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據(jù)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規(guī)律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在增強他們學習情感體驗的前提下,促進學生語言知識技能的生成?;罨n堂教學過程,應該在挖掘?qū)W生學習潛能前提下,活化課程教學資源,豐富教學過程,讓學生能夠在多元化教學思維方法中不斷發(fā)展提高。增強學生的語言學習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為學生提供學習語言學習平臺,是課程教學效率提高的重要標志依據(jù)。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程教學;學生;活化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認為,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氛圍,鼓勵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課程學習過程,能夠在激活他們語言學習思維和情感的基礎上,增強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在教學中,通過活化課程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質(zhì)量,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學習和理解文本知識,培養(yǎng)他們爭取語言學習運用思維和語感;另一方面,能夠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教學氛圍,幫助學生綜合運用文本知識,培養(yǎng)多樣化學習策略。
一、引導學生自主表達,消除緊張心理
英語教學的本質(zhì)在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語言交際運用能力,讓學生能夠得心應手地運用語言知識。學生的自主表達不僅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語言學習運用情況,更能夠為學生的交流提供必要的載體幫助。通過大膽的自主表達,更能夠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
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表達,就是要在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的前提下,鼓勵學生進行自由表達,允許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犯錯誤,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自主表達的良好學習習慣。在引導學生自主表達時,一方面,要給學生提供適當?shù)谋磉_話題,讓學生能夠有話可說;另一方面,要能夠尊重學生的語言表達成果,運用適當?shù)谋磉_平臺來讓學生進行表達。
通過運用這樣的形式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得到充分激活,提高教學效果。像在《牛津初中英語》(Fun with English)的7B Unit 1Dream homes中“Reading Homes around the world”教學中,圍繞“What is your dream home?”和“How to get your dream home?”表達要求,鼓勵學生在閱讀文章表達主題大意基礎上,進行大膽表達,并能夠嘗試運用課件的形式來呈現(xiàn)自己的理想家園,以此來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望。
二、注重多元合作探究,加深理解感悟
表達是為了幫助學生消化所學習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問題能力,以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和理解感悟能力。學生在任務探究的引導下,不僅能夠更好理解文章的表達內(nèi)容,還能夠掌握和消化語言知識。
圍繞任務探究過程,嘗試運用多樣化的思維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的語言知識轉(zhuǎn)化有一定的學習前提,從而起到反復突出文本教學重點和難點的作用。在教學中,應該圍繞課程教學要點,注重運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究,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同桌討論,知曉學習疑難;小組討論,互相學習提高;角色扮演,升華語言知識等,來優(yōu)化合作學習任務,讓學生的語言學習思維都能夠得到升華,更好地理解文本語言知識。
在這樣的教學中,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為學生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更能夠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感悟。像在《牛津初中英語》7B Unit 3Finding your way 的“Reading A lucky escape ”教學中,要求學生在結合文章題目所表達內(nèi)涵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就“Why did the escape called‘lucky’? ”和“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article?”建議學生在自主閱讀和同桌討論的基礎上,圍繞上述思考題目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運用能力。在此基礎上,可要求學生能夠就文章的相關語法知識,進行模擬運用,以提高他們的理解感悟能力。
三、運用形成評價模式,增強學習自信
學生在積極評價引導下,不僅能夠更為直觀地認識自己在學習中的得失,還能夠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更為豐富的策略,從而提高他們的語言實踐運用能力。這種積極評價教學方法,就是新課程英語教學所倡導的形成性教學評價,旨在幫助學生激發(fā)自身的語言學習潛能,讓學生能夠增強學習自信心和內(nèi)驅(qū)動力,提高他們學習和使用語言的效果。
根據(jù)學生的語言認知心理,多運用誘導成功和賞識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看到自身的學習閃光點,讓他們鮮明的個性和鮮活的思想得到不斷升華。形成評價,就是運用激勵性話語、賞識性眼光、簡單物質(zhì)表揚等方式來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價值,讓學生感覺老師一直在關注他們的學習,以增強他們的語言學習自信心,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內(nèi)心情感。
總而言之,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以活化課堂教學為主線,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多元化語言學習思維的途徑和方法,更是增強學生語言學習情感體驗,豐富知識技能的必然選擇。這種活化教學模式,能夠更為有效地拉近師生之間距離,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語言學習運用策略,提高語言運用技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初長院.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年第15期
[3]王加云.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落實初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0年第10期
[4]王繼平 艾軍. 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現(xiàn)狀及培養(yǎng)[J].教學研究,2004年第4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搬經(jīng)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