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壯
(沈陽軍區(qū)興城療養(yǎng)院特診科,125105)
腦血管病是我國中老年人群的常見病、多發(fā)病,近年來呈上升和低齡化趨勢,目前是國內第一致死病因,也是成人殘疾的最主要疾病。因此,從根本上降低腦血管疾病導致的嚴重后果,血管疾病的早期識別及干預極為重要。TCD作為無創(chuàng)檢測已廣泛應用于臨床[1]。它已被確定為一種診斷顱內外血管狹窄和閉塞疾病的有效檢測技術[2]。為進一步探討其診斷價值,本文通過對本地區(qū)多家單位在2009—2011年間對1 759人的健康體檢結果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體檢的1 759人均為本地多個政府單位的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男932人,女827人;年齡22~86歲,平均年齡50歲(含離退休人員)。其中60歲及以上退休老干部96人,占總人數(shù)5.46%;40~59歲564人,占總人數(shù)32.06%;22~39歲1 099人,占總人數(shù)62.48%。
1.2 檢查方法 TCD診斷儀是以色列產RIMED INTRA-VIEW彩色經顱多普勒儀。用2 MHz探頭檢測,患者取仰臥位和側臥位,所采用窗口和所探測動脈的對應關系如下。顳窗:大腦中動脈,大腦前動脈,大腦后動脈;頸內動脈顱內段;效果不佳時,由眼窗探及:大腦中動脈,大腦前動脈;枕窗:雙側椎動脈,基底動脈。
1.3 診斷標準 顱內動脈狹窄,平均血流速度如大腦中動脈血流>100 cm/s或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160 cm/s,伴有頻譜形態(tài)異常如頻窗消失、聲頻粗糙,伴有渦流和血管雜音等;頸部血管狹窄,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如頸內動脈起始段>120 cm/s,伴有渦流和血管雜音等;血管閉塞,動脈血管信號明顯減少或信號消失,而對側同名動脈代償性血流增高[3]。
2.1 ≥60歲年齡組 體檢中80歲以上離退休人員10人,其中3例被檢出有腦血管形態(tài)改變呈高阻波、PI值高于1.11等腦動脈硬化,單支或多支動脈管腔狹窄,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如大腦中動脈>160 cm/s,其中1例腦中動脈血流速度最高達200 cm/s。其余離退休人員的有62例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形態(tài)血流速度及其他參數(shù)不正常,但未達到狹窄程度,有不同程度的硬化或退行性改變。腦動脈狹窄人數(shù)占同年齡組人數(shù)的3.12%;腦動脈血流速度異常人數(shù)占同年齡組人數(shù)的67.71%。
2.2 40~59歲年齡組 年齡40~59歲中有4例,3男1女被檢出多發(fā)性血管狹窄。1例女性53歲,為右側大腦前動脈狹窄;另外2例男性為不同程度上一側椎動脈狹窄伴對側椎動脈代償性加快;另外1例男性,年齡48歲被檢出左側鎖骨下盜血綜合征,左側上肢脈搏搏動減弱,握力明顯降低,患側血壓明顯低于對側20 mmHg(1 mmHg=0.133 kPa),且對側椎動脈代償性高流速;另有76名工作人員,其中女性36名,存在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減低,其中15例有頭暈、頸項部疼痛、視物模糊等癥狀。腦動脈狹窄人數(shù)占同年齡組人數(shù)的0.53%;腦動脈血流速度異常人數(shù)占同年齡組人數(shù)的14.18%。
2.3 22~39歲年齡組 年齡22~39歲中有1例男性38歲,為左側大腦中動脈狹窄;另有162例人員有不同程度上血流速度加快但未達到狹窄診斷標準。腦動脈狹窄人數(shù)占同年齡組人數(shù)的0.09%;腦動脈血流速度異常人數(shù)占同年齡組人數(shù)的14.83%。
本組資料中22~39歲、40~59歲、60歲及以上3個年齡段,腦動脈狹窄發(fā)生率分別為0.09%、0.53%、3.12%;腦動脈血流速度異常發(fā)生率分別為:14.18%、14.83%、67.71%??梢钥闯觯孩僭诮】等巳褐懈髂挲g段存在不同比例的潛在腦血管疾病患者;②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潛在腦血管患者比例隨之上升,不同年齡段間,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率與年齡成正相關。腦動脈狹窄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常見病因為:①動脈粥樣硬化;年齡是不可控制的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之一,中老年人若患有其他危險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并伴有情緒應激、吸煙、酗酒、肥胖等情況下易引起動脈硬化而導致血管狹窄[4];②高血壓;③糖尿病;④栓塞;⑤外傷;⑥動脈炎;⑦壓迫;另外腦血管疾病可能與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大、熬夜、失眠、長期吸煙、飲酒、坐姿不良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尤其是22~39歲、40~59歲年齡組。在許多腦血管疾病發(fā)病前期,腦血管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的改變常早于影像學上的變化[5]。TCD檢測是一種無創(chuàng)性檢測顱底大動脈血流動力學的診斷技術。通過檢測顱底動脈的血流方向、血流速度、頻譜形態(tài)、音頻特征等能較準確的反映腦動脈的狹窄、痙攣、缺血等病理狀態(tài)。因此,結合臨床實際,TCD檢查可以作為一種對潛在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篩查手段,建議在門診、體檢過程中廣泛應用,尤其中老年人群。
[1]徐素珍,周和平,周濤.經顱多普勒與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診斷腦動脈狹窄的對比分析[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1,13(6):829-830.
[2]張亞民,康衛(wèi)華,雷成功,等.經顱多普勒超聲與磁共振血管造影比較評估大腦中動脈狹窄分界的最佳診斷值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06,352:119.
[3]高山,黃家星.經顱多普勒超聲(TCD)的診斷技術與臨床應用[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4:51.
[4]崔英花,全紅梅,樸春姬.780例眩暈或頭暈患者TCD表現(xiàn)[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23):47-49.
[5]徐美.經顱多普勒超聲對高血壓病患者腦底動脈檢測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2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