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幾天,一到中午左右,就會突然吹起疾風(fēng),甚至連眼睛都睜不開,這是春風(fēng),春風(fēng)會有土地的香氣,吹一陣后便安定下來,然后再吹,又更為強烈些。日本三月是青芽劃破寒土的季節(jié),陰歷稱之為“彌生”,也就是萬物終告萌生的意思,整個冬天一直緊縮的身、心都開始伸展而獲得解放,可以實感生命的更新。小時候記得“春風(fēng)吹又生”,我是到了四季分明的日本才真正體驗到的,春天真的是充滿新生之喜悅的季節(jié),不過朋友月子說:“你會開始去感傷季節(jié),其實不是場所,而是年齡!”我不想承認(rèn),但是忖想或許真的如此,青春時期,誰會為了櫻花、紅葉而醉呢?其實講究美食美酒亦何嘗不是如此,比起醉意,我寧可抖擻精神,期待這個邂逅季節(jié)帶來無限的可能性。
強風(fēng)刮起,然后有如紙片、雪花般的東西飄來,不用揉眼睛,也知道這是櫻花瓣,附近的商店街從一周前便已經(jīng)開始為了櫻花節(jié)而準(zhǔn)備;今年的櫻花比往年開得早,幾乎是創(chuàng)新紀(jì)錄,許多環(huán)保專家很憂心,因為這也是地球溫暖化的象征,不但春天來得早,連夏天也會很熱的;我聽到花開是三月十六日,然后一下子便從開二分,變成開五分,幸而這幾天突然又冷起來,開五分的狀態(tài)因此得以暫時維持。自然像是一個大冷藏庫般,把半開的櫻花全部都冰起來,真的是春寒料峭,原本已經(jīng)打算收起來的大衣、毛衣又再度活躍起來,夜里去探視外地來的朋友時,看見新宿車站標(biāo)示著現(xiàn)在是九攝氏度,所以相信自己的溫度感覺并未抓狂。日本各地有許多指標(biāo),讓人不斷去依賴這些數(shù)字,一旦成性后,看到壞掉的時鐘或是溫度計會很不安的。這樣想來,以前的藝妓是將冰冷的手伸到客人的脖子里撒嬌,來用客人的身體確認(rèn)溫度,實在是很性感的動作,或許有溫差的動物才會彼此吸引吧!
如果不是突然冷起來,否則一陣春雨,盛開的櫻花便會全黏在地面;因為櫻花花期非常短,從所謂“初花”開始到花謝僅有十天左右,常常才聽說櫻花盛開,留意一看,便已經(jīng)散落一地。還好今年雖然開花得早,但花期會多延幾天,否則每年總覺得春天來去匆匆;在櫻花開了以后,還會有下雪的可能,我來日本二十年,遭遇一次,如果地球再如此發(fā)燒,或許以后也不會有這種真正的“花吹雪”,花吹雪,便就是花瓣如雪飄吧!
櫻花的花期比起花期有一個月的梅花來說實在是太短了。所以日本自古便已經(jīng)知道櫻花的可貴,花開每一天的衣食住行都轉(zhuǎn)換成與櫻花有關(guān)而加以吟詠,有“朝櫻”、“夕櫻”、“夜櫻”等,因為一天中時間的經(jīng)過而帶來的風(fēng)情的變化以及微妙的情思也借著櫻花來表現(xiàn)。而現(xiàn)代的日本人則也會說“櫻心”、“櫻力”等,那是因為在盛開的櫻樹下,會感受到櫻花費了一年的時間而怒放的心情與喜悅。櫻花絕對不是孤芳自賞型的花,一開便是成片成山地開,而且是一口氣地開、同時地開,所以也令人能感染到櫻花的鬧意與生命力,會發(fā)出同為生物的哀怨的共鳴。
櫻花是告春的花,也是最會表現(xiàn)春天的花,所以在谷崎潤一郎的《細雪》中去問女人百花之中的最愛,女人說是“櫻花”;問食物中之最愛,則說是“鯛魚”,這其實是日本人平均的感覺。櫻花是花王,鯛魚是魚王,因此歌頌櫻花、鯛魚的名詩秀句非常多。日本的詩人、俳人因為創(chuàng)作的主題很受季節(jié)的約束,所以至今依然不斷地在吟詠櫻花,只是都是借櫻花托情寄思,因為櫻花從來不曾默默地來去,每年都是轟轟烈烈的,因此人們往往會將櫻花與記憶聯(lián)系在一起,但是這是人們的任性,櫻花本身是不會有什么追思的,因為櫻花未曾擁有一個分離到足以追思的自己。櫻花其實像是全心全意陷入戀愛激情的女人,因為連靈魂都付出去了,所以繁殖子女的余裕都闕知。不知道為什么,櫻花是不會像梅花以及杏花般結(jié)實的,櫻花本身就是一種生命的昂揚,是燃燒本身,或許櫻花在其他的花來看是一種青春的徒然,枉費開花一場,但是櫻花對此一點也不計較,這是櫻花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