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鳳凰縣的水土流失現(xiàn)狀及防治對策*

        2012-01-03 09:24:28袁志忠饒碧娟楊振宇張旭平
        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年3期
        關鍵詞:鳳凰縣暴雨全縣

        袁志忠,饒碧娟,楊振宇,張旭平,姚 亮

        (1.吉首大學生物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2.湘西自治州水利局,湖南 吉首 416000)

        鳳凰縣的水土流失現(xiàn)狀及防治對策*

        袁志忠1,饒碧娟2,楊振宇2,張旭平2,姚 亮2

        (1.吉首大學生物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2.湘西自治州水利局,湖南 吉首 416000)

        鳳凰縣的水土流失現(xiàn)象非常嚴重,受其自然條件影響,鳳凰縣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是崩崗.根據實地調查資料,概述了鳳凰縣的基本情況及水土流失現(xiàn)狀,對崩崗的分布規(guī)律和發(fā)育特征進行了分析,闡述了崩崗的危害,提出了崩崗的防治措施,最后為鳳凰縣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幾點對策和建議.

        水土流失;崩崗;防治對策

        水土流失是一個全球性的災害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1].聯(lián)合國將水土流失例為全球三大環(huán)境問題之一.中國是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全國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水土流失已成為中國的頭號環(huán)境問題.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已達367萬km2,占國土面積的38.2%.嚴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年均損失50億t,導致耕地貧瘠,面積逐年減少,年均減少百萬畝耕地[2].目前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問題十分嚴重,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日趨惡化,加劇了水、旱、風沙等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嚴重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湖南省水土流失面積為40 393km2,占全省總面積的19.1%,占可能發(fā)生流失坡面積的34.3%.在湘江、資江、沅水、澧水4大水系中,水土流失現(xiàn)象有向“四水”上游擴展的趨勢[3].全省水土流失點多面廣,主要侵蝕形態(tài)為面蝕、局部滑坡.湖南省山地丘陵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80.5%,易侵蝕土壤占全省總面積一半以上,雨量充沛,暴雨頻繁,水土流失潛在因素十分活躍;加之人口稠密,開發(fā)利用和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進一步加劇了水土流失[4].

        湖南湘西地區(qū)是地處湘、鄂、黔、渝4省(市)毗鄰的武陵山區(qū),是中國西南巖溶山區(qū)的典型巖溶地區(qū),也是長江中上游主要的巖溶區(qū)之一,巖溶面積占全區(qū)面積的55.6%[1].目前整個湘西自治州的水土流失現(xiàn)象十分嚴重.水土流失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蓄水降旱能力降低,造成土地資源的破壞,大量土地遭到石漠化,喪失農業(yè)利用價值,從而導致當地農民生活貧困,影響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

        筆者通過對鳳凰縣水土流失狀況及其危害的分析,將對當地政策更好地防治水土流失和提高當地群眾的水土保持意識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并為進一步研究其他地區(qū)水土流失的發(fā)生規(guī)律和防治措施提供參考.

        1 鳳凰縣基本情況

        1.1 社會經濟概況

        鳳凰縣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邊緣,東接瀘溪、麻陽,西連貴州松桃,北與花垣、吉首接壤,南與貴州銅仁為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09°18′~109°48′,北緯27°44′~28°19′.縣城設在沱江鎮(zhèn).2001年12月17日,鳳凰縣被批準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據初步統(tǒng)計,2005年鳳凰縣全年實現(xiàn)國內生產總值98 831萬元,比上年增長7.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 649元,比上年增加318元,增長13.6%,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1 354元,比去年人均增收80元,增長6.3%,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4 812元,增長13.5%,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余額6.5億元,增長18.7%.旅游產業(yè)持續(xù)快速增長.全年共接待中外旅游者108萬人次,同比增長21.4%.實現(xiàn)旅游業(yè)總收放1.5億元,增長30.4%.

        1.2 人口狀況

        鳳凰縣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據抽樣調查,2003年全縣計劃生育率89.9%.人口出生率12.5‰,人口自然增長率7.8‰,年末全縣總人口373 075人.在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27.4萬人,占總人口的73.3%,其中苗族20.1萬人,土家族7.1萬人,人口密度212人/km2.

        全縣轄區(qū)內31個鄉(xiāng)(鎮(zhèn)),359個村(居委會),戶數為76 500戶,農村人口344 100人,其中農業(yè)人口334 100人,農村勞動力206 200人.

        全縣崩崗分布區(qū)域內有9個鄉(xiāng)(鎮(zhèn)),111個村(居委會),戶數為24 971戶,農村人口109 185,其中農業(yè)人口106 511人,農村勞動力59 423人.

        1.3 土地利用情況

        鳳凰縣土地總面積175 913hm2,占全省總面積的0.8%,占湘西自治州總面積的8.2%.全縣耕地面積21 989hm2,占全縣土地總面積12.5%,其中水田面積17 170hm2,旱地面積4 780hm2.全縣崩崗分布區(qū)域內的9個鄉(xiāng)(鎮(zhèn))土地面積63 070.6hm2,其中農用地面積57 959.6hm2,建設用地面積1 870.7hm2.

        全縣崩崗分布區(qū)域土地利用現(xiàn)狀,從土地開發(fā)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集約經營程度及土地利用經濟效果等方面綜合分析概括為:土地面積大、開發(fā)利用差、地區(qū)之間不平衡;農業(yè)用地較多,集約經營差,經濟效益低,耕地面積多,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少,森林面積大,水土流失嚴重,農業(yè)生態(tài)失調.

        1.4 自然條件

        1.4.1 水文氣象 (1)河流水系.全縣共有大小溪河156條,總長709km.其中流域面積10km2以上、干流長5km以上的河流有40條.由于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因此,河流由西北折南向東北呈樹枝狀分布.縣內主要河流有沱江、白泥江、萬溶江及牛角河部分地段.

        (2)暴雨特性.縣內地勢有利于北方冷氣流和南方海洋暖氣團侵入,夏秋常出現(xiàn)暴雨或晴熱小雨的插花性干旱.流域內年降水量較充沛,根據水文資料統(tǒng)計,歷年平均降雨量為1 365mm,年際變化在943.0~1 686.9mm之間,最大24h暴雨量為220.7mm,最大12h暴雨量為148.3mm,最大3h暴雨量為104.9mm,最大1h暴雨量為67.2mm.時間上年最大暴雨一般主要發(fā)生在5至7月,其中5月份大暴雨次數占52.7%,6月份占37.8%,7月份占7.5%.暴雨多屬于突發(fā)性,面積較廠,時間持續(xù)一般在20~30h左右.根據沱江流域中游鳳凰水文站(1959—2005年)資料分析,強度大的暴雨主要發(fā)生在5至7月,其中,1 h、3h、24h最大暴雨發(fā)生在5至7月份,1h暴雨出現(xiàn)的機率為80.0%,3h暴雨出現(xiàn)機率為82.1%,24h暴雨出現(xiàn)率為93.2%.

        (3)洪水特性.縣境內的洪水由于流域面積呈楓葉形狀,干流坡降大洪水來勢兇猛,尤其是在暴雨沿干流方向傾下的情況下,洪水漲率每小時達1~2m,給沿河兩岸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在興建長潭崗水庫大壩前,一次大洪水過程在20~48h左右,鳳凰水文站在雨后6~8h內出現(xiàn)洪峰,洪峰峰頂時間約0.5~1.0 h.洪水來勢快,沿河兩岸無法超前作好人員財產的轉移,損失較大.自長潭崗水庫建成后,由于水庫調洪作用,沱江流域上游的來水首先被攔蓄在庫內,下游一帶一般不易出現(xiàn)大洪水,但是當水庫大壩泄洪后,上游的來水將直接沖瀉下游,來勢比建庫前更快、更猛.

        (4)水文地質.鳳凰縣位于中國東部新華夏系構造第3個1級隆起帶的湘西端之武陵山2級隆起帶的南段.縣內出露的地層有元古界板溪群,下古界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中生界白堊系和新生界第4系.寒武系碳酸鹽巖層分布最廣,淺變質巖分布最少.地層的巖性構造,決定了地下水資源的類型和分布規(guī)律.縣內地下水根據賦存空間性質分為2大類,即碎屑巖裂隙水和碳酸鹽巖巖溶裂隙水.碎屑巖裂隙水:分布于木江坪、官莊、南華山及橋溪口、廖家橋、齊良橋等的一部分地帶,面積約627.5km2,占全縣總面積的38.7%;泉井匯總流量69 805.2m3每晝夜.主要巖性為紫色砂頁巖和粉砂巖,片理裂隙發(fā)育,但常被風化的巖屑充填,不利于降水滲入,故含水性差,易產生地表徑流,造成水土流失嚴重,而地下水量貧乏.碳酸鹽巖溶裂隙水:分布于臘爾山、禾庫、柳薄、三拱橋、阿拉、茶田、茨巖、山江、千工坪及廖家橋、齊良橋等部分地帶,面積約1129.5km3,占全縣總面積的64.3%,巖性主要為灰?guī)r和灰白色厚層狀態(tài)的白云巖.

        (5)河流泥沙.河流泥沙的多寡受流域自然地理特征、降水特征、植被條件、地理結構、暴雨強度、河道形狀及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其變化比其他水文要素更為復雜.據沱江入武水處下游河溪水文站近40年資料統(tǒng)計,沱江出口處多年平均含沙量為0.233kg/m3.

        (6)氣象.縣境內處于亞熱帶地區(qū),屬于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較為充沛.多年平均蒸發(fā)量1 044.5mm,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 365.0mm,最大日降雨量為220.7mm.歷年最大風速20.7m/s.多年平均風速1.3m/s,無霜期272d,多年平均氣溫15.9℃,最低氣溫-12.2℃,最高氣溫40.2℃.全縣多年日照時數1 266.3h,年日照率29%.歷年日照以5至10月較多,月均在146h以上,占全年日照時數的69%.多年平均總輻射量93.034卡/cm2以上.

        1.4.2 地貌 鳳凰縣地處云貴高原東側的武陵山脈中段南支與沅(沅陵)麻(麻陽)盆地的交接地帶.全境多山,屬中低山區(qū).主要山脈有臘爾山、南華山、青龍山、天星山、鳳凰山、八陵山等.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呈三級臺階遞降,一般海拔標高300~900m,縣境最高海拔1059.9m,最低海拔170m.

        1.4.3 巖性土壤 鳳凰縣土壤主要由石灰?guī)r類、紫色砂頁巖類、板頁巖類、砂礫巖類和第四紀河流沖積物類等母巖發(fā)育而成.土壤種類繁多,全縣土壤共有5個土類(紅壤土、黃壤、紫色土、石灰土、水稻土等土類),17個亞類,56個土壤,123個土種.

        2 水土流失現(xiàn)狀及分析

        鳳凰縣作為我省的水土保持國家級重點縣,受其自然條件的影響,鳳凰縣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其表現(xiàn)形式主要是崩崗.崩崗通常指的是發(fā)育于紅土丘陵地區(qū)沖溝溝頭因不斷的崩塌和陷落作用而形成的一種圍椅狀侵蝕地貌[5]。崩崗侵蝕是中國南方水土流失區(qū)最嚴重的一種土壤侵蝕類型,主要分布于江西、廣東、福建、湖南和廣西等?。▍^(qū))[6].

        2.1 崩崗數量、面積、土壤侵蝕總量統(tǒng)計

        (1)2004年12月底至2005年1月底,由全縣境內44處崩崗分布區(qū)調查資料顯示,全縣境內崩崗總面積為650 470m2,分布于9個鄉(xiāng)(鎮(zhèn)).其中分布在沱江鎮(zhèn)15處,面積190 800m2;官莊鄉(xiāng)5處,面積79 900m2;橋溪口鄉(xiāng)3處,面積27 840m2;木江坪鎮(zhèn)3處,面積34 700m2;齊良橋鄉(xiāng)1處,面積1 300 m2;水打田鄉(xiāng)2處,面積29 700m2;廖家橋鎮(zhèn)8處,面積154 210m2;林峰鄉(xiāng)4處,面積64 120m2;茶田鎮(zhèn)3處,面積67 900m2.

        (2)全縣水土流失總面積約52 831hm2,占總土地面積的30.1%,占山地面積的44.75%.縣境內9個鄉(xiāng)(鎮(zhèn))44處崩崗分布區(qū)土壤侵蝕總量為2 315.6t,其中沱江鎮(zhèn)679.3t,官莊鄉(xiāng)278.9t,橋溪口鄉(xiāng)99.7 t,木江坪鎮(zhèn)124.6t,齊良橋鄉(xiāng)4.7t,水打田鄉(xiāng)96.0t,廖家橋鎮(zhèn)541.3t,林峰鄉(xiāng)223.2t,茶田鎮(zhèn)268.9t.

        2.2 崩崗分布規(guī)律

        根據崩崗的發(fā)育活動力情況,崩崗的類型劃分為活動型與相對穩(wěn)定型.判別的標準為:(1)活動型崩崗:仍在不斷溯源侵蝕,崩壁有新的崩崗發(fā)生,崩崗溝口有新的沖積物堆積.(2)相對穩(wěn)定型:崩壁沒有新的崩崗發(fā)生,崩崗溝口沒有或只有極少量的沖積物堆積,崩崗區(qū)域內和沖蝕區(qū)域內植被覆蓋度大于75.0%以上.全縣境內9個鄉(xiāng)(鎮(zhèn))44處崩崗分布區(qū)域的崩崗發(fā)育活動情況為21處相對穩(wěn)定型,23處活動型,各占47.7%,52.3%.崩崗是斜坡(邊坡)變形破壞的常見形式,它們是斜坡的一種物理地質作用的結果.鳳凰縣境內的崩崗在形成機制與影響因素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它們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有時有著伴生和轉化關系.

        2.3 發(fā)育特征

        2.3.1 類型以土質為主 鳳凰縣境內巖石風化強烈,山丘斜坡多為殘坡積相土體,由于此類土體結構松散,透水性一般較好,粘聚力和結合力一般較低,當滑膩帶(面)土體呈流塑狀態(tài)時,上部土體很容易沿此接觸面(帶)發(fā)生滑動.因此,境內山區(qū)斜坡很容易發(fā)生土質崩崗,據調查資料統(tǒng)計,除9處為巖質崩崗以外,其余均為土質崩崗.

        2.3.2 規(guī)模以大中型為主 鳳凰縣境內已發(fā)生的崩崗當中,中型規(guī)模占崩崗總數的40%以上,大型規(guī)模所占比例接近60%.

        2.3.3 直接誘發(fā)因素以暴雨為主 境內發(fā)生的崩崗全部發(fā)生在雨季,尤其是在暴雨或連續(xù)降雨期間最為突出.連續(xù)暴雨能使巖土體浸泡及孔隙裂隙充水飽和,巖土體抗剪強度降低,比重增大,地下水位明顯上升,增大了地下水的動水和靜水壓力,使斜坡穩(wěn)定系數明顯減小,導致崩崗發(fā)生.

        2.3.4 崩崗具有明顯的復活性 鳳凰縣境內的崩崗具有明顯的復活性,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自然或人為誘發(fā)因素的反復作用.

        2.3.5 崩崗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群發(fā)性 當孕育崩崗的地質環(huán)境條件基本相似,在強降雨作用下,崩崗災害的形成常呈群發(fā)性出現(xiàn).如2000年8月19日,因連降暴雨,形成崩崗4處;2002年5月,在強降雨誘發(fā)作用下,境內共形成崩崗5處.

        2.4 時空分布特征

        2.4.1 時間分布特征 由于崩崗的發(fā)生與大氣降水關系密切.因此,它們在時間分布上與大氣降水規(guī)律具有基本一致性,包括年際和年內兩方面的規(guī)律性:

        (1)年際變化規(guī)律.鳳凰縣崩崗主要表現(xiàn)為數量逐年增多,涉及范圍逐漸擴大,經濟損失日益嚴重的規(guī)律性(見表1).

        表1 鳳凰縣1974—2005年崩崗地質災害(隱患)數量及頻率

        (2)年內變化規(guī)律.與年內降水規(guī)律一致,境內集中降雨時段為4—8月,這段時期正是鳳凰縣崩崗發(fā)生高峰期.據本次調查資料統(tǒng)計,5月份共發(fā)生崩崗地質災害(隱患)點19處,占其總數的40.0%左右.

        2.4.2 空間分布特征 境內崩崗的形成受巖石固結程度、構造、地形地貌、巖石風化強度及地下水等自然因素和人類經濟活動等人為因素所影響,其空間展布具有如下特征:(1)平面分布特征.境內崩崗集中分布于沱江鎮(zhèn)、廖家橋鎮(zhèn)、官莊鄉(xiāng)及林峰鄉(xiāng)等地.這些地區(qū)主要為震旦系、寒武系及白堊系地層分布區(qū).(2)垂直分布特征.境內崩崗分布于海拔200~850m之間,其中海拔高程300~400m之間的災害數占全縣崩崗總數的60.9%.造這一成災規(guī)律原因,一是該高程地域居民較多,人類工程活動強度大,邊坡開挖普遍,破壞了斜坡原有的穩(wěn)定性結構,為崩崗提供了陡峻的臨空條件;二是該高程地域巖石風化強烈,為土質崩崗提供了物質基礎.因此,該高程范圍內成災率高.

        3 崩崗的危害

        首先崩崗侵蝕切割地形,毀壞土地資源,增加了耕作難度,大大降低了土地生產力.其次崩崗侵蝕導致下泄大量泥沙,淤塞河渠庫塘,破壞水利設施,縮短了工程壽命.此外,崩崗突發(fā)性強,嚴重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崩崗發(fā)展速度快,一場暴雨就可能產生突發(fā)性崩崗和形成高含沙水流,給下游人民生命財產構成了嚴重威脅.比如沱江崩崗災害毀壞房屋89間、稻田34hm2,直接經濟損失124.7萬元.

        4 措施與建議

        4.1 預防措施

        (1)開展水土保持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和崩崗侵蝕危害的基本知識,提高當地群眾的水土保持意識.(2)對植被覆蓋率較低的坡地,實行封育和保護,盡快恢復地表植被.(3)對施工時有破壞地表植被現(xiàn)象的建設項目,要求其提前做好相關保護措施,防止地表徑流沖刷造成新的水土流失.(4)對坡地坡面的天然水路及時興修排水溝、蓄水池、截水溝等小型蓄排工程,分散地表徑流,防止水流下泄直接進入崩口,導致崩崗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4.2 治理措施

        (1)農業(yè)措施.首先,要科學規(guī)劃和合理利用土地,調整土地使用結構,實現(xiàn)人與土地的和諧共處;加強以林促農、以牧養(yǎng)農、以農促牧的發(fā)展思路,促進農業(yè)良性循環(huán),進而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從而帶動農、林、牧、漁等各行業(yè)發(fā)展.其次,增肥改土,根據具體需要在農業(yè)用地中安排一定數量的飼料用地,種植優(yōu)質林草,擴大草地面積,利用秸桿還牧促進畜牧業(yè)的發(fā)展.(2)生物措施.開展植樹造林,以造林、種草、植樹為手段,提高地表植被覆蓋率.在樹種、草種選擇上,以鄉(xiāng)土樹種為主,積極引進成活率高且保持水土效果好、經濟價值高的樹、灌、草.與此同時,搞好村莊綠化,大力發(fā)展苗木生產.此外,嚴格控制植被破壞采伐,保持原有植被覆蓋率.(3)工程措施.針對坡、崗、溝等自然流失狀況的具體情況,適度采用工程治理措施,目前人工治理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有山坡防護工程、山溝治理工程、山洪排導工程和小型蓄水用水工程等等.

        4.3 建議

        (1)針對崩崗的特點與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對可能產生崩崗的荒坡山地,采取預防保護措施;對已產生崩崗的坡地采取綜合治理措施.(2)在采取防治措施時,應從地表徑流的形成地段開始,沿地表徑流途徑路線,因地制宜,步步設防(3)預防與治理相結合,以預防為主;治坡與治溝相結合,以治坡為主;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以生物措施為主.

        [1]梁 彬,朱明秋,梁小平,等.湖南洛塔巖溶山區(qū)水土流失影響因素分析 [J].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2004,23(1):6-8.

        [2]蘇 新.全國水土流失現(xiàn)狀 [J].河南林業(yè),1998(4):19-20.

        [3]李景保,毛德華.面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洞庭湖區(qū)減災體系工程建設 [J].自然災害學報,1998,7(3):149-150.

        [4]姚幫松,辛繼紅,張文萍,等.湖南省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及防治對策 [J].水土保持通報,2005,25(3):81-83.

        [5]王先柱,鐘少偉,彭險峰.湘西州巖溶山地石漠化現(xiàn)狀及治理對策 [J].湖南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11(4):302-305.

        [6]張 勇.陜西省水土流失現(xiàn)狀、存在問題與防治對策 [J].水土發(fā)展研究,2004(11):46-49.

        [7]朱超洪,李仁東.襄樊地區(qū)水土流失成因及對策報告 [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207-214.

        [8]李文萍,雷孝章,劉興年,等.四川盆地紫色圖丘陵區(qū)水土流失及防治對策 [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4,15(3):137-140.

        [9]劉瑞華.華南地區(qū)崩崗侵蝕災害及其防治 [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4(4):51-54.

        [10]李小強,李相璽,孟箐玲.江西省崩崗侵蝕防治對策 [J].江西水利科技,2002,28(4):11-14.

        [11]吳志峰,鄧南榮,王繼增.崩崗侵蝕地貌與侵蝕過程 [J].中國水土保持,1999(4):8-11.

        [12]鐘繼洪,唐淑英,譚 軍.南方山區(qū)花崗巖風化崩崗侵蝕及其防治對策 [J].水土保持通報,1991(8):21-25.

        (責任編輯 陳炳權)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oil and Water Loss in Fenghuang County

        YUAN Zhi-zhong1,RAO Bi-juan2,YANG Zhen-yu2,ZHANG Xu-ping2,YAO Liang2
        (1.College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Jishou University,Hunan 416000,China;2.Xiangxi Water Conservancy Bureau,Jishou 416000,Hunan China)

        The soil and water loss phenomenon in Fenghuang County is very serious at present.Influenced by natural conditions,the main form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n Fenghuang County is the collapsed hills.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material,the authors sum up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oil and water loss in the county,and analyz the distribution rules and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apsed hills in the county.The danger of collapsed hills is explained and the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Finally,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conservation of the water and soil in Fenghuang County.

        soil and water loss;collapsed hills;countermeasures

        S157.1

        A

        10.3969/j.issn.1007-2985.2012.03.018

        1007-2985(2012)03-0076-05

        2012-03-15

        湖南省水利廳科學研究資助項目(湘財農指(2011)110號);湖南省水土保持總站科研委托項目、湖南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地資助項目(JD201103B)

        袁志忠(1977-),男,吉首大學生物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水土保持學和生態(tài)學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歡
        鳳凰縣暴雨全縣
        鳳凰縣:童心妙筆“書”情“畫”意
        科教新報(2024年49期)2024-12-29 00:00:00
        “80年未遇暴雨”襲首爾
        鳳凰:閱讀,從筑夢開始
        科教新報(2022年22期)2022-07-02 12:34:28
        暴雨
        當暴雨突臨
        遺失聲明
        科教新報(2019年36期)2019-09-10 23:39:38
        鳳凰縣: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推動美麗鄉(xiāng)村建設
        四十年巨變數字看發(fā)展
        暴雨襲擊
        支點(2017年8期)2017-08-22 17:18:27
        寧陵縣舉行中小學跳繩比賽
        下一代英才(2015年2期)2015-05-30 22:39:57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久久精品人妻嫩草av蜜桃|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女人让男人桶爽30分钟| 国产无套内射久久久国产| 亚洲av片在线观看| 欧美最大胆的西西人体44|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6080|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 无码流畅无码福利午夜| 视频精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魔鬼身材极品女神在线 | 精品国产女主播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加勒比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性受xxxx黑人猛交|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 久久国产色av免费观看|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亚洲暴爽av天天爽日日碰| 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电影久久久久久久9999| 亚洲精品午夜精品国产| sm免费人成虐漫画网站| 蜜臀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 婷婷成人亚洲综合国产| 青青草视频网站免费看| 国产专区亚洲专区久久| 久久av不卡人妻出轨一区二区| 精品露脸熟女区一粉嫩av|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欧美日韩不卡视频合集| 不打码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手机看片日本韩国|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香蕉| 可以免费看亚洲av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