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沙特之前,聽過一調(diào)侃,說“拿沙特工資、住英國房子、戴瑞士手表、娶韓國太太、開德國轎車、吃澳洲海鮮、抽古巴雪茄、用法國香水、享受泰國按摩……”雖是笑談,但沙特的富足,遙遙地就會誘惑你去。你去了,最想體味的,是那神秘的宗教國度的生活。
在吉達機場看到那些宗教味道十足的阿拉伯文時,心就肅然地崇敬,仿佛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神靈的恩賜,你不敢怠慢,更不敢有絲毫的褻瀆。
七月的沙特熱得如蒸籠。走出機場大門,一股熱浪就撲了過來,不管你是情愿還是不情愿,沙特用這種如火的熱情迎接你,沒一分鐘功夫,身上就滿是汗水。我在熱與繁雜之間聞到了沙特的氣息,濃密的,逼仄的,強勢的……而機場外的停車場里停滿了各色車輛,出租車豪華氣派,不乏奔馳、寶馬,雖然對沙特車輛的豪華早有耳聞,但還是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一個荒涼的沙漠國家,缺少生存所需的水源和糧食,卻擁有如此奢華的生活方式。這里幾乎每個家庭都擁有私家車輛,寶馬、奔馳并不鮮見,而老式、新式車輛同時在路上行駛,讓人有一種時光矯揉的感覺。
女人,面紗里的紫藤花
沙特女人,是蒙在面紗里的紫藤花,妖嬈地纏繞,纏繞,似乎也永遠長不成直立的樹。
《古蘭經(jīng)》中有對穆斯林婦女戴面紗的具體論述,“叫她們(信女們)降低視線,遮蔽下身,……用面紗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飾”,“(妻子們)應(yīng)當安居于你們的家中,不要炫耀你們的美麗……”,“敬畏的衣服尤為優(yōu)美”。后世一些伊斯蘭宗教高層人士、學者和教法專家解釋認為,女性的一切裝飾只為她的丈夫,而不是在大庭廣眾下打扮得花枝招展。暴露女性的曲線和美貌是一種邪惡的誘惑,且可能招致性犯罪。因此,穆斯林婦女戴面紗和穿長袍既是純潔、貞潔和社會倫理的象征,也是信仰伊斯蘭教和維護宗教秩序的重要標志。
在麥加,看見穿了黑袍蒙了面紗的女人,她們或者帶了孩子,或者結(jié)伴逛商場。沙特是禁止女人工作的,所以,沙特女人有大把的時間逛商場,在商場琳瑯滿目的物品間,永遠都飄忽著她們帶著神秘的身影。麥加有很多建成“MALL”樣式的大型購物中心,里面有服裝店、餐廳、兒童游樂場,其中名牌服飾更是應(yīng)有盡有:蒂凡尼的珠寶,Lv的手包,巴黎的靴鞋……而有的購物中心專門為女人精心設(shè)計一個樓層,樓層有“女人專乘”的電梯,里面有餐廳、古董店、美容店、銀行以及只跟女人有關(guān)的東西,所有的警衛(wèi)和店員也都是穿著西式服裝的女人。來這兒的女人可以脫掉黑袍,露出她們漂亮的牛仔褲和性感的上裝,只有這兒是女人的天堂,在這兒,女人才是盛開的花。在這兒,剎那間,時空轉(zhuǎn)換,最保守變成了最現(xiàn)代,最單調(diào)變成了最絢爛。
據(jù)說,沙特的女孩在出嫁之前,能看到她面目的異性只有她的父親和兄弟,結(jié)婚后就只有丈夫。沙特女人的婚姻一般由父母,特別是母親同意后,與男方見面,女孩撩起臉上的面紗給男方看一眼,如果男方看中,就可以結(jié)婚。大多數(shù)女人在婚姻上完全沒有選擇權(quán)。在婚禮上,新娘要連續(xù)不斷地換好幾身衣服,而且一身比一身華貴。這期間,樂聲、歌聲、尖叫聲、口哨聲響成一片,這樣的狂歡一般要通宵達旦。
當然,沙特還有一些對女人的令我們難以理解的法律規(guī)定,例如,它的宗教JC管理森嚴,規(guī)定女子不能在公共場所唱歌,如果唱歌就會被判為有罪;女人是不準開車的,理由是開車會引起男人觀望而引起交通事故。例如,法律規(guī)定,每個男人最多可以娶4個老婆。例如,在沙特,男女結(jié)婚是要簽訂合同的。合同中明確規(guī)定離婚的權(quán)利屬哪一方(一般來說歸男方,也就是男方有權(quán)離婚,女方無權(quán)提出離婚)。沙特還有另一種婚姻,僅僅是為了性的需要。男女每天晚上在一起,天一亮則男方離去,這種婚姻規(guī)定是不允許有小孩的。
雖在沙特停留多日,但沙特女人的生活卻如謎一般,令人難以接近。
想想,她們從頭到腳蒙著黑袍,只有露在外面的那雙眼睛,流瀉著心底里哀婉的故事。而盡管只是一雙眼睛,她們也會把睫毛涂成夸張的艷紫色或者銀白色。不知道沙特的女子,是怎樣用干凈而透明的心,洗滌著對這個世界的茫然。
男人,圣地驕子
沙特是男人的世界。
在沙特,幾乎所有的工作崗位都為男人而設(shè),除了極少數(shù)的職業(yè)類型如護士或女子學校的教師。
沙特男人的白袍很干凈,幾乎人人穿了都一塵不染,而且毫無皺折。
沙特男人喜歡香水,他們身上永遠都散發(fā)著一種或濃或淡的香水的味道。
沙特男人比富,不光是洋房和汽車,還有種在家園墻邊的樹。誰家修剪齊整的樹木在戈壁灘上排成了圍,肯定是富甲一方的大戶。當然,沙特男人富貴的象征,還有老婆的多少。在沙特一個男人能娶四個老婆是合理合法的,這就需要有足夠的經(jīng)濟實力,來養(yǎng)活這么龐大的家。而在沙特,再普通的人家住房也應(yīng)該是獨門獨戶,各家有個院子,家里至少有一個司機,一個傭人,外加三四個孩子,這就是最最普通的老百姓的生活。當然有錢人家的院子就不是我們所想得那種幾百平米或只是上千平米了,都是獨占一個“山頭”,至少是幾平方公里到幾十平方公里的范圍。古蘭經(jīng)有規(guī)定:“……你們可以選擇你們愛悅的女人,各娶兩妻、三妻、四妾,如果你們不能公平地待遇她們,那么,你們只能各娶一妻,這是更近于公平的”。因為幾個老婆不能住在一起,所以大到房子、車子、裝修、花銷、小到過年過節(jié)、過生日的禮物,抑或是各老婆生的孩子的撫養(yǎng),都要完全一樣,不能分出輕重與主次。最貴的好像是結(jié)婚時男方給女方的聘禮,據(jù)說非常高,這筆費用是女方一輩子獨自擁有并足以養(yǎng)活自己一輩子的!
但沙特的男人不累,他們看起來永遠都那么悠閑。在沙特不存在電影院、迪廳、酒吧和公園之類的娛樂場所,電腦和網(wǎng)絡(luò)的防火墻也做得極為嚴密。但沙特有格調(diào)高雅的咖啡廳,有高規(guī)格的賽馬場,足球是那里男人的最愛,沙特男人就是那兒的驕子。
其實,對于沙特男人而言,最大的娛樂就是買車,街頭比比皆是的汽車銷售大廳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裝修氣派。沙特男子對買車就跟買玩具一樣,同時具有觀賞性和娛樂性。也難怪沙特首富——沙特王子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買了一架波音747后,又買了一架空客A380做自己的私人座駕。
麥加,穆斯林圣城
終于在一個夜色朦朧中領(lǐng)略了麥加這個穆斯林心中的圣城。
當?shù)貢r間8時50分,此時恰好是麥加的“撒拉”(祈禱)時間,我們的車輛在路上緩慢行走。整個麥加城顯得異常寂靜,商店已經(jīng)全部關(guān)門,路上沒有了行人。
這座城市位于山谷之中,從建筑看算是一座老城。在我所見到的沙特城市中,麥加算有點城市的樣子,但還是從心里很難把它與世界穆斯林心中的圣城聯(lián)系起來。這兒的樓房建筑與世界其他地區(qū)沒有多少區(qū)別,只是那聞名遐邇的天房為首的清真寺,非常雄偉氣派,潔白的院墻肅穆圣潔,高高的六角塔樓直入云霄。樓宇之間,不起眼的就會有一座座大小不一的清真寺,告訴你這里不愧為世界伊斯蘭的圣城。這座城市既有傳統(tǒng)的伊斯蘭風格建筑,更有現(xiàn)代化的高樓大廈,形成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雜糅的布局,而最有特點的是,在山坡上,依據(jù)坡度建筑了四四方方的平矮小樓,與山坡相得益彰,和諧自然。
麥加的節(jié)奏是慢的。正式的商鋪、專賣店、MALL都在下午4時多才開門。每日5次的祈禱是每個阿拉伯人的必修課,早上3時,上午9時多,下午3時多,晚上6時多,9時多,每次PRAY半個小時,PRAY的時間,他們無論手頭有多么重要緊急的工作,都要放下來虔誠地祈禱。這兒不是效率的國家,是信仰的國家。
晚間的麥加城內(nèi)燈火通明,透過商場店鋪的玻璃窗里邊各色商品琳瑯滿目。寬大的燈箱上印著醒目的阿拉伯文,使街道顯得繁華熱鬧,只是少了人氣。商店櫥窗的服裝非常新潮,特別是女士服飾款式色澤緊跟世界潮流,這座城市在傳統(tǒng)外衣下流淌著現(xiàn)代化的血液。
返回住處的路上車輛多了起來,在一個十字路口,一個全身黑紗的女人正在向過路的車輛乞討,她伸出右手的食指做一字形,表示乞討1里爾。被乞討的司機幾乎都會給予施舍,同行的司機說,他們并不是本地人。沙特人在骨子里沒有貴賤之分,他們喜歡幫助困難的人群,司機告訴我他曾見過一位大方的司機一次施舍給乞討者500里爾。
不曖昧,不風情,不頹靡。麥加的味道渾厚而蒼涼,有著透明的神秘和華麗,這是有著沙漠和烈日的麥加,殘陽如血時候,能讓人心生一疼的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