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新,王宏,何薇*
(1.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北京100010;2.北京市中醫(yī)研究所,北京100010)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皮膚科常用協(xié)定處方——清熱除濕湯是由已故著名中醫(yī)皮外科專家趙炳南教授根據(jù)龍膽瀉肝湯化裁而來,為皮膚科臨床應用多年的經(jīng)驗方劑,該方對急性濕疹、接觸性皮炎、帶狀皰疹、藥疹等皮膚病急性濕熱癥有較好的療效,同時體現(xiàn)了中醫(yī)異病同治治療原則的臨床優(yōu)越性。方中龍膽性寒,味苦,歸肝、膽經(jīng),具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的功效,為君藥;黃芩性寒,味苦,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jīng),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作用,為臣藥;車前草性寒,味甘,歸肝、腎、肺、小腸經(jīng),具有清熱利尿通淋,祛痰,涼血,解毒的作用,為佐藥。本實驗通過正交試驗設計,對其提取工藝進行了實驗研究,確定影響提取工藝的顯著性因素。已有的研究表明[1-3],龍膽、黃芩等有效成分在乙醇中有較高溶解度,故這幾味藥材均采用乙醇提取;白茅根[4-5]等藥材含有豐富的多糖具有水溶性,故采用水提。結果報告如下。
1.1 儀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譜儀(G1312A型泵,G1365B型檢測器);SK7210HP超聲波清洗機;DU 800紫外分光光度計;ZK-072型真空干燥箱(上海市實驗儀器總廠);METTLER TOLEDO精密電子天平。
1.2 試藥龍膽苦苷、黃芩苷、無水葡萄糖對照品(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批號分別為:110770-200409;110715-201016;110833-200904);大車前苷對照品(由上海華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經(jīng)HPLC分析,純度≥98%,CAS:104777-68-6);甲醇(色譜純,F(xiàn)isher Scientific公司提供);乙腈(色譜純,CNW公司提供)。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2.1.1 龍膽苦苷測定方法
2.1.1.1 色譜條件[6]色譜柱為Kromasil 100-5 C18(150 mm×4.6 mm);流動相為水-甲醇(75∶25);體積流量1.0 mL/min;檢測波長270 nm;柱溫為室溫;理論塔板數(shù)按龍膽苦苷計算應不低于4 000;在此條件下,供試品中龍膽苦苷峰與其他峰能達到基線分離,結果見圖1。
2.1.1.2 標準曲線制備取龍膽苦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即得。精密移取上述龍膽苦苷對照品溶液0.5、1.0、2.0、3.0、4.0、5 mL,置5 mL量瓶中,甲醇定容,進樣量為5 μL,依法測定。以對照品進樣量(μg)與峰面積作圖,進行回歸處理,得龍膽苦苷回歸方程為:Y=1 035.8X+10.136(r=0.999 8),表明龍膽苦苷在0.25~2.5 μg范圍內(nèi)與峰面積呈良好線性關系。
2.1.2 黃芩苷測定方法
2.1.2.1 色譜條件[6]色譜柱為Kromasil 100-5PHENYL(250 mm×4.6 mm);流動相為0.2%磷酸溶液-甲醇(53∶47);體積流量為1.0 mL/min;檢測波長為280 nm;柱溫為室溫;理論塔板數(shù)為按黃芩苷計算應不低于2 500;在此條件下,供試品中黃芩苷峰與其他峰能達到基線分離,結果見圖2。
圖2 黃芩苷和樣品HPLC色譜圖
2.1.2.2 標準曲線制備精密稱取已干燥(60℃減壓干燥4 h)的黃芩苷對照品0.010 2 g,用甲醇定容于25 mL量瓶中,制成0.408 0 mg/mL的對照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黃芩苷對照品溶液0.2、0.3、0.4、0.5、1.0、2.0 mL,置5 mL量瓶中,甲醇定容,濾過,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進樣量為5 μL,按上述條件測定黃芩苷峰面積,分別以黃芩苷峰面積積分值為縱坐標(Y),以進樣量為橫坐標(X),進行回歸處理,得回歸方程為:Y=3 630.5X-198.27(r=0.999 9),表明黃芩苷在0.081 6~0.816 0 μg范圍內(nèi)呈良好線性關系。
2.1.3 大車前苷測定方法[7]
2.1.3.1 色譜條件色譜柱為Kromasil 100-5PHENYL(250 mm×4.6 mm);流動相為0.1%甲酸溶液-乙腈(81∶19);體積流量1.0 mL/min;檢測波長330 nm;柱溫為室溫;理論塔板數(shù)按大車前苷計算應不低于3 000;在此條件下,供試品中大車前苷峰與其他峰能達到基線分離,結果見圖3。
圖3 大車前苷和樣品HPLC色譜圖
2.1.3.2 標準曲線制備精密稱取大車前苷對照品0.002 53 g,用60%甲醇定容于25 mL量瓶中,制成0.101 2 mg/mL的對照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大車前苷對照品溶液0.5、1.0、2.0、3.0、4.0、5.0、6.0 mL,置10 mL量瓶中,60%甲醇定容,濾過,進樣量為30 μL,依法測定。以對照品進樣量(μg)與峰面積作圖,進行回歸處理,得大車前苷回歸方程為:Y=1 129.7X+8.376 4(r=0.999 6),表明大車前苷在0.151 8~1.821 6 μg范圍內(nèi)與峰面積呈良好線性關系。
2.1.4 正交設計篩選最佳提取工藝
2.1.4.1 提取因素及水平的確定擬以A含乙醇量(%)、B乙醇用量(倍)、C提取時間(h)、D提取次數(shù)(次)為主要考察因素,選用L9(34)正交表設計試驗,各因素的相關水平見表1。
表1 醇提工藝因素水平
2.1.4.2 提取方法及結果分析按處方稱取龍膽、黃芩、車前草等藥材,按照正交設計條件提取,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醇提工藝正交試驗結果
經(jīng)直觀分析和方差分析可知,影響該工藝的因素依次為D>C>B>A,A、B、C、D四個因素的差異均具有顯著性(P<0.01),結果見表3。最佳提取工藝為A2B3C3D3,即70%乙醇,12倍量,提取3次,每次1.5 h。
表3 綜合評分方差分析
2.1.5 驗證實驗稱取處方量的龍膽等藥材5份,按最佳工藝進行提取,龍膽苦苷的平均質(zhì)量分數(shù)為3.70%,RSD為0.95%(n=5);黃芩苷的平均質(zhì)量分數(shù)為9.15%,RSD為1.03%(n=5);大車前苷的平均質(zhì)量分數(shù)為0.51%,RSD為1.07%(n=5),浸膏平均得率為35.28%。該條件下指標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較穩(wěn)定,因此該工藝是合理可行的。
2.2.1 多糖含有量測定方法
2.2.1.1 最大吸收波長的確定[8]取適量顯色后的對照品溶液,于300~600 nm范圍內(nèi)掃描,在485 nm處有最大吸收,故選定最大吸收波長為485 nm。
2.2.1.2 標準曲線制備[9]精密稱取105℃干燥至恒質(zhì)量的無水葡萄糖對照品50 mg,置于50 mL量瓶中,加蒸餾水至刻度,配制成1 mg/mL的葡萄糖對照品溶液。精密量取上述對照品溶液0、1.0、2.0、3.0、4.0、5.0、6.0 mL分別置于50 mL量瓶中,加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上述各溶液2 mL置具塞試管中,分別加入1.0 mL 5%苯酚溶液,再垂直快速加入濃硫酸5 mL,充分振搖,置沸水浴上加熱15 min,取出,置冷水浴中冷卻30 min,于485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Y為縱坐標,質(zhì)量濃度X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回歸方程為:Y=0.055 6X-0.098 9,r=0.999 3,葡萄糖在5~30 μg/mL范圍內(nèi)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2.2.2 浸膏得率測定稱取干燥至恒質(zhì)量的各樣品,按下式計算浸膏得率:浸膏得率(%)=浸膏質(zhì)量/樣品質(zhì)量×100%。
2.2.3 試驗方法及結果分析
2.2.3.1 正交設計篩選提取工藝[10]擬以A提取次數(shù)(次)、B提取時間(h)、C加水量(倍)為主要考察因素,選用L9(34)正交表設計試驗,各因素的相關水平見表4。
表4 水提工藝因素水平
2.2.3.2 樣品制備及測定取處方量的白茅根、茯苓、生地黃等藥材,按照L9(34)正交表進行實驗,回流提取,濾過,合并濾液,濃縮,移至200 mL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搖勻。精密吸取50 mL,在攪拌狀態(tài)下,加入4倍量無水乙醇沉淀多糖,4℃冰箱靜置24 h,過濾,取沉淀,60℃減壓干燥至恒質(zhì)量,精密稱量,即得。精密稱取樣品5 mg,置于50 mL量瓶中,加蒸餾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精密量取1 mL置于具塞試管中,按2.2.1.2項下方法測定樣品的吸光度,代入回歸方程,計算多糖的含有量,結果見表5。
表5 水提工藝正交試驗結果
2.2.3.3 結果分析由表5的直觀分析可以看出,3因素中A即提取次數(shù)對實驗結果影響最大,為多糖提取工藝的主要影響因素,影響次序依次為A>B>C。進一步的方差分析表明,A因素對浸膏得率的影響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多糖含有量的影響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C因素對浸膏得率和多糖含有量的影響都無統(tǒng)計學意義。綜合考慮工藝成本,在多糖的提取工藝中,最佳提取工藝為A3B2C1,即加8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2 h。結果見表6、表7。
表6 浸膏得率方差分析
表7 多糖含有量方差分析
2.2.3.4 驗證試驗按處方稱取白茅根、茯苓等六味藥,按照最佳提取條件A3B2C1提取多糖,計算多糖平均含有量為6.02%,RSD為0.69%(n=5),浸膏得率平均為11.59%,RSD為1.37%(n=5),說明優(yōu)化后的工藝條件,多糖產(chǎn)率高,重復性好。
3.1 前期通過抗炎藥效學實驗[11]確定清熱除濕顆粒的提取方法。實驗結果表明,兩種方法(傳統(tǒng)水煎法、分類提取法)提取的清熱除濕湯均可顯著抑制小鼠耳腫脹,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分類提取法提取的清熱除濕顆粒的抗炎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水煎法。因此,確定了清熱除濕湯的提取方法為分類提取法。
3.2 由于本方為治療急性濕疹、皮炎,故該類制劑產(chǎn)品應便于患者攜帶和貯存;另外,整個處方的出膏率為17.4%,出膏量為22 g,即使在不加輔料的情況下,也很難制備成片劑或膠囊劑,故選擇為顆粒劑。
3.3 清熱除濕顆粒為中藥復方制劑,成分復雜,龍膽苦苷為本方中君藥龍膽的主要有效成分,黃芩苷為臣藥黃芩的主要有效成分。用單一考察指標篩選中藥提取工藝條件并不全面,單一指標的優(yōu)劣并不能完全代表中藥制劑整體質(zhì)量的優(yōu)劣[12]。因此,本實驗在清熱除濕顆粒醇提取工藝的優(yōu)選實驗中,采用了3指標評價法,以綜合考察提取工藝的優(yōu)劣。
3.4 水提取工藝中多糖的含有量測定,實驗原理[13]為多糖在濃硫酸作用下水解成單糖并迅速脫水生成糖醛,然后與苯酚縮合成有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其含有量。本法顯色穩(wěn)定,靈敏度高。苯酚試劑應為新鮮配置,且冷藏避光保存,否則以蒸餾水作空白對照時顏色加深,對實驗結果有干擾。
[1]楊維霞,周樂,耿會玲,等.龍膽科藥用植物化學成分的研究現(xiàn)狀[J].西北植物藥學,2008,23(12):2235-2240.
[2]孫鳳嬌,廖克儉,叢玉風.黃芩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研究[J].精細石油化工進展,2008,9(11):51-52.
[3]熊淑華,熊愛珍,方曉,等.正交試驗設計法優(yōu)選黃芩的提取工藝[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2):46-47.
[4]劉榮華,付麗娜,陳蘭英,等.白茅根化學成分與藥理研究進展[J].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0,22(4):80-83.
[5]王瑩,孟憲生,包永睿,等.白茅根多糖提取工藝優(yōu)化及含量測定[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09,5(11):24-26.
[6]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
[7]孫虔,耿放,程雪梅,等.車前草中大車前苷的定性和定量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10,35(16):2095-2098.
[8]張亞環(huán),陳萍,王小芳,等.正交試驗法優(yōu)選黃芪多糖的水提工藝研究[J].化學世界,2007(6):345-347.
[9]劉依.板藍根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及含量測定[D].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2:21-22.
[10]張國華,李邵平,季暉,等.正交設計優(yōu)化冬蟲夏草多糖的提取工藝[J].安徽醫(yī)藥,2004,8(6):404-405.
[11]朱建新,何薇.清熱除濕湯提取方法的實驗研究[C]//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制劑分會世界中聯(lián)中藥藥劑專業(yè)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昆明: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制劑分會世界中聯(lián)中藥藥劑專業(yè)委員會,2011:131-133.
[12]羅友華,程剛,李成付,等.正交試驗法優(yōu)選咽舒寧顆粒劑的提取工藝[J].中國藥劑學雜志,2009,7(4):299-304.
[13]陳惠紅,馮艷玲,蘇艷妮.正交試驗優(yōu)選神光源顆粒劑的提取工藝[J].現(xiàn)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7,21(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