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甭殬I(yè)技術學院,湖北 孝感432000)
摘要: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對高職班主任隊伍建設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認為目前高職班主任隊伍結構整體趨向合理、制度基本健全,但班主任工作職責不夠明確,理論素養(yǎng)尚顯不足,激勵機制亟待完善。針對這些制約班主任工作開展的瓶頸因素,必須采取相應對策。
關鍵詞:高職班主任;隊伍建設;現(xiàn)狀;對策
高校班主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16號文件)頒布以來[1],中央多次強調了加強高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各高職院校也相繼出臺了有關條例,反復強調班主任在育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從調動班主任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角度出發(fā),探索發(fā)揮班主任作用工作機制的研究勢在必行。
一、高職班主任隊伍建設的現(xiàn)狀
1.隊伍結構整體趨向合理
(1)隊伍整體結構趨向合理。各高職院校擔任班主任的隊伍基本是老中青三代結合,以中青年為主,特別是年輕教師所占比例較高,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在班主任工作崗位上發(fā)揮了重要補充作用。從班主任隊伍的人員結構來看,高職院校班主任組成中,專任教師仍為主要工作力量,專職輔導員和行政管理人員分別為主要補充力,所有班主任均為兼職隊伍。
?。?)隊伍素質過硬。高職班主任基本上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成為班主任隊伍的中堅力量,部分教授和碩士也擔任了班主任,并和專職輔導員相互補充,有效開展工作。
2.基本制度健全,機制逐步完善
中央16號文件下發(fā)后,各高職院校在認真學習貫徹中央文件精神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特點,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管理體制,通過各種制度保障,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特別是輔導員、班主任的工作職責、選聘配備、培養(yǎng)培訓、政策保障等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在文件的指導下,各高職院校進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機制,有力地推動了隊伍建設向科學化、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的方向發(fā)展。同時,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也是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有力抓手和載體。當前,各高職班主任隊伍工作機制逐步完善。一是在培訓機制上,班主任培訓均以集中學習、發(fā)放自學教材和舉辦講座為主要的培訓方式,有的也選派班主任外出學習,有的運用網(wǎng)絡培訓手段。二是在管理機制上,對班主任日常管理都采用院(系)直接管理的模式;在班主任工作年限上,絕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要求教師晉升必須從事班主任工作一年及以上。
3.工作職責不夠明確,理論素養(yǎng)尚顯不足
高職院校應明確班主任工作以學生事務管理、思想指導、學業(yè)指導、生活指導等為主要內容,有的學校將班主任工作側重點明確界定為學生思想指導和學業(yè)指導。這就導致在具體實踐中,因為工作主體和內容的交叉,工作職責并沒有足夠明確,出現(xiàn)了工作區(qū)別不明顯,相互扯皮的現(xiàn)象。一方面,從工作定位來看,班主任工作定位不夠明確,與專職輔導員的工作側重點區(qū)分不夠清晰,因此,在具體的工作中往往是出現(xiàn)多頭管理或工作不夠協(xié)調的情況,嚴重影響學生工作多支隊伍合力的有效發(fā)揮。同時,絕大部分班主任是兼職,并以專業(yè)教師為主,一般身兼教學的他們教學任務重、科研壓力大、工作繁忙、精力分散,導致班主任無法投入充足的時間做好班級工作,工作難以到位,效率較低。加之一些班主任對自身工作認知不足,仍然存在教書是硬任務,育人是軟任務的認識,認為班主任角色次要,地位輔助,工作臨時的看法,存在教學與學生工作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另一方面,從工作管理上看,班主任應該處于輔導員的協(xié)調組織之下,有序開展學生工作,但在實施具體工作時,由于班主任較之輔導員,大多學歷高、經驗多、資歷深,因此常出現(xiàn)輔導員一攬子包辦事務,班主任工作職能弱化的現(xiàn)象。同時,各高職院校從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師主要是青年教師,與老教師比起來,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更容易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有利于學生工作的開展,但也面臨著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社會經驗不足的問題,加之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本身的專業(yè)性特點和教育管理相關理論知識的欠缺,使得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老師也解決不了的尷尬局面層出不窮。當前各高職院校已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班主任培訓機制,但仍普遍存在著不夠重視、較少根據(jù)相關專業(yè)理論知識系統(tǒng)培訓的情況。這就導致班主任隊伍的政治理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和基本業(yè)務能力普遍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班主任工作的推進和隊伍建設的全面發(fā)展。
4.激勵機制亟待改善,待遇有待提高
近年來,各高職院校對班主任隊伍考核和激勵機制建設的力度逐步加大。就考核的方式而言,高職院校由學工處和學院(系)共同考核,綜合獲得考核成績。就考核指標構成而言,大部分高職院校采取班主任自評、學生民主評議、院系評議和學校評議的綜合評價方式,但仍有少數(shù)高職院校采取學校直接評議的方式。就激勵機制而言,各高職院校均有不同程度的優(yōu)秀班主任校級榮譽的評選比例。需要特別提出的是,當前各高職院校中,班主任工作與其他工作崗位相比仍然普遍存在著津貼較低、發(fā)展前景不明朗等問題,制約了評價和激勵機制的作用發(fā)揮。
二、高職班主任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1.調整結構,優(yōu)化隊伍,全力打造科學化的班主任隊伍
目前各高職院校班主任隊伍的結構基本趨于合理,但班主任隊伍工作熱情仍有待進一步激發(fā),這就需要從調整結構、優(yōu)化隊伍著手,全力保障隊伍的科學化水平。高職院校班主任整體趨向于年輕,雖然盡顯年輕隊伍的活力,但一些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老教師、老干部的優(yōu)勢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發(fā)揮。筆者建議,在班主任選任時,一方面要注意班主任結構中老中青三代的比例均衡,另一方面選拔時注重班主任的工作責任心,真正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造一支以保障工作質量為首要目的的科學化隊伍。
2.拓展途徑,強化培訓,精心打造學習型班主任隊伍
高職班主任培訓均以集中學習、發(fā)放自學教材和舉辦講座為主,僅有少數(shù)學校運用網(wǎng)絡培訓手段;就培訓內容而言,培訓均以學生事務管理相關知識和實踐經驗交流為主,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知識的涉獵不能滿足班主任工作的實踐需求。因此,筆者建議拓展途徑,強化培訓,精心打造學習型班主任隊伍。一方面,建立健全崗前培訓制度,從學校實際工作出發(fā),以人為本,制定培養(yǎng)規(guī)劃,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和安排新任班主任、輔導員,尤其是經驗不足年輕班主任參加系統(tǒng)業(yè)務培訓;建立分層次、多形式的培訓體系,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yè)務素質。另一方面,構建學生工作的主體化交流學習空間。定期召開縱向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積極搭建整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tǒng)橫向的經驗交流平臺,并有計劃地分批組織班主任外出考察學習,參與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先進,樹立典型,在最廣泛的全體學生工作隊伍范圍內,多角度、多層次交流班級管理的好經驗、好做法。同時,為彌補兼職班主任時間和精力保障不足的現(xiàn)狀,建議積極開展并利用網(wǎng)絡培訓平臺,為班主任提供充足的條件,在自己便利的時候隨時學習,隨處學習,不斷提高班主任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業(yè)務素質、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
3.明確崗位,深化角色四項工作職責
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重要前提是明確班主任隊伍的角色定位、工作職責和基本要求。正確處理班主任多重身份之間的關系,必須合理劃分與輔導員的工作關系。首先,從工作內容來看,輔導員主要從宏觀的角度統(tǒng)籌和兼顧學生的文化、社會活動的組織開展,集中開展學生政治理論學習活動,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班主任則注重于更加細致和深入地教育管理學生,對個別學生的思想問題進行引導和疏通,特別是從學業(yè)上對學生給予指導。其次,從工作對象來看,輔導員一般負責一個年級或者幾個年級的學生工作,是從宏觀上把握與引導;班主任一般只負責一個班級的學生工作,是微觀層面上的教育和指導,也就是說,輔導員和班主任工作是點和面的關系,因此,班主任要確立五種角色定位,即學生人生發(fā)展的導航人、學生學習成才的指導者、學生心理健康的輔導員、學生生活的領路人和學生班級工作與活動的組織者。履行四項工作職責,即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施學生成才規(guī)劃、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和管理學生班級事務,充分利用和學生接觸最多、走得最近的優(yōu)勢,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4.以人為本,目標明晰,運用高效化激勵機制
班主任工作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為保證管理目標的有效實現(xiàn),主要從目標、責任、情感、物質等方面運用高效化的激勵機制。一是通過制定工作目標來引導、激勵和規(guī)范班主任工作行為,用具有時代性、社會性的目標強化班主任工作的使命感,用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的目標激發(fā)班主任的工作動力,確保班主任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學及班集體建設任務。二是根據(jù)教師職業(yè)特點,從責任上激勵班主任,創(chuàng)造一種競爭奉獻的氛圍,強化班主任的角色意識和對工作職責的認識,鞭策班主任敬業(yè)樂業(yè)。三是挖掘班主任隊伍建設中情感激勵的作用,在領導的感召力、師生情感的融洽力作用下,讓班主任從心底產生工作動力,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在任何困難面前都毫不退縮。四是加大物質保障力度,把物質激勵和目標、責任、情感等精神激勵有效地結合起來,以有力保證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激勵機制作用。
5.開拓思路,創(chuàng)新模式,建立健全大學生學業(yè)導師制度
為了保障班主任和輔導員既明確分工,又密切配合,有效形成合力,共同做學生工作。建議將班主任角色側重定位于學業(yè)導師,借鑒國外社區(qū)學院導師的豐富經驗,在國內多所知名大學的前期探索下,建立健全高職學生學業(yè)導師制,確保班主任各項優(yōu)勢的充分發(fā)揮。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當前部分高職院校評價機制和高校教師的評價機制是以科研為主導的,甚至有的教學改革也科研化、學術化,學校并沒有切實將教學放在核心地位,導致教師不能將主要經歷投入到教育活動之中,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校教師的積極性。
三、結語
班主任作為高職院校育人工作的骨干力量,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努力積極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自己的工作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上指導學生,為高職院校工作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意見[Z].中發(fā)[2004]16號.
?。?] 譚書敏.成都理工大學創(chuàng)新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模式
[J].思想教育研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