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玉帶繞山川,三江四水潤澤湘楚,洞庭湖水煙波浩渺,瀟湘之水漫過楚風(fēng)遺韻。尋蹤移步,桃源落英繽紛,桃花江水清澈,滋潤著湘女白皙的面龐。君山之竹,斑斑淚痕猶在,九嶷山湘夫人的衣帶拂過的這一方土地是這樣的神奇,這一片土地上生長的女子是如此多情。
三湘四水,水汽淋漓,水汽氤氳,不乏水滋潤下的風(fēng)土人情。瀟湘之地,處處青山蒼翠,橘園飄香,既有張家界的奇峰奇景,又有四水入洞庭的水霧升騰。芝麻入茶,竹影影綽綽,既有湘女窈窕的身姿,又有苗女頭上的銀佩叮當(dāng),既有湘語呢喃,又有苗家山歌飛揚(yáng),這一切構(gòu)成了湘女特有的風(fēng)致。屈子故里,岳麓書院書香籠罩下的三湘大地,書禮的浸潤使湘女有更多的機(jī)會接觸新的事物,更加追求和向往愛情,為湘女的多情增添了更多的注腳。
脆生生的方言,白嫩嫩的面龐,鮮靈靈的眼眸,火辣辣的言語,帶點(diǎn)辣味,帶點(diǎn)嗲然。愛時且愛,愛時敢愛,湘妹子的情感是這樣的直白,沒有任何的矯情,就像那一朵朵綻放在南國的芙蓉花,微紅,粉嫩,無須半點(diǎn)的遮掩。湘妹子的愛情是這樣熱烈而執(zhí)著,辣中帶情,辣中有情,辣中含情,愛時且愛,恨時且恨。愛時就像那紅紅的辣椒,顏色鮮艷,香辣可口;恨時還似湘江水,逶迤綿長,欲斷還連、欲語還休。湘之地有一個專有名詞,稱呼妻子為“堂客”,一直不明白它的由來,于是就理解為愛上了一個人,就一定要住在他的心房,做一個永遠(yuǎn)的房客,不管租約是否到期,不由分說地占據(jù)了他的心膛,絕不離去。那份相思,那份濃郁,作為心的房主,怎會舍得邁出離去的步伐,怎舍得一轉(zhuǎn)身,身后的伊人梨花帶雨淚灑斑竹。
在歷史的蒼茫中,多少湘中男兒長身而立,用身軀頂起了那片沉重的天空,用生命和鮮血抒寫下中國近代史上令人熱血沸騰或是扼腕長嘆的故事。“無湘不成軍”,這片土地上走出了多少錚錚熱血男兒,或指點(diǎn)江山,或行軍千里,或灑血疆場,或以身赴義……在一個個停佇在歷史豐碑的名字背后,可又有多少癡情湘女千轉(zhuǎn)百回的柔情為人知曉呢。面對走出家鄉(xiāng)的身影,有多少雙明麗的眼眸曾映出深深不舍。而在這些鐵打漢子的內(nèi)心深處,何嘗不是藏著對煙霧籠罩下故鄉(xiāng)村莊的想念,何嘗停止過對家鄉(xiāng)妹子的思念??倳浀秒x別時刻,湘妹子紅腫的雙眼,輕言細(xì)語下的千叮萬囑,依依難舍,隨身攜帶的芙蓉花案的繡花鞋墊中,密密縫織的是家鄉(xiāng)妹伢子一針一線的牽掛和思念,那許深情相伴走天涯。
沈從文筆下《邊城》中撐著竹篙的翠翠,芙蓉鎮(zhèn)上那米豆腐飄香的胡玉音,長沙城內(nèi)知書達(dá)理、慷慨赴義的楊開慧……君山北渚的娥皇、女英二妃的湘妃祠,還有那叢叢斑竹可以作證,見證了湘女的多情,見證了湘女的癡情。
醉了,夢中三湘,醉了,多情湘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