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湖北省十堰市鄖縣婦幼保健院,湖北 十堰 442500)
“妊娠人生大事,務使母嬰安全”是WHO提出的號召,意在保障母嬰健康、提高人口出生素質。我院推行以人為本、保護、促進、自然分娩項目,自去年10月開展了水中分娩。現(xiàn)對開展至今50例水中分娩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我院自2011年10月~2012年2月分娩的單胎頭位、孕足月、無妊娠合并癥的初產婦、年齡18~32歲、孕37~41周、估計胎兒體質量2500~3500g水中分娩50例為觀察組,同期傳統(tǒng)分娩50例為對照組,兩組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孕周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入院后經(jīng)主治醫(yī)師檢查水中分娩的適應證[1]后進行產前宣教,待宮口開大3cm進入產房行人工破膜,了解羊水及胎位情況。助產士再次進行產前宣教與孕婦及家屬溝通,滿足孕婦的知情、同意、選擇權并簽字,行淋浴、解大小便后進入分娩池(丹麥進口)。分娩池所在房間溫度為26~28℃、分娩池水溫35~37℃。由家屬及助產士陪伴,主動與孕婦交流、溝通。孕婦在水中可采取自由體位。每10~15分鐘聽一次胎心,待宮口開全,指導產婦正確應用腹壓,此時一名產科醫(yī)生、一名新生兒科醫(yī)生、兩名助產士均在場,并換水,待胎兒娩出輕輕托出水面放于產婦腹部清理呼吸道斷臍交另一位助產士做常規(guī)處理。產婦出水上產床注射縮宮素,胎盤娩出,檢查軟產道有無裂傷,若有裂傷給予縫合[2]。測量出血量。觀察產婦產后及新生兒情況。
采用t檢驗。
水中分娩組減痛效果顯著,而對照組有5例因不能耐受宮縮痛要求剖宮產,經(jīng)助產士反復勸說并采用自控硬膜外鎮(zhèn)痛分娩才得以順利分娩;水中分娩組比對照組平均產程縮短了85分鐘;水中分娩組會陰完整13例,Ⅰ度裂傷28例,Ⅱ度裂傷9例,無Ⅲ度裂傷。而對照組會陰完整8例,Ⅰ度裂傷20例,Ⅱ度裂傷12例,會陰側切10例,兩組均無產褥感染及會陰傷口愈合不良;兩組出血量均在150~400ml,無顯著差異。
Apgar評分均在8~10分兩組無顯著差異。無1例水吸入及水中毒。
水中分娩是目前最科學自然分娩方法之一。在充滿溫水的分娩池中分娩,可以減少孕婦在整個分娩過程中的痛楚。由于分娩池與母親子宮內的羊水環(huán)境類似,因此胎兒在離開母體以后會很適應這一新的外部環(huán)境。胎兒的“本能”會使他們在出水之前屏住呼吸,不會嗆水,在水中分娩適宜的水溫能使產婦感到鎮(zhèn)靜,促使腿部肌肉放松,宮頸擴張。而水的浮力則有助于身體發(fā)揮自然節(jié)律,便于翻身和休息;會陰破損程度也較常規(guī)順產要輕,無需會陰側切;不需要麻醉藥物、減低剖宮產率;產后恢復也明顯優(yōu)于其他分娩形式等。產婦滿意度明顯增加。
[1]金皖玲,董淑君,包桂霞,等.水中分娩51例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5,21(3):178.
[2]金皖玲,劉平,董淑筠.水中分娩的應用現(xiàn)狀與發(fā)展史[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5,21(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