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芳
(烏海市蒙中醫(yī)院,內蒙古 烏海 016000)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交換意見、觀點、情況或情感的過程。溝通與交流普遍應用于生活在社會中的人與人之間,但是對護理工作來說,溝通卻有著特殊的意義。作為一名護士,只有掌握了溝通交流的原則,并能恰如其分地運用一些溝通的技巧,才能與病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病人的信任,從而獲得與病人有關的全面的信息,制定出適合個人特點的護理計劃,使患者處于一種最佳的身心狀態(tài),幫助病人早日恢復健康?,F就溝通在護理工作中的運用淺談如下。
1.1 首先贏得患方的信任:微笑接待患者是護患之間溝通的橋梁,面帶微笑可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增加對護士的信任。同時,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坦誠,樂于助人和富有同情心,這樣可使患者產生愉快感、依賴感。在實際操作中要以嫻熟的業(yè)務技能讓患者放心、滿意。這樣患者在溝通中自然愿意和護士交流。
1.2 根據不同性格、年齡層次,采用不同方式溝通。護患溝通的方式因人而異,溝通前護士應了解病人知識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征,選擇對方易于接受的形式溝通。例如:對于性格急躁的人要避免爭吵,用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對于性格較慢的人要熱情而有耐心,切忌表現不耐煩,護士可以巧妙引導病人從速切入主題,達到有效溝通;對于老人要象子女對待父母一樣關心、體貼和照顧,讓其感到家的溫暖;對于年幼及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應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溝通??傊鞣N溝通技巧因人而異,靈活掌握,以達到全面收集資料,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
1.3 掌握恰當的溝通時機:護士要利用與病人接觸頻繁、在病房時間多的優(yōu)勢,隨時觀察病人的病情改變、生活習性、心理情緒等,在察言觀色的基礎上,抓住機會,打開話題,由淺入深地進行溝通。與患者交流方式可靈活多樣,如在為其做治療及護理中,可以邊操作邊交流,這樣既分散了患者的注意力,又達到溝通的目的。
在實際溝通中,僅掌握原則是不夠的,具體的溝通技巧和方法能幫助溝通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言語溝通的技巧
2.1.1 恰當運用溝通語言:一是運用禮貌性語言。二是運用安慰性語言,讓處在焦慮和不安中的病人得到安慰,感受到溫暖,拉近護患雙方的距離。三使用鼓勵性語言,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四運用勸說性語言,對于那些對疾病沒有正確認識的患者,勸導病人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疾病。
2.1.2 避免運用對溝通不利的言語:一是要避免刺激性語言,病人往往缺乏專業(yè)知識,又處在特別焦慮和恐懼的心理狀態(tài)下,如果受到訓斥、指責等不當語言的刺激,可造成溝通無法順利進行。二是避免消極語言。病人是脆弱的,特別是在損傷較大的醫(yī)護措施面前往往舉棋不定,護士一句無意的消極提示,有可能摧毀病人的勇氣,喪失治療的信心。三是避免應用造成負面作用的暗示語言。患者往往很敏感地從他人的言語、表情上捕捉信息,護士與家屬竊竊私語式的談話,被患者發(fā)覺,極易被病人誤認為有情況瞞著他,對病人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這些都應在溝通中避免。
2.2 非言語溝通技巧:非言語的信息傳達包括眼神、表情、動作等,在溝通中所起的作用是言語不能代替的。
2.2.1 護士的儀表:儀表端莊,語言文明以博得病人的好感與信任,有利于與病人的有效溝通。
2.2.2 面部表情:護士應盡可能去控制那些引起誤解或影響護患關系的表情。有的護士話語并不多,但微微一笑,往往比多說多少話都起作用。
2.2.3 目光的接觸:在交流期間,通過保持目光的接觸,可以表示尊重對方并愿意去聽對方的講述。
2.2.4 觸摸:觸摸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是一種很有效的溝通方式。它能起到有聲語言所達不到的溝通效果,當病人憂傷、恐懼、悲哀等特別需要溫暖及關懷的時候,需要醫(yī)者的觸摸以感受到醫(yī)者的關心、體貼,這種關心可以體現在一個小小的動作中,例如:當術后患者痛苦時,護士可以輕輕地撫摩他們的手或額頭,在寒冷的冬天幫他們掖一下被角等,一個細微的動作,均可以體現護士對病人的關懷,達到溝通的最佳效果。
3.1 有準備的會談:交談時安排一個整潔、舒適的環(huán)境,注意是否存在影響交談的因素,如環(huán)境的噪聲、患者有無不適等,盡可能使患者在輕松舒適的情況下進行交談。達到預期溝通效果。
3.2 傾聽的技巧:護士應耐心傾聽患者的談話,并對患者的談話及時作出反應,以鼓勵患者進一步訴說,及時把患者不明確的談話引到既定的重點上,達到預期目的。
3.3 沉默:適時、適當的沉默是一種重要的溝通技巧,特別是當病人因情緒受到打擊而哭泣的時候,護士保持沉默是很重要的。如果護士過早的打斷這種沉默的氣氛,可能會影響病人內心強烈情緒的表達,使得他們可能把壓抑的情感而以不健康的方式宣泄出來。
由此可見,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溝通普遍運用于臨床護理,它能加強護理人員與患者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支持,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促進護患關系健康發(fā)展。同時護士通過溝通去識別和滿足患者的需要。以便充分協(xié)助患者解決問題,最終達到促進、維護患者健康的目的。要使溝通在護理工作中獲得成功,護士應經常學習包括心理、社會、人文等各方面的護理知識,通過不斷實踐,令溝通技巧逐漸完善,使溝通充分運用到護理工作中。
[1]潘孟昭.護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
[2]魯禮瓊.對護患溝通現狀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醫(yī)院管理雜志,1998,18(5):288.
[3]王玉珍,常清娟,孫金英.護患間語言溝通技巧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00,6(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