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素
重慶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放射科,重慶 400062
CT增強掃描是為了更準確的對疾病做出診斷及鑒別,是診斷技術中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對比劑的應用大大提高了病變的檢出率,對病變的定位、定性診斷及鑒別診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對比劑在使用過程中如穿刺不當或患者不配合,易造成對比劑藥液外漏引起疼痛或局部組織壞死?,F(xiàn)將我院1例CT增強掃描對比劑大量滲漏病例的改進措施和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患者,女,55歲,體檢發(fā)現(xiàn)胸片右上肺近肺門處有一2.0×1.0 cm大小結節(jié)影,邊界銳利,醫(yī)師建議做胸部CT增強掃描。來我科采用德國西門子公司SOMATOM Emotion 16的CT機,信冠Zenitn-C11自動推注系統(tǒng)對患者進行CT增強掃描?;颊甙闯R?guī)擺好體位后,選擇彈性好的左肘正中靜脈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回血良好,妥善固定。連接高壓注射器后生理鹽水5 mL試注射,患者無腫痛。根據(jù)檢查的需要,將患者雙手置于頭部,準備妥當后配合檢查技師按所需藥物碘帕醇(300 mg)100 mL以3 mL/s速率進行團注追蹤掃描(先掃描檢測層面,推藥后檢測層面藥物致CT值達100 HU后自動啟動掃描,持續(xù)時間33 s左右),團注追蹤掃描,對比劑從上肢靜脈系統(tǒng)回心后再到檢測點 (一般選在降主動脈)需要大約15 s時間,故推注對比劑后延遲10 s才開始檢測,推注藥物約30 mL,此時檢測未見藥物顯影,技師繼續(xù)等待,直至100 mL注射完畢,技師發(fā)現(xiàn)檢測層面血管內仍無藥物顯影,而穿刺部位及鄰近皮下組織腫脹明顯。因此確診為對比劑大量滲漏。處理措施: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滲漏部位立即用50%硫酸鎂保濕冷敷,24 h內均用50%硫酸鎂保濕冷敷,4~6次/d,24 h 后改 50%硫酸鎂保濕熱敷,4~6 次/d,持續(xù)2~3 d,面積為腫脹部位上下2 cm,2~3 d后患者滲漏部位腫脹逐漸減輕,7 d后腫脹消失,第10天皮膚組織色澤恢復正常。
CT增強掃描時,由于對比劑輸入時為高壓注射,壓力大,流速快(3 mL/s),容易發(fā)生滲漏。該例患者穿刺針為天津某醫(yī)材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靜脈輸液針,產品型號為H-2031.1*20,由于穿刺成功后穿刺針固定不良,患者進行胸部檢查時,需要雙上肢舉起,前臂屈曲,肢體位置改變后使針尖刺破血管壁而產生對比劑的滲漏,同時由于醫(yī)護人員未仔細觀察,對藥液推注后未見藥物顯影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另外,監(jiān)控設施不完善,以至于不能即時監(jiān)控患者的相關情況,從而造成對比劑的大量滲漏。
在注射前應向患者詳細交代藥物可能的副作用,告知患者穿刺部如有腫脹疼痛等不適,應及時告知醫(yī)生。團注追蹤掃描,對比劑從上肢靜脈系統(tǒng)回心后再到檢測點(一般選在降主動脈)需要大約15 s時間,故以往一般推注對比劑后延遲10 s才開始檢測。本例患者檢測時(已經推注藥液約30 mL)未見藥物顯影,檢測技師由于經驗不足,認為是藥物循環(huán)較慢,繼續(xù)等待至100 mL注射完畢仍未見藥物顯影,才發(fā)現(xiàn)藥液全部滲漏于皮下。應從以下兩方面進行了改進:①對CT掃描設置進行了修改。在團注追蹤時把團注追蹤的層面選在升主動脈,檢測延遲的時間縮短為5 s,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明確藥物是否在血管內。②改一次性靜脈輸液針為靜脈留置針。筆者改用18G、20G靜脈留置針,因其為醫(yī)用塑料制品,在血管內具有很好的柔韌性,血管順應強,并與穿刺點血管壁銜接嚴密,可以隨體位改變而不易穿破血管,防滲漏效果較好[2]。改進掃描設置和使用靜脈留置針后3年時間,增強CT掃描病例4000余例次,未再發(fā)生大劑量藥物滲漏現(xiàn)象,僅有2例患者出現(xiàn)小量滲漏,滲漏直徑為1 cm左右。
高壓注射速度快,壓力大,注射前要選擇彈性好、管腔粗且直的靜脈血管,以保證針頭在血管內。操作者應技術熟練,做到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復穿刺對血管的損傷。盡量避免在鄰近關節(jié)部位穿刺。穿刺血管見回血后試推少量的生理鹽水,若患者感覺疼痛,局部有腫脹應重新穿刺。確定無漏滲跡象后才可離開患者,使用遠程監(jiān)測器遙控注射。陳玉娟等[3]報道,采用蝶式頭皮針對比劑的滲漏率為2.93%,而采用靜脈留置針對比劑的滲漏率僅為0.08%,與筆者采用靜脈留置針后對比劑的滲漏率0.05%相近。
碘帕醇為非離子型對比劑,對血管壁及神經組織毒性低,性質穩(wěn)定,大劑量應用具有良好的局部和全身耐受性,不良反應小[4]。如發(fā)生滲漏,早期表現(xiàn)為滲漏部位腫脹、劇痛,進而發(fā)展到局部或附近出現(xiàn)白色斑塊,斑塊中出現(xiàn)青紫色,壓之不褪色,皮溫低,質感硬,嚴重者可見潰瘍、繼發(fā)感染和濕性壞疽[5]。宜盡快采用50%硫酸鎂保濕冷敷,嚴禁擦油及熱敷,以免加重局部腫脹[6]。50%硫酸鎂溶液為高滲溶液,局部濕敷可較快地消除滲漏部位的水腫,減輕水腫對局部組織的損傷,起到局部治療的作用。24 h后采用50%硫酸鎂保濕熱敷,在消除水腫的同時可促進藥物的吸收,減少藥物對局部組織的損害。也可用0.05%地塞米松局部濕敷,如外滲嚴重,在外用藥物基礎上口服地塞米松5 mg/次,3次/d,連用3 d,效果良好。
CT增強掃描患者普遍有焦慮、恐懼心理。操作前應根據(jù)患者的不同特點,向患者說明CT增強掃描的目的、意義及方法,向患者介紹對比劑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并說明對比劑為高壓注射,由于壓力大、速度快,注射過程中或注射后可能出現(xiàn)不適反應,指導患者如何應對,使其有思想準備,消除其恐懼和緊張心理并配合檢查,從而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注射過程中,一旦有滲漏現(xiàn)象發(fā)生,注射應立刻停止,并積極采取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措施,降低滲漏對患者的損害,并耐心向患者解釋,減輕患者的緊張心理。
檢查室需備有急救藥物和急救用品,檢查完后需觀察15~30 min患者無不適才能離開;建議在使用碘對比劑前4 h至使用后24 h內給予適當補液,補液量最大100 mL/h。補液方式可采用口服也可以靜脈途徑,特殊情況如心衰患者,建議咨詢相關臨床科室醫(yī)生。
[1]凌蓉.CT增強掃描對比劑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要點[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9):2667.
[2]趙小瓊,鄧衛(wèi)警,沙立民,等.CT掃描增強劑外漏致肢體急性腫脹與缺血的應急治療與護理6例[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3,19(9):54.
[3]陳玉娟,王士芹,趙梅玉.CT增強掃描對比劑滲漏原因分析及預防[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4):23-25.
[4]徐美瓊.CT增強掃描病人的護理[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2):98.
[5]姜約蓮.高壓注射器在螺旋CT增強掃描中的應用及護理[J].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08,17(1):48.
[6]李華菊,李文珍,李成云,等.靜脈留置針在多層螺旋CT高壓增強注射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2006,21(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