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軍
(江蘇省阜寧高等師范學校,224400)
心理疾病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焦慮癥、抑郁癥、神經(jīng)衰弱癥、疑慮癥以及恐懼癥等,其中焦慮癥占心理疾病的一半,其次是抑郁癥和神經(jīng)衰弱癥。就這些心理疾病的性質來看,都歸屬于神經(jīng)官能癥。在心理疾病的調(diào)節(jié)與治療方面,通常是采用心理疏導、暗示、行為治療等方法,更多的是采用藥物治療。筆者是一名體育工作者,運用體育運動療法治療學生心理疾病,10多年來取得了顯著效果,并為學生們所接受。
34例中男生16例,女生18例;年齡16~22歲。上述34例學生,由于家庭經(jīng)濟困難或來自單親家庭占30例。34例學生均被市級醫(yī)院確診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運動療法的原則是循序漸進,因人而異,因病而異。下面針對心理疾病的幾種形式提供一些具體的運動治療方法,供大家參考。
1.焦慮癥:就是我們常說的心情煩躁,表現(xiàn)為生氣不安,憂心忡忡,常伴有頭痛、頭昏、心慌氣短、冒虛汗等軀體不適,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生活秩序的正常開展。
運動治療方法:①選擇一些趣味性較強或患者感興趣的活動項目為治療項目,如羽毛球、排球、籃球、游泳、爬山、太極拳等。②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將太極拳列為心臟復健的運動項目之一,它具有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平抑焦躁情緒的作用。③運動后需做足夠的放松練習,讓身體得到充分放松。放松是該治療的關鍵。
2.抑郁癥: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懶散、情感淡漠、喪失興趣,常自責,嚴重者反復出現(xiàn)輕生念頭,甚至有自殺行為等。一個人如老是處在壓抑和失望憤怒的情緒中,常常是疾病的誘發(fā)因素。
運動治療方法:①選擇一種技巧性的集體項目為治療活動項目:如足球、排球、籃球等,提高情緒的興奮性和與他人合作的精神,讓患者體驗合作后取得成功的喜悅,提高興奮性。②曾有報道,每周3次,每次30min,進行8周的散步或慢跑,對患有嚴重抑郁癥者可在抑郁感覺和身體癥狀方面有顯著改善,增強自尊,身體狀況明顯好轉。
3.神經(jīng)衰弱:指持續(xù)的精神緊張狀態(tài),長期的內(nèi)心沖突,臨床表現(xiàn)為頭痛、失眠、記憶力下降、易興奮疲勞、情緒不穩(wěn)。
運動治療方法:①選擇一項患者感興趣或重意念的治療項目,如長跑、自行車、太極拳、氣功等。②采用強度適中、幅度大、速度和節(jié)奏緩慢的動作練習,心率控制在120次/min。③睡前深吸氣憋住,同時手握拳,用力向外撐,腳尖繃起,使身體各部肌肉繃緊,當憋氣忍不住時,吐氣,同時四肢隨之放松,體會全身沉重無力的感覺,這樣重復做幾次,慢慢地感到自己沒力了,眼睛不想睜了,昏昏入睡。通過運動,情緒的興奮性下降,可把興奮性控制在適中水平。
4.疑慮癥:過分強調(diào)自身的某種異常感覺而產(chǎn)生焦慮不安的一種神經(jīng)癥,患者的性格特征是敏感多疑,謹小慎微,好反復思考,要求十全十美。
運動治療方法:鼓勵患者積極參加體育比賽,通過比賽中人與人的平等交往克服膽怯畏縮、緊張、消極、孤僻的性格缺陷。另外,各種體育活動大多有競爭性,它總是與克服困難相聯(lián)系,運動療法就是很好地利用了體育活動培養(yǎng)人的勇敢果斷、堅毅頑強的意志品質,達到改善心理疾病、促進心理健康的目的。
5.恐懼癥:恐懼癥包括社交恐懼癥、疾病恐懼癥、處境恐懼癥。癥狀為緊張、心慌、面紅、出汗、口干、面部緊張、表情不自然等,可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項目,如籃球、排球、足球等,培養(yǎng)其對有益事物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活潑、開朗的性格,努力鍛煉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健康向上、活潑樂觀、吃苦耐勞、創(chuàng)新進取的學生為痊愈;自信心有較大提高,和同學交往基本正常的為有效;心理疾病無改善的為無效。
本組34例經(jīng)1~2學期運動療法治療,痊愈30例,有效3例,無效1例。
運動前要做適當?shù)臏蕚?。如伸展及松弛肌肉的運動,以免肌肉骨骼受傷,準備活動后逐漸加大運動量,最后以放松、伸展練習結束運動,避免過度疲勞,導致失去運動的興趣。
掌握一定的運動常識和比賽規(guī)則,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參與運動,享受體育的樂趣,培養(yǎng)其樂觀自信的心理狀態(tài),享受健康的快樂。
選擇什么項目、用什么強度作為治療手段,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家庭背景而定。對學生參與治療活動要多給予鼓勵,讓他們樹立信心,有一個良好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