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角色感受相同鼻息
前不久,抗日戰(zhàn)爭題材作品《中國地》一經(jīng)播出,不但收視盆滿缽滿,也為其中幾位主演收賺得了超高好人氣。在李幼斌、薩日娜等眾多資深演員身影中,人們看到還有一個靈動聰慧的年輕人,這便是飾演“翠翠”一角的石天琦。
事實上,選角之初,“翠翠”由石天琦和另一名年輕女演員共同競選。但由于拍攝需要,《中國地》將前往零下二十度的地方拉隊,另一名女孩最終放棄,石天琦順理成章贏得這次機會?!拔乙仓揽箲?zhàn)題材不如偶像劇容易出位,但我是新人,這個機會是一定要極力爭取的。對于他們信任我,我一直很感恩,盡全力不讓他們失望?!北M管如此,一進了組,石天琦還是有點傻眼。與之搭戲的李幼斌給人的感覺一向很葛,她猜想這些大牌演員會不會一句話不對付就不高興、不合作?“用特流行的一句話說就是特別忐忑,我頂著一張苦瓜臉就去了?!?/p>
然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她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他們知道我是新人,就像疼孩子一樣,教我很多東西。我是組里年齡最小的一個,又擔綱這么重要的角色,李幼斌老師教給我內(nèi)心要強大。這之前還不太懂,但在拍的過程中,慢慢感受到這種力量的時候,是最真實的一刻?!痹谝粓鰬蛑校扃脴屩钢^,試戲時李幼斌特意跑過來糾正她拿槍的姿勢,告訴她這樣做可以避免誤傷自己。這之后,石天琦逐漸打開心扉,和劇組人員熱絡起來。她坦言,此前拍戲自己很少和大家溝通交流,自此之后,她發(fā)現(xiàn)在戲上的感情真的會延續(xù)到臺下的生活中,直到現(xiàn)在,大家還會時常通電話,噓寒問暖。
“翠翠”的成功,讓石天琦有了諸多思考。片中,這個角色有著對愛極其執(zhí)著的態(tài)度,從一出場就不帶一點怨恨,執(zhí)著的等了自己愛的人十年。反過來看,在現(xiàn)代愛情中,又有多少人能夠毫無怨言的獨自撐過十年呢?“我和薩娘聊天時候,她就提到,以前年代的女人特別簡單,特別可貴。她真愛的時候,不會覺得不值得。她在等了十年以后,開始學寫字、學文化充實自己。等到永清在向她表白的時候,她懂得什么是真愛,懂得怎么把握這份感情,最后結局特別幸福。你能去愛想愛的人,是美好的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這種痛苦太疼?!?/p>
在石天琦心里,這部戲至今烙著深深的印記,“翠翠”幸福的時候,心疼的時候,她感同身受;“翠翠”的成長蛻變的過程,也會滲透到她骨子里去。其實作為演員,這樣就算幸運了,和角色融為一體,感受著真實的呼吸和脈搏。
我天生樂觀
其實,提到石天琦,還會讓人想到一本書,她自己的作品——《水風空落眼前花》。在這部序中,魯豫這樣說:“天琦說所有的故事都誕生于靜謐的夜晚,我想,這本身就是一件浪漫而奢侈的事。浪漫的夜,奢侈的21歲,還有絲絲入扣的文字,21歲就應該肆意的書寫,盡情的做夢,一覺醒來,陽光掛作窗簾,又是一段最美的時光?!?/p>
這本書的初衷是什么?沒有初衷。石天琦把它比作一鍋大雜燴,人本身就是輕松自由的,異想天開,天馬行空難道不妥嗎?這是自己近些年的一本雜記,承載著歲月的印記,一部不錯的心靈雞湯。
敏感的人熱愛文字,也愛旅行。石天琦特意強調(diào),在她的概念里,“旅行”和“旅游”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沿途的走走停停是再愜意不過的事情,有時匆忙會遮住一切,停下來反而是認真審視自己和儲藏記憶的機會。
這些對于表演來說,其實也是有好處的,這讓一顆心更加豐富,更加渴望表達。其實,很多人一直說,表演是否真的與培養(yǎng)有關?當然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石天琦最欣賞的是心面合一的表達方式,每個字的反映都很到位,比如說想哭,哭字出來,就真的會哭;想笑,就真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甚至有些經(jīng)過演藝培訓的人都不能嫻熟駕馭,因此,是否科班出身也顯得不那么重要了?!皬堌S毅老師和我討論過這個問題,他說,雖不是科班出身,但毫無表演痕跡,沒有端腔是我的優(yōu)勢,我對角色理解什么樣,就是什么樣,真實、接地氣;但同時與之而來的劣勢是,我演戲的技巧是沒有經(jīng)過培養(yǎng)的,看上去有點生疏。”
“很多長輩說,做這一行除了接受別人的贊美,給你的貶義的東西也要扛得住,沒什么大不了,我天生樂觀?!薄吨袊亍返某晒H僅是她邁出的第一步。二十多歲,正是人一生中最好的年紀,無休止的探求和追尋,是正該做的。她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在慢慢的前進中不斷休整自己,曾經(jīng)的順利和榮譽已經(jīng)寫進過去,她知道,抬頭,邁步,一刻不停,年輕的心,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