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寶香
揚州市精益眼鏡
不久前,我們店里開了一次店會,主題是我們的優(yōu)勢在哪里。對此,大家各抒己見,有人說我們的服務很熱情,對顧客很有耐心;有人說我們的笑容很多,對顧客很真誠等,但就是沒有人夸我們的驗光很仔細、認真。最后店長總結(jié)認為,盡管我們自認為服務做得好,但別家眼鏡店做得也好,這并不能成為我們的優(yōu)勢。我們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其他的成功眼鏡店是怎么做的,而不再做井底之蛙。
經(jīng)過去其他眼鏡店體驗以后,我們都不再為服務好而沾沾自喜了,因為還有店家的服務做得比我們更好、更細致。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家店還是其驗光環(huán)節(jié)——店內(nèi)的顧客接受驗光的時間都很充分,驗光師把每一個驗光步驟都詳細地向顧客解釋,顧客也十分信任驗光師,不少顧客還愿意排隊驗光。
這家店的驗光環(huán)節(jié)對我的觸動很大,原來驗光也可以做得這么出色。我以前覺得只要驗光結(jié)果準確,顧客戴著眼鏡舒服、清楚就行,對于驗光的整個流程卻不太重視,有時候節(jié)假日一忙起來,幾分鐘就把顧客的光驗好了,還自我感覺驗光水平提高了?,F(xiàn)在跟人家一對比,真覺得汗顏,暗下決心要改變以前的“粗放式”驗光方法,進一步做得更細致、更認真。
調(diào)整了心態(tài)以后,在實際的驗光工作中,我開始有所轉(zhuǎn)變。一天中午,一位女孩進來要求我?guī)退炓幌鹿?,在驗光過程中她說自己去過兩家知名的眼鏡店驗光,每家店驗光的結(jié)果都不一樣,一家說她有散光,一家說她沒有。她聽了很煩惱,嚇得都不敢配眼鏡了,不知哪個驗光結(jié)果是準確的。聽了她的話,我先安撫她說:“別著急,我一定會仔細為你檢查眼睛。”按照驗光流程,我先給她做了10分鐘的霧視,以消除視疲勞。接著,我進行電腦打單,用裂隙燈檢查她的眼睛,把檢查的結(jié)果仔細地講解給她聽,并詢問了她平時的生活習慣,給出相關(guān)的眼睛保養(yǎng)建議,她聽得連連點頭。接著,我用綜合驗光儀檢查她的雙眼,用看散光表的方法為她測散光,并告訴她哪種情況表示有散光,經(jīng)過檢查她并沒有散光,于是我很肯定地告知她是沒有散光的;如果眼睛有散光的話,散光表上的線條會怎樣等等。顧客又看了一遍,這下真的確信自己沒有散光,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我順帶為她簡要地講解了散光是怎么形成的,生活中應注意多休息,即使眼睛有散光,也不是很嚴重的問題。女孩兒聽了一下子豁然開朗,不再為此感到煩惱。接下來,我檢查了她的紅綠對比、優(yōu)勢眼、雙眼平衡測試等,每一步我都會向她講解說明,在驗光結(jié)束后我把驗光結(jié)果給她,她很信任地對我說:“真的太感謝你了,我現(xiàn)在完全相信你,你就按照這個度數(shù)幫我配眼鏡吧,以后我會介紹我的同事朋友也到你這里配眼鏡的。”
聽了她這番話,我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是啊,我們以前驗光時都忽視了一個細節(jié),就是要與顧客不斷地互動,而不是一個人在驗光室里唱獨角戲,自己知道驗光步驟就行,完全忽略了顧客的知情權(quán),讓顧客坐在那兒,干巴巴地回答問題,這樣的驗光過程與體驗無疑是失敗的,因為即使驗光結(jié)果是準確的,對于顧客來說什么知識也沒增長,對驗光師也沒有印象和感激之情。
相反,如果能夠在專業(yè)的基礎上,再多一份細心、一份責任感,多與顧客進行互動,顧客排隊等你驗光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由驗光帶動銷售也將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