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育
(旬陽縣農(nóng)業(yè)綜合執(zhí)法大隊,陜西 旬陽 725700)
玉米是我縣主要糧食作物,占全縣糧食播種面積的40%以上,年播種面積35萬畝以上。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頒布實施以來,種子市場放開,種子經(jīng)營者和經(jīng)營的玉米品種猛增。為了掌握每個玉米新品種的特征特性、栽培技術、適應性、抗逆性及種子質量情況,我們在玉米新品種上市前進行質量監(jiān)督抽樣,采用種植鑒定的方法了解每個品種的真實情況,為處理種子質量案件提供參考依據(jù),并為下年度提供優(yōu)良品種打下良好基礎。
玉米是高稈作物,需要選擇土壤肥沃、地力均勻、灌排方便、連片面積在4畝以上的地塊,同時要求交通方便,戶主同意配合的地方。
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翻土地,做到兩犁兩耙。
前茬作物收獲后,在整地時將農(nóng)家肥(有機肥)施入土壤中,畝施入農(nóng)家肥1500~2000 kg。
大茬一般在清明過后氣溫穩(wěn)定在12℃以上播種,回茬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整地播種。大茬播種,每個品種播種 200 m2900粒,900窩,行距60 cm,株距40 cm?;夭绮シN,每個品種播種200 m21000粒,1000窩,行距50 cm,株距40 cm。播種方法:采用帶尺拉繩人工挖窩點播。
按照試驗方案的編號對每個品種進行記載,包括播種時間、出苗時間、每個品種出苗情況、苗期田間長勢、追肥時間、大喇叭口期時間、長勢、抽雄揚花期、成熟期、病蟲防治情況等。
及早中耕除草,追施苗肥,在玉米3~4片葉時進行中耕除草、追肥,每畝施入尿素10 kg;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結合除草施入尿素15 kg。
玉米主要病害有粗縮病、大小斑病、黑粉病和紋枯病等;主要蟲害有地下害蟲、薊馬、黏蟲、玉米螟、蚜蟲和紅蜘蛛等。
7.1.1 苗期害蟲:主要有地下害蟲、薊馬、黏蟲和紅蜘蛛。、薊馬和黏蟲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10%菊馬乳油2000倍液,或畝用25%快殺靈70~80 mL加水40 kg噴霧防治。地老虎可畝用50%辛硫磷200~250 g兌水400~500 kg順壟灌根防治;也可用50%辛硫磷或90%的晶體敵百蟲500 g加水稀釋后拌碎鮮草50 kg,于傍晚撒于玉米苗附近,連撒兩個晚上。紅蜘蛛可用20%三氯殺螨醇乳油或73%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
7.1.2 苗期病害:主要有粗縮病和缺鋅癥。粗縮病可畝用1.5%的1605粉3.0~3.5 kg加10~15 kg土,在玉米出苗前撒到點種的玉米行內(nèi)。發(fā)現(xiàn)病株要及時拔除,減少傳染源。 缺鋅癥可畝用0.2%~0.3%硫酸鋅溶液25~30 kg在玉米四五葉期葉面噴霧防治。
7.2.1 害蟲:主要有玉米螟和蚜蟲。玉米螟可畝用1.5%辛硫磷顆粒劑1.5~2.0 kg放入玉米心葉,也可用菊酯類農(nóng)藥兌水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摘掉噴霧器的噴頭將藥液噴入心葉叢中。蚜蟲可畝用40%樂果乳油或10%吡蟲啉1000倍液噴霧防治。
7.2.2 病害:主要有紋枯病、黑粉病、和大、小斑病。黑粉病可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 g拌50 kg種子預防。如發(fā)現(xiàn)田間有黑粉病株應急時拔除。葉斑病在發(fā)病初期要及時摘除下部二三片病葉;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防治紋枯病和葉斑病。
玉米種子的純度鑒定主要在苗期和花期。在玉米3~4片葉時,觀察每個品種幼苗的特征特性,鑒定其純度。抽雄揚花期是玉米純度鑒定的關鍵時期,每個品種隨機選擇兩行,每行連續(xù)數(shù)100株,在每100株中選出雜株、自交親本植株、本品種株數(shù),推算出該品種的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