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偉
(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重慶 400715)
大學一年級的新生,經過十二年小學中學的應試教育,跨過高考,進入大學校園。然而,由于大學的學習方式和生活環(huán)境與中學截然不同,導致很多新生在入學后長時間無法適應,在空虛、失落、困惑和迷茫中度過大一[1],由此形成的消極心理又進一步影響隨后三年的學習成長,最終導致畢業(yè)時無法達到合格的畢業(yè)質量[2]。剛進入大學階段的學習,新生的心理狀況受班主任的影響很大。大學班主任不同于小學中學時期的班主任,需要在心理上、精神上協(xié)助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成為學生思想上的“指路人”,情感上的“守護神”和學業(yè)上的“引導者”[3]。生物技術學院生物技術專業(yè)歷年的大一新生也不同程度地表現出迷茫心理。作為新生班主任,為了幫助學生盡快度過大一的過渡時期,順利開展大學生活,有必要了解大一新生的學習心理狀況,然后根據專業(yè)特點,有針對性地完善班主任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探索新生班主任工作的思路和模式。鑒于此,筆者對生物技術專業(yè)大一新生的學習心理展開調查,在掌握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對班主任工作進行探討。
調查對象:生物技術學院2011級生物技術專業(yè)學生,共68人。
調查日期:2011年11月(新生入學半學期左右)。
調查方法:無記名問卷調查。
有效問卷數:66份。
調查結果(以人數的百分比作餅圖表示):
由圖1和圖2可知,生物技術專業(yè)的大多數新生(74%)初入大學,對大學校園的文化氛圍表現出興趣。在對大學生活的展望方面,也有近70%的學生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開創(chuàng)有意義的大學生活。
圖1 對大學校園文化的興趣
然而,在面對當前的學習的時候,有90%的同學對生物技術學院和生物技術專業(yè)欠缺了解(圖3),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的半學期基礎課程學習,有82%的同學表示對學習沒有興趣,其中9%只為及格,另外73%的同學雖然沒有興趣但是在努力學習(圖4)。至于有效的學習方法,有高達93%的同學表示沒有有效的方法(圖5)。同時,在英語學習方面,只有約三分之一的同學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圖6)。
圖2 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開創(chuàng)有意義的大學生活
圖3 對生物技術學院和生物技術專業(yè)的了解
圖4 對半學期以來的基礎課學習的感覺
另外,在性格的自我完善方面,大多數同學(86%)能夠對自己的性格進行檢視,分析優(yōu)缺點(圖7)。最后,在人際交往方面,有39%的同學已經結識到較深入的朋友,但仍有超過一半的同學尚缺乏深入的情感交流對象(圖8)。
圖5 針對目前的課程,有無有效的學習方法
圖6 英語學習的目的
圖7 半學期來,有沒有發(fā)現自己的一些不足與長處
圖8 身邊有無可以深入交流的人
圖1和圖2的調查結果顯示,大一新生雖然經歷了學習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但是仍然表現出足夠的好奇心,普遍對大學的校園文化產生興趣。同時,面對大學四年的學習,多數同學表現出良好的期望,相信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造出有意義的有成果的大學生活。透過興趣和期望,能夠看出大一新生強烈的渴望成長的心情。這種心情是大學期間積極進取的原動力,如果這種心情受到消極的影響,勢必對整個大學的學習和生活產生負面作用。作為新生班主任,所有工作的基點和重心都要圍繞如何呵護新生的成長激情展開。而新生的成長特點既有共性也有個性,作為班主任,不僅要掌握學生成長方面的共性,從集體的角度提供引導和推動,更要具體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有意識地在其擅長的方面給予鼓勵,因勢利導,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傊?,班主任只有在重視并呵護新生渴望成長的激情的前提下,才能有效開展各方面的工作,推動學生成長,開創(chuàng)班主任工作的有利局面。
圖3到圖6的調查結果表明,新生對所學專業(yè)欠缺了解,而且在入學后半學期內參加的基礎課學習中,十分缺乏學習熱情。因此有必要幫助學生增加對生物技術專業(yè)的理解,同時加強對基礎課程的學習認識,從根本上端正學習態(tài)度。在增加專業(yè)的理解方面,應該充分利用生物技術學院的優(yōu)勢。生物技術學院目前由“長江學者”夏慶友教授擔任院長,分別擁有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學科,2011年更獲準建設家蠶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生物技術研究領域,學院師資力量雄厚,試驗平臺完備,研究成果豐富。為了增加新生對專業(yè)的理解,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學院的研究展示,進入實驗室實地參觀,通過切身體驗增加新生對專業(yè)的理解。在基礎課的學習方面,班主任必須“曉之以理”,強調基礎課的學習成績對于獎學金的評定以及今后研究生期間的學習都有很大影響。其次是“動之以情”,邀請高年級的同學及研究生作經驗交流,介紹基礎課程的學習心得和考研體會,站在學生的立場,促進良好學習態(tài)度的形成。另外,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還與學習興趣密切相關,而學習興趣又與學科本身的科學性和趣味性緊密聯(lián)系,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圖書館和網絡等形式,了解數學,化學等基礎科學在教材之外的廣闊知識,體會其美妙所在,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
經過十多年的應試教育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非常欠缺獨立思考能力,表現在沒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有效的思考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進入思想自由,氛圍寬松的大學校園,就很容易失去奮斗目標,陷入迷茫。在這個時候,班主任應該有意識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對內認識自己,對外認識世界,樹立“完善自我,服務社會”的人生目標,盡快擺脫迷茫。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我認識(圖7),但是欠缺有效的方法,比如從旁人的反饋中了解自己(圖8),正所謂“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班主任可以通過鼓勵人際交往,推薦書籍閱讀和邀請專家演講等形式,引導學生不斷認識自我,尋找真實的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
綜上所述,生物技術專業(yè)的大一學生,來到嶄新的大學校園中,普遍對未來充滿期待。但是,面對學習生活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他們又很容易產生消極的學習心理,在生活中感到迷茫。作為大一新生的班主任,應該在了解學生心理成因的背景下,結合生物技術專業(yè)的特點,以呵護學生的成長激情為中心,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大學四年精彩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開端。同時,班主任還應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有意識地認識自己,完善自己,努力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
[1] 曹春香,顏冬英,侯立豐,商靈默.大一新生常見心理困惑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J].2011,23:251.
[2] 周小玲,唐經緯.變革、功利、迷茫:新時期青年大學生信仰危機探源[J].文學界(理論版),2010,11:262-263.
[3] 孟莉.淺談高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職責[J].讀與寫雜志,2011,8(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