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慧琳,謝燕*,李國文,張彤,高月求
(1.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上海201203;2.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上海201203)
參葛顆粒是由丹參、葛根、片姜黃等六味中藥組成的中藥復方制劑,具有健脾祛濕,化瘀消痰的功效,藥理實驗和臨床研究[1]表明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有較好的療效。為了控制該制劑的質量,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通過實驗研究及調閱文獻[2-4],采用薄層色譜鑒別方法對女貞子、片姜黃、葛根、丹參進行定性鑒別,以葛根中葛根素和丹參中丹酚酸B作為定量測定的指標成分,并建立定量測定方法,所建立的方法能客觀反映參葛顆粒的品質,對其質量進行有效控制。
1.1 儀器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譜儀(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Kromasil 100-5C18色譜柱(AKZO NOBEL公司);CAMAG ATS4全自動點樣儀、CAMAG Reprostar 3數(shù)碼成像系統(tǒng)(瑞士卡瑪公司);Sartorius CPA225D電子天平(賽多利斯公司)。
1.2 試藥參葛顆粒(自制,批號:110901、110902、110903),齊墩果酸對照品(批號:110709-200505),片姜黃對照藥材(批號:121006-200903),丹參對照藥材(批號:120923-200912),葛根對照藥材(批號:121551-200902),葛根素對照品(批號:110752-200912),丹酚酸B對照品(批號:111562-200908)均購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硅膠G、GF254(青島海洋化工廠分廠),甲醇(色譜級,霍尼韋爾公司),純化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2.1.1 女貞子薄層鑒別取本品研至細粉狀,稱取4 g,加50 mL三氯甲烷,超聲30 min,抽濾,濾液至蒸發(fā)皿中低溫蒸發(fā)有機溶劑至干,殘渣加1 mL甲醇溶解,離心,取上層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再取按處方比例及工藝制備的缺女貞子陰性對照樣品8 g,按上述方法和步驟制成陰性對照溶液;另取適量的齊墩果酸對照品,至10 mL量瓶中,加甲醇超聲溶解并稀釋至刻度,制成1 mg/mL的齊墩果酸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溶液各4 μL,用全自動點樣儀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帶狀,把環(huán)己烷-丙酮-乙酸乙酯(5∶2∶1)作為展開劑[5],展開至前沿線,取出,晾干后均勻噴灑10%硫酸乙醇溶液,置加熱板上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于紫外燈366 nm下觀察熒光,結果見圖1。陰性對照未見干擾,而供試品與齊墩果酸在相應的位置上,顯示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圖1 女貞子薄層色譜圖Fig.1 TLC chromatogram of Ligustri lucidi Fructus
2.1.2 片姜黃薄層鑒別[6]取本品研至細粉狀,稱取4 g,加20 mL水超聲10 min,濾過,濾液用石油醚(30~60℃)萃取3次,每次20 mL,合并石油醚層,濃縮至0.5 mL,作為供試品溶液。再取按處方比例及工藝制備的缺片姜黃陰性對照樣品4 g,按上述方法和步驟制成陰性對照溶液;另取0.4 g片姜黃對照藥材,加2 mL石油醚(30~60℃),超聲30 min,離心,取上清液,濃縮至0.5 mL,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陰性對照溶液、對照藥材溶液1 μL、2 μL、2 μL,用全自動點樣儀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帶狀,把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17∶3)作為展開劑,展開至前沿線,取出,晾干后均勻噴灑5%香草醛硫酸溶液顯色,置加熱板上100℃加熱至斑點清晰,白光下檢視,結果見圖2。陰性對照未見干擾,而供試品與對照藥材在相應的位置上,顯示相同顏色的斑點。
2.1.3 葛根薄層鑒別取本品研至細粉狀,稱取0.1 g,加50 mL 25%甲醇超聲30 min,濾過,水浴蒸干,殘渣加1 mL甲醇溶解,離心,棄去沉淀,取上層液體作為供試品溶液。再取按處方比例及工藝制備的缺葛根陰性樣品0.1 g,按上述方法和步驟制成陰性對照溶液;另取0.2 g葛根對照藥材,同上述處理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溶液各1 μL,用全自動點樣儀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帶狀,把環(huán)己烷-丙酮-乙酸乙酯(5∶2∶1)作為展開劑,展開至前沿線,取出,晾干,用氨水熏10 min[7-8],在紫外燈254 nm下觀察熒光,結果見圖3。陰性對照未見干擾,而供試品與對照藥材在相應的位置上,顯示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圖2 片姜黃薄層色譜圖Fig.2 TLC chromatogram of Wenyujin Rhizoma Concisum
圖3 葛根薄層色譜圖Fig.3 TLC chromatogram of Puerariae lobatae Radix
2.1.4 丹參薄層鑒別取本品研至細粉狀,稱取0.2 g,加50 mL 25%甲醇超聲30 min,濾過,水浴蒸干,殘渣用1 mL甲醇溶解,離心,棄去沉淀,取上層液體作為供試品溶液。再取按處方比例及工藝制備的缺丹參陰性樣品0.2 g,按上述方法和步驟制成陰性對照溶液;另取0.2 g丹參對照藥材,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溶液各3 μL,用自動點樣儀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使成條帶狀,把甲苯-乙酸乙酯-甲酸(8∶5∶0.8)作為展開劑[9],展開至前沿線,取出,晾干后在紫外燈366 nm下觀察熒光,結果見圖4。陰性對照未見干擾,而供試品與對照藥材在相應的位置上,顯示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圖4 丹參薄層色譜圖Fig.4 TLC chromatogram of 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2.2.1 葛根素
2.2.1.1 色譜條件Kromasil-C18色譜柱(250 mm×4.6 mm,5.0 μm);以甲醇-水(25∶7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0 nm[10]。理論板數(shù)按葛根素峰計算應不低于4 000[11]。
2.2.1.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適量葛根素對照品,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葛根素100 μg的溶液。
2.2.1.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粉末約0.1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50 mL 25%甲醇,密塞,稱定質量,超聲10 min,放冷后再稱定質量,用25%甲醇補足減失的質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2.1.4 線性關系考察取適量葛根素對照品精密稱定后置于10 mL量瓶中,以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以25%甲醇逐級稀釋,分別得到質量濃度為1.82、4.56、9.12、22.81、38.02、47.52 μg/mL的對照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葛根素對照品溶液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按2.2.1.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以葛根素質量濃度(X)為橫坐標,以峰面積(Y)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Y=43.365X-15.474,r=0.999 8。結果表明葛根素進樣量在0.018~0.480 μg范圍內與峰面積的線性關系良好。
2.2.1.5 穩(wěn)定性試驗取同一供試品溶液,分別于配制后0、1、2、4、8、12 h重復進樣測定。以葛根素峰面積計算,RSD為0.87%,表明供試品溶液在室溫下放置12 h基本穩(wěn)定。
2.2.1.6 重復性試驗取同一批號供試品6份,按照正文定量測定方法操作并測定,其含有量的RSD為0.32%,表明本方法重復性較好。
2.2.1.7 精密度試驗精密吸取同一對照品溶液(質量濃度為21.50 μg/mL)10 μL,相同條件下重復進樣6次,求得葛根素峰面積的RSD為0.56%,結果表明該儀器有良好的精密度。
2.2.1.8 回收率試驗精密稱取已知葛根素含有量的同一批號樣品9份,按相當于參葛顆粒中葛根素量的80%、100%、120%(即低、中、高劑量組)加入葛根素對照品溶液,按2.2.1.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依法測定,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1。葛根素的平均回收率為103.17%,RSD為2.43%。
表1 葛根素回收率測定結果Tab.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2.2.1.9 空白試驗按照處方的組成和比例,取除葛根以外的其余藥味并按照工藝條件制成缺葛根的供試品。按2.2.1.3項下的方法制備成陰性樣品溶液。取陰性樣品溶液10 μL,按照2.2.1.1項下進行測定,色譜圖在葛根素相應的保留時間處沒有色譜峰,說明陰性樣品溶液無干擾。見圖5。
2.2.1.10 樣品測定取3批參葛顆粒(批號110901、110902、110903)適量,按2.2.1.3項下方法制備樣品,以葛根素對照品質量濃度為橫坐標(X),相應的色譜峰峰面積為縱坐標(Y),繪制隨行標準曲線,測得樣品的峰面積代入隨行標準曲線,計算葛根素含量。按2.2.1.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含量測定,結果見表2。
圖5 葛根素對照品溶液(A)、供試品溶液(B)和陰性樣品溶液(C)HPLC色譜圖Fig.5 HPLC chromatograms of puerarin reference substance(A),granules sample(B)and negative sample(C)
表2 參葛顆粒中葛根素的測定結果(n=3)Tab.2 DeterminationresultsofpuerarininShenge Granules(n=3)
2.2.2 丹酚酸B
2.2.2.1 色譜條件Kromasil-C18色譜柱(250 mm×4.6 mm,5.0 μm);以甲醇-乙腈-1.67%甲酸水溶液(27∶10∶63)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6 nm。理論板數(shù)按丹酚酸B峰計算應不低于2 000[11]。
2.2.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適量丹酚酸B對照品,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丹酚酸B 40 μg的溶液。
2.2.2.3 供試品溶液制備取本品粉末約0.2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50 mL 25%甲醇,密塞,稱定質量,超聲10 min,放冷后再稱定質量,用25%甲醇補足減失的質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2.2.4 線性關系考察取適量丹酚酸B對照品精密稱定后置于10 mL量瓶中,以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以25%甲醇逐級稀釋,分別得到質量濃度為201.49、80.60、50.37、30.22、15.11、9.07 μg/mL的對照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葛根素對照品溶液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按2.2.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以丹酚酸B質量濃度(X)為橫坐標,以峰面積(Y)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Y=596.13X-6.350 1,r=0.999 9。結果表明丹酚酸B進樣量在0.091~2.015 μg范圍內與峰面積的線性關系良好。
2.2.2.5 穩(wěn)定性試驗取同一供試品溶液,分別于配制后0、1、2、4、8、12 h重復進樣測定。以丹酚酸B峰面積計算,RSD為1.25%,表明供試品溶液在室溫下放置12 h基本穩(wěn)定。
2.2.2.6 重復性試驗取同一批號供試品6份,按照正文定量測定方法操作并測定,其含有量的RSD為0.71%,表明本方法重復性較好。
2.2.2.7 精密度試驗精密吸取同一對照品溶液(質量濃度為40.35 μg/mL)10 μL,相同條件下重復進樣6次,求得丹酚酸B峰面積的RSD為0.51%,結果表明該儀器有良好的精密度。
2.2.2.8 回收率試驗精密稱取已知葛根素含有量的同一批號樣品9份,按相當于參葛顆粒中丹酚酸B量的80%、100%、120%(即低、中、高劑量組)加入丹酚酸B對照品溶液,按2.2.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依法測定,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3。丹酚酸B的平均回收率為101.38%,RSD為2.83%。
表3 丹酚酸B回收率測定結果Tab.3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of salvianolic B
2.2.2.9 空白試驗按照處方的組成和比例,取除丹參以外的其余藥味并按照工藝條件制成缺丹參的供試品。按2.2.2.3項下的方法制備成陰性樣品溶液。取陰性樣品溶液10 μL,按照2.2.2.1項下進行測定,色譜圖在丹酚酸B相應的保留時間處沒有色譜峰,說明陰性樣品溶液無干擾。見圖6。
圖6 丹酚酸B對照品溶液(A)、供試品溶液(B)和陰性樣品溶液(C)HPLC色譜圖Fig.6 HPLC chromatograms of salvianolic acid B re-ference substance(A),granules sample(B)and negative reference(C)
2.2.2.10 樣品測定取3批參葛顆粒(批號110901、110902、110903)適量,按2.2.2.3項下方法制備樣品,按2.2.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含有量測定,以丹酚酸B對照品質量濃度為橫坐標(X),相應的色譜峰峰面積為縱坐標(Y),繪制隨行標準曲線,測得樣品峰面積代入隨行標準曲線,
計算丹酚酸B含量。結果見表4。
表4 參葛顆粒中丹酚酸B的測定結果(n=3)Tab.4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salvianolic acid B in Shenge Granules(n=3)
在對片姜黃進行薄層鑒別中,供試品的處理方法曾經嘗試直接用石油醚(30~60℃)提取,但供試品溶液的斑點與對照藥材未能很好的對應,考慮到片姜黃的主要成分——揮發(fā)油可能由于經過β-環(huán)糊精包合,在有機溶劑中很難被提取出來,所以采用先以水提取后再以石油醚(30~60℃)萃取的方法處理樣品,結果斑點對應一致。
在葛根的薄層鑒別中,展開晾干后若立即在紫外燈254 nm下觀察,斑點很不明顯,需放置1~3 h才能使斑點清晰,后改用氨水熏蒸,只需10 min就可使斑點顯現(xiàn)。
在參葛方中,丹參為君藥,葛根為臣藥。丹參中的丹酚酸B具有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及抗肝纖維化作用,其機制可能為丹酚酸B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減少MDA的產生,從而減少肝細胞的損傷,抑制TGF-β的產生和HSC的增殖活化,具有抗肝纖維化作用[12]。葛根中的葛根素能明顯防治實驗性大鼠NAFLD,與辛伐他汀相比,葛根素能更高好地減輕脂類在肝臟中的積聚、降低炎癥反應、保護肝細胞[13],兩者分別被201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定為控制丹參、葛根質量的目標成分。故選擇丹參中的丹酚酸B和葛根中的葛根素作為控制本品質量的定量指標。
該質量控制方法簡便可靠、精密度高、分離效果好,可用于參葛顆粒的質量控制。
[1]陳亨平,姚君,陳招娣,等.參葛方配合飲食及運動療法干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肝病雜志,2009,19(5):273-275.
[2]王曉莉,劉成松.清瘟解毒分散片質量標準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2,19(1):60-62.
[3]閻雪梅,賈凡.扶腎顆粒質量標準研究[J].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30(4):234-237.
[4]嚴紅,閆雪梅,張妍,等.粘脂飲質量控制[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9,29(20):1782-1784.
[5]姜寧華,吳素香,宋曉筠.β-環(huán)糊精包合五味子揮發(fā)油的工藝研究脂肪性肝炎的臨床研究[J].浙江中醫(yī)雜志,2009,44(6):460-461.
[6]楊曉云,王麗,譚曉艷.補腎強身膠囊的質量標準研究[J].黑龍江醫(yī)藥,2009,22(6):807-809.
[7]王蘇會,閆薈,王瑞.復聰顆粒質量標準研究[J].中醫(yī)藥導報,2010,16(8):77-79.
[8]袁紅英,楊雪萍,張志國,等.利腦心膠囊質量標準的方法學研究[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0,27(6):519-522.
[9]廖婉,傅超美,賈東艷,等.心可寧膠囊質量標準研究[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08,3(1):31-34.
[10]陸霄鶴.HPLC法測定兩種葛根中葛根素含量[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0,29(2):33-34.
[1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313.
[12]王迎春,劉炎芳,朱瑞萍.丹酚酸B對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5(33):10-12.
[13]鄭培永,馬贊頌,柳濤,等.葛根素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臟脂質的影響[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9,42(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