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四川省郫縣中醫(yī)院 611700
卵巢良性腫瘤是婦科最常見的腫瘤之一,以往多采用開腹手術治療。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微創(chuàng)治療已廣泛運用于臨床醫(yī)學的各個領域,腹腔鏡手術以其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發(fā)熱率低、術后恢復快等為特點,已廣泛運用于婦科領域。現(xiàn)就我院2010年3月-2012年4月運用腹腔鏡治療卵巢良性腫瘤39例患者及開腹手術治療卵巢良性腫瘤的32例患者做對比分析,進一步探討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良性腫瘤的優(yōu)點及術前評估的重要性。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0年3月-2012年4月共收治卵巢良性腫瘤患者71例,患者年齡18~48歲,平均年齡(33.66±7.37)歲,未婚6例,已婚65例。其中經(jīng)腹腔鏡手術剝出者39例,開腹手術者32例。兩組發(fā)病年齡、體重指數(shù)、孕產(chǎn)次、手術史、腫瘤大小、病理類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術前根據(jù)患者病史、年齡、陰道彩超、胸片、盆腔MRI、血CA125、CA199、AFP及婦科檢查等,排除可疑惡性腫瘤。卵巢腫瘤直徑<10cm。術后病理檢查證實為卵巢良性病變。兩組在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后發(fā)熱率、術后使用鎮(zhèn)痛劑率上有著顯著差異。
1.2 手術方法 術中采用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患者取仰臥位,常規(guī)消毒腹部。在臍孔下緣行弧形切口10mm,經(jīng)臍孔傳入氣腹針,充入CO2,形成氣腹,氣腹壓力維持在12~14mmHg。Trocar穿刺成功后置入內窺鏡,并取15°~30°頭低臀高位。詳細檢查肝、大網(wǎng)膜、腸管、腹膜、子宮、附件等器官及組織,了解有無粘連及異常結節(jié)等,決定是否中轉開腹。如無特殊情況,則在腹腔鏡引導下分別于右下腹麥氏點和臍與恥骨聯(lián)合之間中下1/3處分別取穿刺點1cm、0.5cm置入操作鉗。根據(jù)患者的年齡、腫物類型、大小及粘連情況決定行腫瘤剝除或附件切除術。如有粘連者先行分離。先用無損傷抓鉗鉗夾卵巢固有韌帶并固定,在卵巢系膜對側的囊腫表面用單極電鉤電凝并切開卵巢皮質,深度以不刺破腫物為原則,然后用剪刀邊分離邊剪開,或分別鉗夾卵巢被膜上下緣協(xié)助撕開,形成一個剝離面以后,鉗夾需保留的部分皮質,必要時用剪刀分離粘連,將囊腫大部分剝離,再用電鉤沿原切口方向將多余卵巢皮質連同囊腫一并切除,創(chuàng)面用雙極電凝止血。將剝下囊腫放在標本袋內,從下腹部10mm套管取出。如為畸胎瘤、骨骼等固形物難以取出,可適當擴大10mm穿刺孔。手術過程中盡可能將腫瘤完整剝除。對于巧克力囊腫及卵巢囊腫壁薄估計分離時易破裂及腫瘤較大者,可先穿刺囊腫壁,插入吸引器吸盡囊內液后再行剝離。如不慎發(fā)生囊腫破裂者,應立刻吸凈囊液并用溫5%葡萄糖液反復沖洗。附件切除術的患者采用逐漸電凝切斷骨盆漏斗韌帶;或先用套圈線將卵巢底部套扎后,再切斷韌帶。開腹手術組按常規(guī)開腹手術操作步驟進行。
1.3 觀察指標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發(fā)熱率、使用鎮(zhèn)痛劑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在計算機中行采用Pearsonχ2檢驗或t檢驗。
2.1 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比較 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術后平均住院日比較,腹腔鏡手術組均明顯少于開腹手術組(P<0.01)。由表1可見,經(jīng)t檢驗,兩組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比較均P<0.01,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比較
2.2 兩組術后發(fā)熱、鎮(zhèn)痛劑使用例次比較 兩組術后鎮(zhèn)痛劑使用例數(shù)次、術后發(fā)熱(指術后24h連續(xù)體溫2次>38℃為發(fā)熱)比較,腹腔鏡手術組均明顯少于剖腹手術組(P<0.01)。由表2,經(jīng)Pearsonχ2檢驗,兩組術后發(fā)熱、使用鎮(zhèn)痛劑例數(shù)比較均P<0.01,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兩組術后發(fā)熱、使用鎮(zhèn)痛劑例數(shù)的例數(shù)比較〔n(%)〕
3.1 腹腔鏡的優(yōu)點 卵巢良性腫瘤以往多采用開腹手術治療。開腹手術對患者創(chuàng)傷大,恢復慢、住院時間長,而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良性腫瘤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出血少、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故易被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良性腫瘤具有與剖腹手術同樣的療效,又有其自身的優(yōu)越性,故腹腔鏡手術已經(jīng)成為卵巢良性畸胎瘤、巧克力囊腫、漿液性囊腺瘤、單純囊腫及黏液性囊腺瘤等卵巢良性腫瘤的首選手術方式[1]。
3.2 術前評估腫瘤性質的重要性 能否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腫瘤在于術前明確腫瘤的良、惡性質。如卵巢腫瘤為惡性,因手術中腫瘤可能破裂使內容腫瘤細胞散布于盆腔、腹腔,導致癌細胞擴散、轉移。因此,卵巢惡性腫瘤患者不宜行腹腔鏡手術[2]。故術前篩查至關重要。
3.3 術前篩查的注意事項 (1)詳細了解患者年齡、病史,并掌握卵巢腫瘤組織學類型與年齡關系。(2)認真細致的婦科檢查是最重要的檢查手段之一,三合診能更全面地了解盆腔情況及腫瘤的大小、是否規(guī)則、活動度、有無粘連、實性或囊性、囊實性等。良性腫塊一般是圓形或橢圓形、邊界規(guī)則、表面光滑、囊性可活動、往往為單側。(3)盆腔超聲檢查,特別是陰道超聲檢查,是篩查卵巢腫瘤的主要手段,預示良性包塊的精確度為92%~95%[3]可了解腫瘤壁的厚薄、包膜是否完整、有無乳頭增生、囊液性質、有無腹水等以判斷腫瘤的良惡性。(4)結合化驗檢查,進行血清CA199、CA125、CEA檢測,以幫助排除惡性病變。對任何一個卵巢腫瘤,均要仔細進行術前診斷及評估,做好手術適應證的選擇。對可疑惡性應行開腹手術治療。
3.4 術中注意事項 (1)先置鏡詳細檢查肝、大網(wǎng)膜、腸管、腹膜、子宮、附件等器官,如果發(fā)現(xiàn)可疑惡性者,如:腫瘤包膜不完整,表面可有贅生物,腹腔積液呈血性等,應及時做快速冷凍病理檢查,必要時及時中轉開腹。(2)術中應盡可能將腫瘤完整剝離,以防腫瘤復發(fā)。如出現(xiàn)囊腫破裂,應立即吸出油脂樣液,并用大量5%葡萄糖液沖洗腹腔。(3)止血徹底:術中卵巢床的出血是不可避免的,卵巢剝出時采取“卷地毯式”方法,邊剝離邊用雙極鉗鼓點式電凝止血,有益于保護卵巢的正常功能[4]。
腹腔鏡治療卵巢良性腫瘤較開腹手術優(yōu)點多,值得推廣應用。但因卵巢病變的復雜性,故術前評估是關鍵。
[1] 郎景和.新世紀的婦科腹腔鏡手術〔J〕.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04,39(5):289-291.
[2] 王世閬.卵巢手術應注意的問題(二)〔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05,21(1):62-63.
[3] 夏恩蘭.婦科內鏡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357-358.
[4] 李光儀.實用婦科腹腔鏡手術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