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尤其是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的大量土地被征用,基建項目也隨之擴張,一方面農村擁有的資源日漸豐富,另一方面在農村基層組織管理上涌現(xiàn)出了不少新問題。特別是村干部腐敗案件的不斷發(fā)生,成為新農村建設中一個非常不和諧的音符,嚴重敗壞了黨在農村的形象,降低了廣大人民群眾對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信任度,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農村的黨風廉政建設問題,構建科學有效的村務管理機制,積極完善村級監(jiān)督模式,推動農村民主政治建設。
關鍵詞:腐??;農村;民主政治;監(jiān)督;農民權益
中圖分類號:D9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7-0129-03
一、農村基層腐敗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形式
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1]。村干部是中國各級組織中最基層的干部,是直接面向群眾、面對基層工作的“村官”。村級干部手中掌握著一些直接涉及群眾利益的權力,行使著村基層組織的一些經濟和社會事務管理權、決定權和支配權。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建立了90多萬個村民委員會,在保證農村基層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特別是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基建項目急劇擴張,農村擁有的資源日漸豐富,農村基層組織管理方面涌現(xiàn)出了不少問題。
(一)賄選問題
所謂賄選是指村民自治選舉產生村委會主任以及村黨支部書記時,個別人為了被村民選舉而對選民進行賄賂的行為。既然是民主選舉就應該包括村民推薦、原村委會推薦、黨支部推薦、或者自薦,候選人通過村民的選舉而競爭。按照一般規(guī)律,是得票多者當選。但是某些人不是為了本村和本村村民的利益要求,而是為了一己私利或其宗族幫派利益而競選的。這些人不惜花錢拉攏選民,賄賂選民,甚至動用暴力威脅等手段來獲取選票。甚至個別地方政府干涉村民的民主選舉,使得村民民主自治成為一種形式,結果給村官貪污腐敗留下了空間,于是農民與村官和政府之間形成了矛盾。 “賄選”行為是對法律和民主的踐踏,村民在“受賄”背景下,根本不能按照自身的意愿選出滿意的當家人,村民民主自治更是無從談起。而對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來說,通過賄選當上的村干部將會是一個很大的潛在破壞力。
(二)腐敗問題
近年來出現(xiàn)的村官腐敗現(xiàn)象,已經成為農村建設中一個非常不和諧的音符。在一些地方,村干部違紀違法問題日益凸顯,主要有:貪占、截留、私分、虛報冒領土地補償款和救災救濟、扶貧優(yōu)扶等資金和物資;在工程建設發(fā)包、企業(yè)和集體山林土地承包時收受賄賂;有的公款私存或轉借他人以獲取利息,或借給親友使用;在集體資產處置上,如企業(yè)改制、資產轉讓等過程中非法占有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方面混亂不堪、吃喝揮霍、隨意開支等。不僅作案手段復雜多樣,而且出現(xiàn)了村干部集體作案,抱團腐敗的情況。由于這些案件發(fā)生在群眾的身邊,直接侵害了群眾的切身利益,使得國家和集體財產遭受了損失,因此引起了廣大村民的不滿,致使重復上訪、集體上訪、甚至越級上訪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嚴重破壞了農村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農村社會的穩(wěn)定。
(三)家長制問題
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教育和服務的基層群眾性組織,并不是基層政權性質的組織,這種定義就使得村官具備了一種特殊性。村官不是國家公務人員,在農村大多數(shù)屬于家長制,個人可以決定重大問題,權利不受約束,其他黨員和群眾必須唯命是從,留給村民民主的空間極小。例如,盡管法律法規(guī)對農村村務公開的問題有明確的規(guī)定,各地統(tǒng)計的村務公開率也很高,但是村干部在村務公開中掌握著信息披露的權力,自己認為可公開的就公開,認為不便公開的則不公開,或是無關緊要的公開,緊要的不公開,隨意性較大。即便村干部不公開村務和賬目,村民也常常毫無辦法。這就使得一些農村財務管理混亂、財務制度形同虛設,再加上一些縣、鄉(xiāng)對農村集體財務的審計監(jiān)督制度不夠完善,村財務就成了一筆糊涂賬。這種行為嚴重違背了黨內生活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對黨的事業(yè)和人民的團結有極大的危害性。
(四)包庇問題
在面對村干部腐敗問題上,有的鄉(xiāng)鎮(zhèn)領導認為基層工作難度比較大,村干部出點問題是在所難免的,查案子會傷及感情,影響到工作的積極性,能捂則捂;有的則把查案和穩(wěn)定性對立起來,對負面信息總是以維護安定團結、注意影響等為借口竭力掩蓋;還有的不愿查案,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tài)度;更有甚者指使或默許村干部的違規(guī)違紀、犯罪行為,為其提供保護傘,從中撈取好處,一旦上面追究下來就往村干部身上推,讓其成為替罪羊。這種行為嚴重敗壞了黨在農村的形象,降低了群眾對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信任,不僅使農民對民主的意義產生懷疑,更使得國家的政策不能有效的貫徹執(zhí)行。
二、農村基層腐敗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
村干部的腐敗行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不僅直接傷害群眾的感情,而且大大降低了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成為破壞農村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的一大因素,嚴重制約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村干部政治和文化素質普遍偏低
目前,中國村干部的選拔任用體制基本上都實行當?shù)卮迕褡灾?,絕大部分村干部都是從土生土長的農民中選任出來的,他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封建思想殘余嚴重,民主法制意識較為薄弱,廉政勤政思想明顯不足,“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不知道農村決策管理的一些基本常識和規(guī)矩,自行其是,盲目蠻干。在任期上較長的個別村干部成了“油條”,他們不是深入鉆研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而是想著怎么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鉆國家法律的空子。
(二)立法不夠完善
由于中國目前沒有一套完整的村民自治法規(guī),造成現(xiàn)在的很多法律法規(guī)都是籠統(tǒng)的,不細化,不適合農村基層的現(xiàn)狀。而且,對于村干部而言,他們不屬于國家公務員系列,有公事是干部,沒公事就成農民,國家有關的公務員管理法律法規(guī)對他們沒有約束力。村官在管理村莊內部事務中產生的違紀違法行為,司法機關往往很難介入,立法不明、制度不全,于是監(jiān)督村官就陷入了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的尷尬境地。
(三)監(jiān)督制約機制不夠健全
在廣大農村,少數(shù)村干部的官僚主義作風、專制主義行為,“一言堂”現(xiàn)象相當嚴重,村民的知情權、監(jiān)督權沒有保障。少數(shù)村官作風霸道,恃強凌弱,自視為“土皇帝”,稱霸一方,對村民的合理要求百般刁難,利用手中權勢,對不聽話的村民進行打擊報復,村民懾于村干部的權勢,不敢對其進行監(jiān)督,很多時候敢怒不敢言。這種現(xiàn)象嚴重挫傷了老百姓監(jiān)督的積極性。此外,一些地方的村級財務管理頗為混亂,有的村會計、出納不分設,讓一人兼任;有的村會計、村主任和村支書有一定的親緣關系,錢賬不分,白條坐收坐支,缺乏制約;有的財務人員唯村支書和村主任的命令是從……這些都為村干部的腐敗行為打開了方便之門,村干部相互勾結、共同作案的情形也屢見不鮮。這就導致了不僅村民自下而上的監(jiān)督疲軟無力,村委會成員之間也無法形成有效的監(jiān)督制約關系。這些村級自治組織的“監(jiān)督空白”,極容易引起村干部的作風腐敗等問題。
(四)村民自治意識薄弱,法律觀念淡薄
首先,在廣大農村,熟人社會、鄉(xiāng)土社會的傳統(tǒng)思想根深蒂固,人情觀念、面子觀念占據(jù)著統(tǒng)治地位。在傳統(tǒng)社會自給自足的農業(yè)社會生產方式下,因為人們相對固定在一定的土地上,很多村民面對村干部濫用權力、貪污腐敗的情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覺得大家世世代代同住在一個村里,沒有必要干得罪人的事情。即使有一個兩個敢于出頭的村民,也會被這種主流思想排斥,很難得到其他村民的支持。其次,大多數(shù)村民的自治意識比較薄弱,法律觀念相對淡薄,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根本不懂法,更不要說有利用法律來維護自己權益的想法。再次,在監(jiān)督方面,村民擔心得罪干部之后會遭到他們的打擊報復,對自己沒有好處,干脆對于村委會存在的一些問題“得過且過”。
三、消除農村基層腐敗現(xiàn)象的對策措施
列寧在談到社會主義與民主的關系時說:“沒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會主義……勝利了的社會主義如果不實行充分的民主,就不可能保持它所取得的勝利,并且引導人類走向國家的消亡?!盵2] 在農村基層干部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對于發(fā)展民主,健全法制以及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是非常不利的,我們要盡快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就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這樣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穩(wěn)定快速的發(fā)展。
(一)加強對村干部的選拔和教育
農村基層干部的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農村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水平。因此,農村基層干部必須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并不斷強化遵紀守法觀念和自我約束能力。首先,加強對村委會選舉過程中的組織和監(jiān)督,嚴查舞弊賄選,避免“家族村官”、“賄選村官”等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同時應加強對大學畢業(yè)生、退伍軍人、個體商戶、返鄉(xiāng)務工人員等新生代村干部的培養(yǎng)和選拔,從而改變目前村干部年齡漸趨老齡化、學歷偏低等難以適應新形勢的現(xiàn)狀。其次,充分利用黨員培訓、村干部大會等有利時機加強對村干部的勤政廉潔教育,提高村干部廉潔自律意識、政策水平,并通過各種技能培訓等活動提高村干部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
(二)完善村務管理和決策機制,推進民主管理
凡涉及農村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事項,都要依法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杜絕由少數(shù)人“拍腦袋”決策的現(xiàn)象,努力提高村務管理和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同時進一步完善財務、政務、黨務公開制度,做到陽光運作、公開透明,尤其是抓好收支兩條線,嚴格財務制度,實行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將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和低保、五保資金物資發(fā)放等群眾關心的問題作為公開的重點,及時公開“三資”(資金、資產、資源)處置情況,將知情權、監(jiān)督權和發(fā)言權充分賦予廣大人民群眾,從而保障農民的切身利益。
(三)強化對村干部的監(jiān)督機制
民主監(jiān)督是自治的重要保障,村民要成為村干部的“全天候”監(jiān)督者,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村務監(jiān)督制度,充分發(fā)揮群眾的輿論監(jiān)督作用。建立村民監(jiān)督小組,具體負責村務監(jiān)督工作。其成員由村民會議選舉產生并對村民會議負責,在組織上與村支部和村委是并列的關系,而非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且應是非兩委成員及其直系親屬的村民代表,從而割斷了組織間由血緣關系帶來的利益關聯(lián),保證了監(jiān)督的獨立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此外,還需建立相應的追究制度和考核制度,將各村執(zhí)行民主決策的情況列入鎮(zhèn)黨委對各村村務的考核內容,把其結果作為對村干部獎懲的主要依據(jù)。
(四)加大信訪和案件查處力度
信訪是指人民群眾通過寫信、訪問等形式,向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機關及其負責人反映個人或集體意愿的社會政治交往活動 [3]。人民群眾來訪是一項重要的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既是廣大農民反映社情民意、表達自身訴求的一條重要渠道,也是上級了解農村情況、關注社會動態(tài)的窗口。一方面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另一方面要以查處為突破口,特別是針對嚴重侵害群眾利益的案件,堅決嚴肅懲處。以達到取信于民,服務于民,并教育干部的目的。鄉(xiāng)鎮(zhèn)黨委、紀委通過群眾信訪和主動下訪,及時了解發(fā)現(xiàn)村干部的違紀違規(guī)行為,對一些傾向性、苗頭性問題采取及早提醒或通過日常廉政談話等方法及時給予制止,并加大對違紀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集中力量從嚴、從快、從重打擊影響大、危害大、罪行特別嚴重的村官腐敗分子。通過查辦案件的強大威懾力,深度打擊腐敗分子,達到既取信于民,又充分發(fā)揮案件查辦工作的警示和威懾作用。同時,關注、重視群眾舉報檢舉工作,切實維護好基層群眾的利益。
(五)培育農村現(xiàn)代法治文化
首先,應完善村委選舉的相關法律,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監(jiān)督、處罰機制。嚴肅處理各種選舉過程中出現(xiàn)的違法行為,對于以賄選手段當選村干部的,取消其當選資格,追究其法律責任。其次,在立法層面應當突出重點,針對侵占農村集體財產、侵犯農村村民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進一步完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方式,來確立一些相關的法律監(jiān)督制度。再次,通過在農村地區(qū)培育現(xiàn)代法治文化,增強村民民主觀念、法律意識、監(jiān)督意識和參政議政的主動性,讓村民在發(fā)現(xiàn)村干部有違紀違法行為時,能及時舉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中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全國13億人口中,有9億在農村,農民占人口總數(shù)的絕大部分。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農村基層組織既是共和國的基石又是財富。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保障,直接關系到黨和政府在廣大農村的群眾基礎,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敗。因此,積極完善村級監(jiān)督模式,構建科學有效的村務管理機制,完善村民自治體制,對于推動農村民主政治建設、法制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以及完善鄉(xiāng)村治理機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闞寶光,陳朝軍.村民委員會選舉與村民自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23.
[2]列寧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8.
[3]丁洪章,李楚漪,等.信訪工作基本知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
Overcoming the Phenomenon of Corruption in Rural areas,Safeguarding Peasant to Close Right Increase
WANG Xue-mei,WANG Deng-cheng
(Ningxia UniversityCollege of Marxism,Yinchuan750021,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urbanization in China have much progress since the reformation and opening.A large field was requisitioned.And capit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was expanded quickly.On the one hand,country had more and more resources.On the other hand,many new questions of rural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turned up.Especially,the corruption cases of countryside administrators appear frequently,which was opposite to the goal of Building a New Countryside.It not only destroyed our party’s image,but also drop trust of the masses from the basic unit party member cadre.So we must take much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honest in the Party conduct,set up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village management,complete the surveillance pattern of village affairs,and promote the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on village affairs.
Key words: corruption;village;democratic politics;supervise;peasant rights
[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