩苗10天后,每667 m2施5 kg尿素作提苗肥;始花后,每10天噴施1次葉面肥(0.2%尿素+0.2%磷酸二氫鉀液);大部分菱盤結(jié)有3~4個菱角時,667 m2再施入45%三元復合肥15 kg作結(jié)果肥;以后每采摘1~2次,即施入復合肥5~10 kg/667 m2,以補充養(yǎng)分,防止早衰。
⑤病蟲害防治 蟲害主要有菱螢葉甲、斜紋夜蛾等,用藥防治適期為1~2齡幼蟲高峰期,可選用90%敵百蟲晶體1 000倍液、25%殺蟲雙乳油500倍液、菊酯類(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乳油2 000倍液、52.5%農(nóng)地樂 (氯氰·毒死蜱)或48%樂斯本(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5~7天1次,連噴2~3次。菱角的病害主要有菱瘟、褐斑病等,一般通過水流、摘菱等途徑傳播,高溫高濕時易發(fā)生。在初發(fā)時,應及時摘除病葉,并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每隔7天噴藥1次,連噴2~3次。
鮮食或菜用菱角,可在菱角充分長大,但皮殼還未硬化時采摘;熟食的菱角一般要在老熟后及時采收,老熟菱角果皮硬化,且果實與果柄連接處出現(xiàn)分離層,易摘下,此時菱角尖硬、沉水。前期8~10天采收1次,中期3~4天采收1次,后期6~8天采收1次。采收時一手輕提菱盤,一手摘菱,采摘動作不可過猛,以防老菱掉落和菱盤損傷。
江蘇省農(nóng)業(yè)三項工程項目“設施水生蔬菜栽培技術(shù)及栽培模式研究與應用”[編號:sx(2011)298]
馬興華,江蘇如皋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蔬菜辦,如皋市如城鎮(zhèn)解放路,226500,電話:0513-87533906,15862769598,E-mail:jsrgmxh@126.com
2012-05-31
水紅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