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是由新型的血管緊張素受體Ⅱ拮抗劑和噻嗪類利尿劑組成的固定劑量的復(fù)方制劑。本文選擇輕中度高血壓患者204例,分別采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商品名:依倫平)和厄貝沙坦(商品名:吉加)治療,觀察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204例,均符合2005年修訂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有心、肺、肝、腎功能不全病史者,妊娠哺乳,已知對厄貝沙坦或氫氯噻嗪過敏者及不能合作者。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觀察組102例,男54例,女48例,年齡62~74歲。病程1.0~85年,平均6±3年。對照組102例,男56例,女46例,年齡57~75歲。病程10~75年,平均7±4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觀察組口服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商品名:依倫平,含厄貝沙坦150mg,氫氯噻嗪125mg),1片/次,1次/日。對照組口服厄貝沙坦(商品名:吉加)150mg/次,1次/日。兩組均以4周1個療程,且在治療期間禁用其他對血壓有影響的藥物。
觀察指標:所有患者治療前7天,每天測血壓1次。用藥后的第1周內(nèi)和第4周內(nèi)每天測血壓。測血壓時取坐位每天8:00~9:00測量,取其平均值作為治療后血壓。
療效判斷標準:降壓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治療后舒張壓(DBP)下降≥10mmHg(1mmHg=0133kPa)并降至正?;蛳陆?0mmHg;②有效:治療后DBP下降雖未達到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圍或下降10~20mmHg,或收縮壓(SBP)下降30mmHg以上;③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率的檢驗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jié)果
兩組患者治療4周后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論
高血壓病是指在靜息狀態(tài)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謝紊亂以及心、腦、腎和視網(wǎng)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zhì)性改變。臨床上很多高血壓病人特別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較多的伴有高血壓。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xù)升高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病變并出現(xiàn)相應(yīng)的后果。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建議使用的血壓標準是,凡正常成人收縮壓應(yīng)≤140mmHg(186kPa),舒張壓≤90mmHg(12kPa)。亦即收縮壓在141~159mmHg(189~212kPa),舒張壓在91~94mmHg(121~125kPa),為臨界高血壓。診斷高血壓時,必須多次測量血壓,至少有連續(xù)2次舒張壓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確診為高血壓。僅1次血壓升高者尚不能確診,但需隨訪觀察。
厄貝沙坦是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s)。ARBs近年來被推薦為抗高血壓一線用藥。與其他藥相比,除了有效降壓外,ARBs還具有心腎保護功能。ARBs選擇性的與血管緊張素Ⅱ受體中的AT1受體結(jié)合,阻斷AngⅡ介導(dǎo)的血管收縮、水鈉潴留及醛固酮分泌等,從而降低血壓,增加腎血流,保護心腎功能。氫氯噻嗪為噻嗪類利尿劑,通過排鈉利尿,可以減少血容量而降低血壓,但是在降壓的同時可能會引起低鉀血癥、高尿酸血癥。厄貝沙坦和氫氯噻嗪合用有協(xié)同降壓作用,比單藥降壓作用更強,對血鉀無明顯影響,能阻斷RAS系統(tǒng),逆轉(zhuǎn)與利尿藥有關(guān)的鉀丟失。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組的總有效率980%,厄貝沙坦組的總有效率76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厄貝沙坦和氫氯噻嗪合用除增加降壓效果外,還可以減少不良反應(yīng)。
參考文獻
1李小鷹,主編.最新心血管病用藥.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7,5.
2李雪峰,李麗,喬智力.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治療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療效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4):5861-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