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白花花的面,熱量低,又飽肚子,烹制各樣面食制品,從中國的餡餅到春餅,從法式可麗餅到意大利披薩餅,從和面到出鍋上桌,每一個步驟都倍顯英雄氣概。
餅的種類很多,也讓我經常花眼。讓我最難忘的是韓式蔬菜餅。還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我班有個韓國交換生,中文吃力的她,用英文和我們交流,周末請她到我家做客,她做了一道叫韓式蔬菜餅的面食,幾年過去了,香氣久久不散。處于對美味的熱衷和異國朋友的思念,我去市場買了食材,嘗試著做一做:
首先面粉+水+一個雞蛋 +少量的鹽,調成濃稠的面糊,醒至15分鐘。接下來將胡蘿卜和甘藍切成細絲,一定要切細哦,否則很容易出現(xiàn)外糊內生的狀況。切好后把蔬菜加入面糊中,面糊要少量,自己要拿捏準點,只要起到黏合的作用就行,過多的面糊會影響蔬菜餅的口感。然后開火,平底鍋倒入少量油,加熱后用勺子把蔬菜舀進去,盡量堆高些,讓蔬菜餅變得厚實,口感更好,形狀自己可以創(chuàng)作,待一面煎黃后再翻過來,要調到中小火,火太大容易焦。
這時,香味出來,出鍋后表皮酥香可口,中間嫩滑清香,真是太棒了,我覺得口感跟日本的蔬菜披薩有點相像,我又在這個基礎上配上日本的蛋黃醬、千島醬,味道好極了。
誰也不能總靠菜活著,肉餅,沒錯!也是我超喜歡的一種,很不錯的就是蒙古餡餅,蒙古餡餅是內蒙著名的面食。皮薄透明,金黃油亮,鮮香可口,是蒙古族待貴客必備的美食。
準備材料:面粉500克,可按10%到20%的比例加入一部分淀粉,以增加餡餅的透明度,清水350克,準備薄面。肉餡可是很有講究的,精鹽10克、雞精3克、姜茸20克、大蔥碎100克、花椒粉2克、豆油50克(也可用其他食用油);按自己的喜好加牛肉或者羊肉500克。
制作方法是:首先,將清水(夏季用涼水,冬季用溫水)慢慢倒入面粉中,邊倒邊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攪,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面和好后敞10分鐘后再攪,反復幾次,攪到面團有韌性為止。然后將羊肉或者牛肉剁成肉泥,加入豆油、精鹽、雞精、花椒粉、大蔥碎、姜茸等拌勻,將面團分成10個劑子,把每塊按成圓餅,放在手掌上,把餡放在餅心,一邊用餡匙往中間抿餡,一邊用左手的五指和虎口一張一弛收口。收口時將餅內的空氣排出,否則,烙餅時容易破裂,容易進油,然后用手拍扁,使餡分布均勻。因為面團很軟,拍好后,要立即入鍋;否則,如果沒有專用的大鐵鏟,會拿不起來。同時烙鍋燒熱后,用少量油擦鍋。開始用大火,快熟時改用小火,三翻兩烙,餅已是兩面金黃、皮鼓起即成。
下午茶時光,發(fā)現(xiàn)身邊有茶卻沒我喜歡的茶桌小食,我對甜味的東西是經不住誘惑的,尤其那些有著豐富營養(yǎng)的水果們。于是萌生了做水果餅的念頭:
在面粉中加糖少許、牛奶、雞蛋1-2個、液體奶油20克,攪拌成面糊。水果餡可選擇水蜜桃、油桃、黃桃、香蕉、椰肉、橙子、蘋果等自己喜歡的水果,去皮切丁備用。然后,把平底鍋加熱抹上薄薄一層色拉油,舀一湯匙面糊倒入鍋內,輕輕搖動鍋,令面糊成為圓形,小火煎約1分鐘,面糊邊緣略微翻翹時翻過來煎另一面,十多秒就可出鍋。下一步是取一片餅,涂上一大湯匙發(fā)好的奶油,撒上適量水果丁,注意不要鋪到餅邊;蓋上一片餅,再抹奶油,再撒水果丁,疊放餅和水果多少層次隨意。最后像切生日蛋糕一樣切塊來吃。加了奶油和牛奶的餅更加酥香。
人生和做菜一樣,太多滋味要挖掘和嘗試了。那么先從面粉開始吧,“餅”住你的呼吸,踏上不一樣的面食美味之旅。
責編/宿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