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急腹癥病因較復雜,誤診率高,臨床診斷具有一定的難度,而彩超檢查作為婦產科急腹癥的重要方法,被廣泛應用[1,2]。2009年3月~2011年3月197例婦科急腹癥患者的彩超檢查結果探討分析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197例,年齡20~42歲,平均338歲。所有患者均以下腹鈍痛、劇痛伴惡心、嘔吐、陰道流血、休克或腹塊等為主訴進行就診,就診時間為疼痛開始1~18小時,平均57小時。
方法:使用GE公司的四維VOLUSON 730進行陰道或者腹部檢查。首先要求患者適度充盈膀胱,常規(guī)檢查子宮及雙側附件區(qū),然后囑患者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進行陰道超聲檢查。通過多切面掃查子宮、附件及盆腔,測量子宮大小、形態(tài),宮腔有無積液或孕囊,附件區(qū)有無包塊及包塊的位置、大小、形態(tài)、邊界以及有無孕囊,內部回聲與周邊臟器的關系,盆腔及腹腔有無積液并測量積液深度,彩色多普勒掃查顯示并記錄盆腔病灶的血流特征。
結果
本組197例婦科急腹癥,超聲診斷與手術證實、病理檢查及臨床最后診斷總符合率9340%,各類病例的診斷符合情況。
討論
臨床婦科急腹癥的診斷一般多根據患者的病史、發(fā)病情況,疼痛的部位以及相關輔助檢查來確定診斷,但常無法確定具體病因,超聲檢查具有操作簡便、無創(chuàng)、可重復性好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臨床,本組病例超聲檢查總體正確診斷符合率9340%。
異位妊娠是婦產科急腹癥中常見的疾病,其臨床表現和體征較復雜,及時準確診斷甚為重要[3,4]。為提高診斷率,運用陰道超聲,能與盆腔器官密切接觸,獲得圖像清晰,本組超聲診斷符合率9661%。
卵巢腫瘤蒂扭轉為婦產科常見的急腹癥,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的婦女,一般多見于青年婦女。超聲可見:腫瘤出現在附件區(qū)域,可為囊性、實性或囊、實混合性,包膜多較厚,由于腫瘤蒂扭轉造成腫瘤動靜脈血流障礙,因而CDFI可發(fā)現血流信號減少或消失,盆腔內亦可發(fā)現腫瘤水腫滲出,甚至壞死破裂等改變造成的積液暗區(qū),在診斷本病時亦應結合病史進行分析。
卵巢腫瘤破裂在超聲檢查時若破口大,腫塊邊界模糊,囊腔內壁可有不規(guī)則突起,少數腫塊消失;破口小者,可保留原卵巢腫瘤的特征性表現,但囊腫張力低。盆腔積液是囊腫破裂的另一超聲征象。本組超聲診斷符合率9167%;誤診1例。
急性盆腔炎包括急性輸卵管炎、輸卵管積膿、急性盆腔腹膜炎等。早期聲像圖無特異性表現,若形成輸卵管積膿或輸卵管卵巢膿腫時則表現為:附件區(qū)探及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增厚、迂曲的連續(xù)管狀回聲,邊緣增厚、不規(guī)則或模糊,盆腔內可見橢圓形無回聲區(qū),局限于子宮直腸凹處形成膿腫。這種炎性包塊具有炎癥表現,包塊觸痛明顯,故緊密結合病史、體征綜合分析,臨床診斷并不困難。
流產是常見的異常早期妊娠,也是引起婦科急腹癥的常見原因之一。本組病例全部有急腹癥表現,并收治入院,經診刮病理診斷為宮內妊娠,超聲診斷符合率90%。在超聲診斷與臨床最后診斷不符的2例患者中,不全流產聲像圖表現為宮內膜不均勻、宮內混合光團,超聲未予診斷,后經診斷性刮宮病理檢查,臨床確診為不全流產。
總之,超聲檢查能直接觀察子宮的大小、形態(tài)、內部回聲及宮旁有無異常。盆腔有無積液,對引起急性腹痛的病因、病變部位、病變性質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在婦產科急腹癥的診斷中有一定的特異性。可作為婦產科急腹癥的首先檢查方法,為臨床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客觀依據。
參考文獻
1閆麗芳,楊明,王曉霞,等.急腹癥202例超聲檢查及隨訪價值分析[J].武警醫(yī)學,2009,20:831-832.
2龔蓉.B超在婦科急腹癥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yī)生,2008,46(1):106-108.
3周毓青,林金芒.超聲檢查在婦科急腹癥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3):172-174.
4樂杰,主編.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