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貴平 羅慧麟 陳學文
輸尿管下段結石為泌尿外科的常見病,當前治療方法也越來越多,但安全、高效、創(chuàng)傷小、經濟的方法是發(fā)展趨勢。我院對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130例結石直徑在0.6~1.0 cm,病程在1 h至3月的輸尿管下段結石患者采用八正散加味方聯(lián)合鹽酸坦索羅辛的治療方法,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治療 本組130例患者,男72例,女58例。年齡18~72歲,平均41歲。單側結石98例,雙側結石32例。結石直徑0.6~1.0 cm,平均0.82 cm。病程1 h至3月,平均32天。全部患者皆經彩超、腹部平片和靜脈尿路造影確診,有藥物治療指征。排除標準:孕婦、重度腎積水、病程大于3個月、結石直徑大于1.0 cm、輸尿管狹窄。
1.2 所有患者皆采用八正散加味方和鹽酸坦索羅辛治療。方用:車前仁 15 g,木通10 g,萹蓄12 g,瞿麥10 g,梔子10 g,滑石(包煎)30 g,金錢草30 g,海金沙(包煎)20 g,澤瀉10 g,川牛膝10 g,甘草5 g。尿頻尿急尿痛者加用蒲公英30 g,淡竹葉15 g。血尿者加白茅根30 g,小薊10 g。結石久未排出者加丹參15 g,莪術15 g。用法:每日一劑,加水1500 ml,煎汁1000 ml,早晚各溫服一次,另每日飲水2500 ml以上。同時每日服用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0.4 mg,1次/d。每7天為一療程,共3~4療程。尿常規(guī)白細胞異常者加用頭孢噻肟鈉或左氧氟沙星靜脈點滴,共3~5 d。疼痛劇烈者臨時應用雙氯芬酸鈉栓50 mg肛塞或杜冷丁50 mg肌內注射。治療期間多做跳躍或跑步運動,每天用盆留尿以確定結石是否排出,每周或見到排出結石后復查彩超一次。
所有130例患者中,第1療程排石26例,第2療程排石68例,第3~4療程排石15例,排石時間2~26天,平均15天,治愈率83.8%。治療失敗的21例皆屬病程較長、結石較大患者,其中16例加用EWSL后成功排石,5例行輸尿管氣壓彈道碎石術后治療成功。治療期間出現頭暈口干3例,心動過速1例,胃腸不適2例,皆因癥狀輕微可耐受堅持服藥未中斷治療。
目前治療輸尿管下段結石的方法有SWL,腹腔鏡及開放手術,溶石治療和藥物治療。輸尿管結石的大小對于選擇治療方法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直徑小于1 cm的輸尿管結石臨床上皆有排出的可能性[1]。結石的下行排出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輸尿管平滑肌的痙攣,黏膜下水腫,疼痛,結石的大小形狀和輸尿管的解剖結構等。結石停留部位的輸尿管松弛也被認為是促進結石排出的一個重要因素[2]。八正散加味方中車前仁、木通、萹蓄、瞿麥、滑石、金錢草、海金沙有利尿通淋、清熱利濕作用,澤瀉、川牛膝有滲濕、引藥下行作用,蒲公英、淡竹葉有抗菌消炎作用,白茅根、小薊有止血作用,丹參、莪術有止痛消腫作用。諸藥合用,能擴張輸尿管,減輕管壁水腫,使輸尿管的尿流量增多及近側流體靜壓上升。海金沙、金錢草、車前仁還具有溶石作用,可以溶解結石的尖刺棱角,使結石圓滑,減少管壁的損傷,有利于結石的移動而助排石。坦索羅辛是一種高選擇性α-腎上腺素能受體阻體阻滯劑,它一方面能阻滯膀胱三角區(qū)的α-1A受體,減輕結石對膀胱三角區(qū)的刺激;另一方面可阻滯輸尿管下段的α-1 D受體,使輸尿管下段平滑肌松弛。兩方面皆有緩解輸尿管下段平滑肌痙攣作用[3]。從而抑制輸尿管蠕動,降低管內壓力,增加尿液的傳輸力,達到止痛和排石效果。
我們認為,八正散加味聯(lián)合鹽酸坦索羅辛治療輸尿管下段結石有協(xié)同作用,它有排石率高、無創(chuàng)、經濟、安全等優(yōu)點,是臨床治療輸尿管下段結石的一種很好方法,可在臨床推廣使用。
[1]那彥群,等.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244.
[2]鐘亮.中藥聯(lián)合α1受體阻滯劑治療輸尿管遠端結石療效觀察.中國中醫(yī)急癥,2008,17(1):49.
[3]呂家駒.坦索羅辛和硝苯地平在輸尿管下段結石輔助治療中的作用比較.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9(2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