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華
近年來隨著血液透析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期逐漸延長。但由于血液透析患者控制飲食和疾病消耗以及透析時丟失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造成患者營養(yǎng)不良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很高,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如何改變這一狀況,成為廣大醫(yī)護人員關注的問題,我院透析室對30例血液透析患者實施常規(guī)飲食護理配合積極的心理護理,觀察患者血紅蛋白檢驗值、循環(huán)負荷過重情況、血鉀和血磷的檢驗值,收到顯著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0年12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透析室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30例患者為觀察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26~75歲,透析時間5~112個月,透析次數2~3次/周,透析3.5~4 h/次。以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24例患者為對照組,其中男11例、女13例,年齡30~68歲,透析時間6~89個月,透析次數2~3次/周,透析時間3.5~4 h/次。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飲食護理,觀察組采用常規(guī)飲食護理配合心理護理,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原發(fā)病組成、透析時間和病情程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常規(guī)飲食護理措施
1.2.1 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熱量 每周2次透析的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為1.0~1.2 g/(kg·d),每周3次透析的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為1.2~1.5個/(kg·d),透析患者最適宜的熱量供給量為125~145kj/(kg·d)。
1.2.2 控制鈉和水的攝入 鈉的攝入量應控制在4~6 g/d以內。透析無尿患者要嚴格控制水的攝入,水的攝入量控制在兩次透析之間體重增加不超過干體重的5%[1]。
1.2.3 限制鉀的攝入 攝入的鉀應該控制在2~3 g/d,高鉀食物如:蘑菇、海帶、木耳、紫菜、藕類和堅果等,蔬菜要焯過在烹飪,不要食用菜湯和肉湯。
1.2.4 限制磷的攝入 高磷食物如奶制品、蛋黃、動物內臟、豆制品和堅果等。
1.2.5 補充鈣和水溶性維生素 在監(jiān)測血清鈣磷水平條件下充分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同時要及時補充水溶性維生素。其中葉酸和維生素B族要靠藥物補充。
1.2.6 保證高纖維食物的攝入 長期透析患者最好保證20 g/d膳食纖維的攝入,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便秘。
1.3 心理護理
1.3.1 加強疾病知識宣教,預防院內感染 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欠佳,免疫力低下并且由于侵入性操血液透析,在疾病過程中極易并發(fā)感染[2],所以日常透析過程中加強疾病知識宣教,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對于短時間透析的患者側重于講解透析的原理和必要性以及如何應對透析治療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如飲食禁忌,對于長時間透析的患者要側重于講解透析相關并發(fā)癥的原因以及藥物的正確使用原則[3],治療時嚴格無菌操作,定期組織患者之間正面交流,使患者主動配合治療,盡快適應透析生活,正視疾病,以良好心態(tài)面對透析治療,樹立與疾病斗爭的信心。
1.3.2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營造良好的透析環(huán)境 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在護理過程中不但要有精湛的技術還要有更好的醫(yī)德,與患者溝通時語氣輕柔溫和,給患者安全感和信任感。同時創(chuàng)造良好的透析環(huán)境,透析期間根據患者的年齡和愛好,選擇性的給患者播放一些輕音樂或者其他電視節(jié)目,放松心情的同時也減少透析4 h的無聊。透析室每天通風換氣,定時消毒,保持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安靜整潔舒適的透析環(huán)境會使患者緊張焦躁的情緒得到改善。
1.3.3 與家屬溝通,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多數患者患病前都是家里的頂梁柱,單位的骨干,患病后不能勝任原有工作,部分人喪失經濟來源,成為家庭的負擔,所以容易產生悲觀、自責的心理,鼓勵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從事一些簡單的家務。如果身體狀況允許可以承擔一些清閑的工作,使患者對生活有信心,感覺自己不是累贅,獲得成就感,對未來充滿希望,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為提高臨床療效起到中藥的輔助作用[4]。
1.3.4 對患者家屬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 面對靠長期透析維持生命的患者,家屬的心理壓力也是很大的,特別是年輕患者的家屬,透析患者不但給家里帶來經濟負擔也給家屬造成很多精神上的折磨,比如患者經常會焦慮、抑郁,長期透析也會使患者夫妻生活方面不盡如人意,所以家屬也會有很多心理問題,告誡家屬其言行及情緒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患者的心理及治療。指導家屬用輕松愉悅的談話方式感染患者,經常安慰鼓勵,消除患者角色轉變的顧慮,讓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增添生活的勇氣。針對經濟條件極差的患者,因其心理問題是血透護理中一大難點[5],因此要給患者家屬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使家屬以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患者,在精神上給患者安慰和支持,醫(yī)護患三方共同努力,讓患者以輕松樂觀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和護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24人血紅蛋白相對正常10人,心力衰竭6人,高鉀血癥5人,高磷血癥7人,觀察組患者30人血紅蛋白相對正常22人,心力衰竭3人,高鉀血癥2人,高磷血癥3人,并發(fā)癥明顯低于對照組。
通過宣教、預防院內感染、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營造良好透析環(huán)境、與家屬加強溝通、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對家屬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等方面進行護理,結果顯示,對照組的30例患者恐懼、焦慮、緊張、自卑、失望、悲觀等不良心理得到緩解,能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患者身體狀況明顯改善,干體重相對穩(wěn)定或者平穩(wěn)增長,循環(huán)負荷過重發(fā)生率較低,血壓相對平穩(wěn),血鉀、血磷相對正常,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綜上所述,對于血液透析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是積極的,良好的心理護理使患者能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效的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1]陳香美.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guī)程.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64.
[2]姚景剛.內科護理學,中國和平出版社,1996,8:25.
[3]理護理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情緒的效果觀察.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11):118-120.
[4]茅彤華.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護理.原醫(yī)刊,2002,24:29.
[5]張宗芳,張宗芳.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護理.外醫(yī)學研究,2010,8(4):91.
[6]郭翠玲,張春艷,夏國珍.飲食指導對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不良的效果評價.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3):2188-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