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巧珍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過程中羊水物質進入體內血循環(huán)引起的栓塞、休克、DIC等一系列嚴重癥狀的綜合征,是產科少見而極其兇險的并發(fā)癥,嚴重威脅母嬰安全,也是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1.1 一般資料 本院1985年5月~1995年5月10年所發(fā)生的7例羊水栓塞患者中,年齡27~43歲,平均35歲,孕次2~8次,平均5次,產次2~5次,平均3.5次,初產婦0例,經產婦7例,孕周32~43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2例、胎盤早剝1例、前置胎盤1例、妊娠合并貧血1例、死胎1例、急產1例。
1995年5月~2005年5月10年所發(fā)生的7例羊水栓塞患者中,年齡20~45歲,平均32.55歲,孕次1~5次,平均3次,產次1~4次,平均2.5次,初產婦1例,經產婦6例,孕周32~44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2例、胎盤早剝1例、前置胎盤1例、妊娠合并貧血1例、死胎1例、急產1例。終止妊娠方式:使用催產素引產3例、米索引產1例、胎盤早剝剖宮產1例、死胎催產素引產1例、妊娠高血壓疾病剖宮產1例。
1.2 診斷標準 (1)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及發(fā)病誘因,羊水栓塞多發(fā)生于胎膜破裂、宮縮強、產程短以及高齡初產、多次妊娠、多產、有產科合并癥、手術產等情況。孕產婦突然有胸悶、呼吸困難、煩躁、寒戰(zhàn)、心慌、氣短、不明原因的休克及出血不凝等即可作出診斷。(2)輔助檢查:血凝障礙檢查DIC指標陽性,腔靜脈血或心臟血中找到羊水有形成分;胸片見雙側彌散性點狀或灶狀浸潤性陰影,沿肺門周圍分布伴輕度肺不張或肺水腫及心影擴大[1]。
1.3 方法 對14例羊水栓塞的誘因、診斷、處理及預防進行綜合分析。
2.1 發(fā)病時間 14例羊水栓塞中,發(fā)生于產前3例,發(fā)生于產時11例。
2.2 發(fā)病誘因 前10年發(fā)病的誘因主要為產科合并癥,其誘因依次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盤早剝、前置胎盤、妊娠合并貧血、死胎、宮縮過強或急產、人工破膜、使用催產素、剖宮產、羊膜腔穿刺引產及鉗刮術。后10年發(fā)病的誘因主要為使用催產素或米索等、剖宮產、宮縮過強或急產、人工破膜、死胎、羊膜腔穿刺引產及鉗刮術、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盤早剝、前置胎盤。
2.3 臨床癥狀和體征 主要臨床癥狀為:胸悶、呼吸困難、煩躁、寒戰(zhàn)、心慌、氣短;主要臨床體征為:注射針眼處滲血、休克、DIC、發(fā)紺、昏迷、肺部啰音。
2.4 診治經過 14例發(fā)生于胎兒娩出前的羊水栓塞3例,2例為死胎引產過程中發(fā)生,急行剖宮產同時行全子宮切除術;1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引產過程中發(fā)生羊水栓塞,尖叫一聲后迅速死亡。胎兒娩出時的羊水栓塞11例,2例無合并癥產婦胎兒娩出后10 min發(fā)病,6 h內死亡,1例胎兒娩出后2 h發(fā)病,經搶救好轉。1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貧血側切產后胎兒娩出后2 h發(fā)病,搶救2 h后死亡。死亡組7例中,3例及早診斷,應用了肝素;存活組中,均及早診斷,2例使用了肝素,存活組中,子宮切除5例。
3.1 羊水主要經宮頸黏膜靜脈、胎盤附著處的靜脈竇及病理情況下開放的子宮血管進入母體血循環(huán),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胎膜破裂、宮壁或宮頸內膜血管破裂、宮腔內有足夠的壓力。本文14例羊水栓塞患者有13例是經產婦,主要誘因為胎膜破裂、使用催產素不當、剖宮產術、宮縮過強、羊膜腔穿刺引產、鉗刮術等。同一病例可以有一種或數種誘發(fā)因素。因此,針對有以上情況的孕產婦應警惕羊水栓塞的發(fā)生,一旦出現癥狀,立即搶救,可提高搶救成功率。
3.2 診斷 及早診斷羊水栓塞,主要根據典型的臨床癥狀,一般為肺動脈高壓、呼吸循環(huán)衰竭、過敏性休克、DIC及急性腎功能衰竭。以上表現基本按順序出現,但有時不會全部出現,尤其要注意以凝血功能障礙為首發(fā)癥狀的羊水栓塞的診斷。羊水栓塞的確診必須依靠實驗室檢查,如母血中尋找羊水成分、凝血功能檢查等,但這些檢查勢必會影響搶救[2]。因此,臨床上應根據癥狀和體征及發(fā)病經過作出及早診斷,邊組織搶救邊進行實驗室檢查,以免延誤搶救時機。搶救同時進行鑒別診斷,應與心衰、子癇、腦血管意外、失血性休克鑒別。
3.3 處理 羊水栓塞的搶救要求迅速、有效及全面。總結本文14例羊水栓塞的處理經驗如下:(1)抗過敏:及早使用大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氫化可得松。(2)糾正缺氧:面罩給氧或氣管插管加壓給氧。(3)解除肺動脈高壓:罌粟堿適用于心率快者,阿托品適用于心率慢者。(4)抗休克:擴容可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失血者最好補充新鮮血,有條件可行靜脈插管,休克癥狀急劇且嚴重或血容量已補足而血壓不穩(wěn)者,應選用多巴胺。(5)糾正酸中毒。(6)預防DIC;強調盡早使用肝素,抑制血管內凝血,緩解肺動脈栓塞癥狀,保護腎功能,肝素是硫酸粘多糖,能與血漿中的肝素輔助因子結合發(fā)揮抗凝作用,而對已形成的血栓不起作用,故肝素的應用宜早不宜遲。國內都主張盡快應用肝素,在發(fā)病10 min內應用效果最為顯著。不必等待實驗結果。(7)防止心功能衰竭。(8)防止腎功能衰竭。(9)預防感染。(10)產科處理:羊水栓塞發(fā)生在胎兒娩出前者,應該積極改善孕婦呼吸循環(huán)功能,預防DIC及搶救休克,病情好轉后迅速終止妊娠,可酌情行剖宮產、陰道助產、鉗刮術等。必要時盡早決定行全子宮切除術[2]。
3.4 預防 嚴格意義上來說羊水栓塞是不能預防的,因為母親和胎兒間營養(yǎng)物質與氣體的交換是客觀存在的,尤其在妊娠晚期和分娩期如破膜、子宮下斷或宮頸小破口、剖宮產都使母血和胎兒組織有充分的接觸機會。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都是無害的,但在極少數情況下這種接觸激發(fā)了一系列復雜的生理反應。所以只能針對有關的誘因進行防范,結合本院近幾年搶救功能的經驗,談一下幾點預防措施。(1)加強產前宣教,適時適齡懷孕,孕前應治療可能影響妊娠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貧血,妊娠年齡最好在35歲以內,身體健康情況下妊娠。(2)加強孕期保健,定期產前檢查,加強營養(yǎng),及時補鈣補鐵,預防貧血,及早發(fā)現和治療產科合并癥,如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將血壓和血糖控制在合適水平,發(fā)現死胎及胎兒畸形,及早引產,選擇合適的引產方法。(3)加強產時監(jiān)護,嚴格掌握醫(yī)療指征,產程中不能盲目憑經驗去干預產程的自然進展。①掌握產科催產素的使用指征。②靜點催產素時必須嚴密觀察,控制宮縮過強,對急產或產力過強者,適當給予鎮(zhèn)靜劑。③盡量減少會陰側切術,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預防子宮和產道裂傷。手術操作應輕柔,注意子宮切開后及時吸盡羊水。其意義就在減少分娩并發(fā)癥的產生。④一旦發(fā)現臨床癥狀,及早進行搶救,必要時行子宮切除以挽救患者生命。⑤中期妊娠鉗刮術時,必須待破膜羊水全部流出后再行鉗刮和使用催產素。⑥行羊膜腔穿刺引產時,穿刺最多不超過3次[3]。
[1]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805-811.
[2]黃斌,章蕾,樊尚榮.羊水栓塞臨床分析[J].罕少疾病雜志,2005,12(2):30 -31.
[3]陳蔚蔚,李笑天.羊水栓塞的預防[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5,21(2):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