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是母語教學,很久以來,總認為浸潤在母語的包圍中,不會遭遇“啞巴英語”之類的尷尬,然而當我們走近語文教學,親歷閱讀教學課堂時,卻愕然發(fā)現(xiàn),“費時多而收效甚微”的局面仍然存在,我們正面臨著孩子們言語能力的失落,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衰退,語文綜合能力堪憂的嚴峻現(xiàn)實。小學閱讀教學,重在培養(yǎng)閱讀能力,要注重對文本語言的理解、積累和運用?!罢_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是語文課程的根本宗旨;發(fā)展語言、發(fā)展思維,特別是培養(yǎng)全面綜合的語文能力,是語文課程獨當其任的重任。然而,現(xiàn)在不少閱讀教學存在著嚴重不平衡,著名作家吳伯簫曾經(jīng)這樣評價閱讀教學:“把課文都講‘腫’了。”與此同時學生語言能力卻“瘦”了。為此,我們必須探索閱讀教學新策略,真正讓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清瘦”下來,讓學生觸摸文本,個性感悟,實踐運用的過程豐厚起來。
一、批注,俯拾散落的珍珠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yīng)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閱讀過程中,讓學生動筆批注,在圈、劃、品、讀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用散句短語的形式,記寫在文本旁邊或是字里行間。
案例:蘇教版第十二冊《黃果樹瀑布》教學片斷。
在初讀課文,了解大意之后,教師請學生自由閱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跟隨作者的筆觸,自由漫步在黃果樹瀑布景區(qū),在你欣賞的地方留下你的足跡,寫下你所見所聞所感。
二、續(xù)編,放飛自由的思維
文學作品意和象相結(jié)合,通過抽象的語言符號,來展現(xiàn)豐富的意象,閱讀,就是將抽象的語言符號,還原成具體的形象畫面。而文本自身所蘊涵的許多的不確定因素、空白點,都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很好的語言實踐切入點。通過想象描繪自己腦海中的意象,既是對文本形象的豐富,也是語言的再創(chuàng)造。
案例:蘇教版第十二冊《牛郎織女》教學片斷。
教師挖掘文本中空白點,創(chuàng)設(shè)了“精心照料”、“低聲傾訴”、“林中歡笑”、“夫妻夜話”這四個話題,讓學生選擇其中一個進行課文續(xù)寫。
有位學生以“夫妻夜話”開展想象,創(chuàng)編課文:
夜晚,月光皎潔,微弱的星光點綴著夜空。晚風吹來了絲絲涼意。就在這時,牛郎牽著織女的手,來到了牛棚旁。讓老牛為他們作證,因為老牛是他們最親的朋友。牛郎望著織女,深情地說:“織女,我會好好照顧你的。雖然,我們的生活會比較辛苦,但是我絕不會讓你受一點兒苦,因為你放棄了仙家的身份,和我這個凡人在一起,所以我……”織女用纖細的手,把牛郎的嘴捂住了,說:“嫁給你,我心甘情愿。身為人妻,怎能不為丈夫受點苦呢,這樣我會自責的。”“織女!”“牛郎。”他們倆個緊緊地抱在了一起,老牛開心地笑了,它為他們真摯的愛而感到高興。晚風又吹了起來,把它的祝福,化作點點看不見的白沙,在牛郎和織女這對恩愛夫妻的身旁顯現(xiàn),然后又悄悄地走了。月亮也鉆進了云層,睡著了,星星眨巴著眼睛,有些困了,可是,牛郎織女心中的愛卻沒有一點疲倦,而且永遠不會熄滅。
三、拓展,觸發(fā)智慧的火花
生動的語言來自于文質(zhì)兼美的文本,但生活這本書更是孩子靈動話語的不竭源泉。描寫春天的詩文佳篇,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不少,通過課堂上的閱讀,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語言材料。然而,閱讀是吸收的通道,表達則是個人積累的外化形式,沒有傾吐的動機與愿望,積累的好詞佳句就永遠只是蒼白的語言符號,沉寂在孩子記憶的角落里。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打破嚴嚴實實的教室四壁,向生活開放,在大自然中“閱讀”,自然的靈氣會觸發(fā)孩子們與生俱來的智慧的火花。
案例:《雨中校園》即興寫作三部曲
那天,正值一個細雨蒙蒙的早晨,學校后花園的邑學畔池在雨中顯得寧靜,卻又無比喧鬧。我讓孩子們分成小組,走進雨中的校園,用心去看、去聽。然后每人寫下一段自己看到的聽到的雨中校園景色。
第一部曲:走進校園,用心感受。孩子們有的靠在窗口,憑窗俯視,有的索性撐起花傘走進小花園。短短十分鐘后,孩子們回來了,開始靜靜地寫下自己的感受。教室里沙沙的落筆聲,和著窗外細雨濺落畔池、滑過青草的聲音,顯得和諧,美妙。小片斷寫好,組長負責將組內(nèi)同學的片斷收齊,仔細閱讀,然后編上序號,哪個在前,哪個在后。
第二部曲:高手打字,QQ傳稿。請班級中打字速度較快的幾個同學,把每一組零散的文稿整理成一篇。通過QQ傳給我。
第三部曲:小組修改,集體欣賞。將成篇的稿子發(fā)給小組,在組長的帶領(lǐng)下進行修改。最后,由組內(nèi)推薦一名朗讀出色的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
雖然,這次的即興作文是片斷的描寫,每個學生只要只言片語就可,然而,從整個過程來看,孩子們從親歷中學會用心觀察,從合作修改中,學會準確的用詞造句,從聆聽賞析中,感受多角度觀察和表達的方法。整個過程就是運用積累的語言,錘煉表達的方式,真真切切的言語實踐過程,我們說,過程遠比結(jié)果有價值得多。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新浦區(qū)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