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春
頭痛在門診中最常見的為功能性頭痛即慢性頭痛中的緊張性頭痛,占慢性頭痛的40%。多由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憂郁或疲勞等因素,使頭面部和頸部肌肉持續(xù)痙攣和(或)血管收縮缺血所致,少數(shù)則由不良姿勢或頭頸部其他疾病引起。主訴頭頸部重壓的頭痛[1],治療除了緩解誘發(fā)頭痛的心理壓力、改善運動不足等辦法外,作為藥物療法,常選擇肌松弛藥及抗焦慮藥。我們應(yīng)用鹽酸替扎尼定對緊張性頭痛治療有明顯效果觀察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末,于我院神經(jīng)內(nèi)科門診就診的患者中,原則上只選取18歲以上的患者。但是,①具有精神癥狀、癡呆癥狀等難以對其表現(xiàn)進行判斷的患者;②患有心、腎、肝及造血功能疾病的患者;③從事伴有危險性的機械操作的患者;④孕婦、哺乳期婦女;⑤其他被認為不適宜入組的患者除外。被診斷為伴有肌緊張的頭痛即緊張性頭痛的47例患者作為對象。男26例,女21例,平均年齡(50.1±12.8)歲,頭痛的種類中壓迫性頭痛22例,緊箍樣頭痛25例;作為頭痛的誘因,精神緊張17例,過度疲勞14例,睡眠不足16例;病程不到3個月30例,不到6個月3例,不到1年1例,1年以上13例。
頭痛的嚴重程度中,中度20例(42.55%),輕度23例(48.94%),輕微4例(8.51%);頻率中每天發(fā)作的22例(46.81%),每周3~4次的14例(29.79%),每周1~2次的11例(23.40%)。另外,持續(xù)時間為一整天的 12例(25.53%),半天 16例 (34.04%),1~3 h的 18例(38.30%),30 min的1例(2.13%)。伴隨有頸部、肩部的酸痛17例(36.17%),、有焦慮感19例(40.43%)、有肌緊張、壓痛8例(17.02%),其他癥狀3例(6.38%)。
1.2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給予鹽酸替扎尼定2 mg,2次/d,餐后口服,療程4周。禁止聯(lián)用試驗藥物以外的肌松弛藥、鎮(zhèn)痛藥,已經(jīng)使用的藥物及其他理療方法,在試驗期間不得變更其內(nèi)容。
1.3 療效觀察 在整個研究期間,觀察患者臨床緩解程度和起效時間。將頭痛的程度評價為重度(無法進行日常生活)、中度(對日常生活有影響)、輕度(對日常生活沒有影響但在意)、輕微(有癥狀但不怎么在意)、無癥狀5個等級。將伴隨癥狀中的頸及肩部酸痛、焦慮感、肌緊張、壓痛、頸部運動障礙等評價為重度(非常強)、中度(相當強)、輕度(有癥狀)、輕微(很少有癥狀)、無癥狀5個等級。在試驗開始時、給藥1周后、2周后、4周后對各臨床癥狀的變化與給藥開始時進行比較進行判定。療效評定標準為:①痊愈:癥狀消失;②顯效:病變程度改善2級,如中度變?yōu)檩p微;②有效:病變程度改善1級,如中度變?yōu)檩p度或輕度變?yōu)檩p微;④無效:癥狀無改善。在試驗前后進行血壓、脈搏、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的檢查。
2.1 頭痛的療效 痊愈8例(17.0%)、顯效17例(36.2%)、有效13例(27.7%)、無效9例(19.1%),總有效率80.90%。
2.2 起效的38例的起效時間 包含3 d以內(nèi)的13例在內(nèi)的1周以內(nèi)起效的有22例(57.89%),2周以內(nèi)的有13例(34.21%),有92.10%的病例在2周以內(nèi)起效。
2.3 伴隨癥狀 痊愈8例,顯效17例,有效1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3.62%。在試驗前后進行血壓、脈搏、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的檢查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4 不良反應(yīng) 有2例出現(xiàn)了不良反應(yīng),1例為輕度的嗜睡,可以繼續(xù)服藥,另1例出現(xiàn)頭暈疲乏,減量至2 mg,1次/d,癥狀緩解。安全的45例(95.74%),基本安全的 2例(4.26%),認為在安全性方面沒有問題。
頭痛為神經(jīng)內(nèi)科門診中主訴最多的癥狀之一,有必要在日常的診療過程中準確把握其發(fā)生機制及原因。有許多病例雖無顱內(nèi)的器質(zhì)性病變,但仍然頭痛,頭痛本身即為疾病,臨床上將頭痛作為一個疾病單元處理,即所謂的慢性頭痛。其中大部分為偏頭痛與緊張性頭痛。緊張性頭痛的比例更高一些,很少有明確的發(fā)病時間,經(jīng)過也具有持續(xù)性,從數(shù)小時至數(shù)日,還有很多持續(xù)數(shù)周及數(shù)月的。頭痛的特征為非搏動性的緊束感、壓迫感、頭痛感。關(guān)于頭痛的部位,雙側(cè)的占90%,波及枕部到后頸部。作為誘因及惡化因子有心理壓力、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等,作為減輕因素,有沐浴、休息、適度的運動。對緊張性頭痛的治療應(yīng)該在除去惡化因素、做簡單的體操、緩和持續(xù)性的肌收縮等。藥物治療中,使用肌松劑已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治療手段[2]。近年來,有多篇關(guān)于中樞性肌松弛藥鹽酸替扎尼定對緊張性頭痛具有高有效性的報道。鹽酸替扎尼定為具有咪唑啉骨架的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作用于藍斑核的自受體,抑制下行性去甲腎上腺素神經(jīng)系統(tǒng),從而發(fā)揮肌緊張緩和作用。另外,有報道其對脊髓背角的痛覺傳導具有抑制作用,為具有肌緊張緩和及疼痛傳導抑制作用的藥物,已證實其在臨床上對肌緊張性疼痛癥狀、痙攣的減輕具有有用性。另外,下村等報道,在給予替扎尼定前后,對作為疼痛傳導物質(zhì)之一的去甲腎上腺素代謝產(chǎn)物MHPG以及P物質(zhì)的血中的濃度進行測定,發(fā)現(xiàn)給藥后它們的值與正常人相比顯著減少,認為這與頭痛癥狀的改善也有關(guān)系[3])。本次的研究結(jié)果中,癥狀改善80.90%,此程度已經(jīng)足夠應(yīng)對日常診療的需求,并且值得關(guān)注的是起效時間大多在2周之內(nèi),很早。
對47例緊張性頭痛病例給予鹽酸替扎尼定4 mg/d,給藥4周,中度改善以上的有53.2%,輕度改善以上的有80.90%。另外,幾乎90%起效時間在2周以內(nèi),很早。其他伴隨癥狀也得到了同樣的改善。而且,未見引起問題的不良反應(yīng),認為是對緊張性頭痛有用性高的藥物,值得推廣。
[1]陳寶田,朱成全,謝煒.頭面部疼痛診斷治療學.北京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3,118.
[2]Smith H,et al.Alpha2 receptors and agonists in pain management.Curr opin Anaesthesiol.2001,14:513-518.
[3]Shimomura T,et al.Treatment of tension type headache with tizanidine hydrochloride:its efficacy and relationship to the plasma MHPG concentration.Headache,1991,31:6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