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理情緒療法”是一種典型的認知療法,能有效解決人的情緒困擾問題。大學生就業(yè)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社會關注的話題,嚴峻的就業(yè)形勢,擇業(yè)競爭壓力的加劇,不少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了不良影響,而輔導員與大學生的緊密聯(lián)系決定了輔導員在畢業(yè)生擇業(yè)就業(yè)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闡述了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大學生就業(yè)面臨的主要情緒問題,并探討輔導員如何使用合理情緒療法與就業(yè)工作相結合。
關鍵詞:合理情緒療法;輔導員;就業(yè)工作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6-0104-02
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改革的深入,大學生就業(yè)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近幾年,隨著大學生就業(yè)制度的改革,高校大學生就業(yè)形勢日益嚴峻,就業(yè)競爭日益激烈。面對這一嚴峻形勢,部分大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出現(xiàn)了一系列心理問題[1]。輔導員是學生就業(yè)指導最直接的老師,在其中應該而且必然能夠發(fā)揮著重要作用[2]。利用輔導員與學生接觸較多的機會,探討合理情緒療法如何引導學生主動走出心理誤區(qū),排除心理障礙,幫助大學生以最佳心理狀態(tài)去開拓自身的職業(yè)生涯。
一、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與具體技術
1.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合理情緒治療(Rational-Emotive Therapy,簡稱RET)是20世紀50年代由艾利斯(A.ElliS)在美國創(chuàng)立的。合理情緒治療是認知心理治療中的一種療法,因它也采用行為治療的一些方法,故被稱之為一種認知行為治療的方法[3]。合理情緒治療的基本理論主要為ABC理論,它的理論要點是: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fā)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個體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ABC來自三個英文字的字首,A是指誘發(fā)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fā)事件之后相應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的結果(Consequences)。
合理情緒療法是艾里斯通過切身體驗感悟和總結出來、用于幫助自己同時幫助他人進行心理自我調節(jié)的方法。艾里斯根據自己的臨床觀察提出了11種不合理信念:20世紀70年代以后,他進一步把這些主要的不合理信念歸并三大類27種,即人們對自己、對他人、對自己周圍環(huán)境及事物的絕對化要求和信念[3~4]。合理情緒療法是一種著重認知取向的方法,因此它對那些年紀較輕、智力和文化水平較高的人更有效果。
2.合理情緒療法具體技術。(1)與不合理信念辯論。這個過程是通過治療者積極主動的提問來進行的,其提問緊緊圍繞著求助者信念的非理性特征。(2)合理情緒想象技術。當學生在就業(yè)過程中被自己的情緒所困擾時,使他產生沮喪、無助的情緒和不恰當的行為反應。(3)認知性的家庭作業(yè)。這是指在每次心理治療之后,學生要完成一定的認知性的作業(yè)。
二、就業(yè)過程中大學生存在的一般心理問題
1.焦慮擔憂。許多學生的中學階段是在極其緊張的學習狀態(tài)中度過的,考上大學后,感覺學習目標已經實現(xiàn),容易產生放松心理,導致在大學期間學習目標喪失,精神渙散,昏昏度日。這就造成在擇業(yè)過程中因為專業(yè)知識不扎實而產生焦慮心理。焦慮心理常使人憂心忡忡、煩躁不安、緊張、意志消沉、無所適從[5]。
2.驕傲自負。自負心理主要發(fā)生在某些具有“優(yōu)勢”的大學生身上。他們一直是老師寵愛、同學羨慕的對象,與周圍的同學相比,他們很容易有優(yōu)越感和自負感,所以在擇業(yè)時不免產生自傲的心理。這種驕傲自負的心理往往適得其反,他們在面試或實習時容易給單位或公司留下不踏實、浮躁的感受。
3.自卑怯懦。由于自身的學歷文憑、畢業(yè)院校的聲譽以及學習成績和社交能力等一系列因素,可能造成部分大學生在求職擇業(yè)時產生自卑心理,形成脆弱、優(yōu)柔寡斷、怯懦的不良性格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特別是遭遇拒絕的時候,這種自卑心理更為強烈,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敢面對現(xiàn)實等。自卑使一些學生悲觀失望、抑郁孤僻,不敢參與就業(yè)競爭。
4.依賴他人。依賴是指個體因缺乏獨立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將問題交付給他人。在求職過程中表現(xiàn)為:依賴家人,把找工作的事情完全交給父母,希望父母及親朋好友能托關系幫自己找到工作?;蚴窃趯τ萌藛挝贿M行選擇是不是靠自己的獨立思考,而是過分依靠父母之意和朋友之言來取舍工作,更多的也表現(xiàn)為從眾心理。
三、輔導員如何合理運用合理情緒療法
大多數高校輔導員都由年輕教師擔任,其年齡、閱歷等方面和大學生比較接近,沒有代溝,容易產生共鳴。對于大學生求職擇業(yè)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輔導員容易憑借角色優(yōu)勢,可以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本人進行溝通,幫助其進行客觀分析,克服困難、走出誤區(qū)[6]。
1.化解焦慮擔憂。引發(fā)焦慮心理的主要不合理信念是碰到的每個問題都應該有一個正確而完美的解決辦法,如果找不到這種完美的解決辦法,那是莫大的不幸。輔導員首先是幫助他們更新觀念,讓學生認識到世界上有些事物根本就沒有答案,凡事都要追求完美的解決是不可能的。其次通過引導大學畢業(yè)生正確歸因,使畢業(yè)生始終充滿信心地尋找工作,以實際行動來降低焦慮水平,這樣焦慮的心理才能得到緩解和克服。
2.克服驕傲自負。驕傲自負、看不起別人,是許多能力優(yōu)秀生的通病,他們往往目中無人、唯我獨尊、自我優(yōu)越感強烈。輔導員在疏導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意識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并改正。
3.改變自卑怯懦。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克服自卑心理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如果說有什么妙方的話,那么自信心是至關重要的。作為輔導員,首先,要給予有自卑感的學生以正確評價,糾正其過低的自我評價,這對恢復學生的自信心十分重要。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揚長補短,尋求成功的經驗,增強自信,有效克服自卑感;其次,要引導學生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盡早改變自卑怯懦心理。
4.避免依賴他人。部分大學生存在一個不合理信念即依賴他人。他們認為應該依賴一個比自己更強的人,才有可能成功。只有通過實際行動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自信,減少依賴,使生活過得更加充實。
四、總結
輔導員根據以上各種在擇業(yè)過程中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問題,要加強幫助和引導學生,讓學生主動尋找影響情緒的不合理信念,并逐步改正。隨著不合理信念的消除,異常的緊張情緒開始減少或消除,并產生出更為合理、積極的行為方式。行為所帶來的積極效果,又促進合理信念的鞏固與情緒的輕松愉快[7]。
此時輔導員要教育學生根據自己所學專業(yè),理性地進行分析,什么樣的行業(yè)單位既可以學以致用,又可以很好地發(fā)揮自己的專長,而不是盲目尋求熱門行業(yè)。在就業(yè)區(qū)域上,不要存有鄉(xiāng)土觀念,比如說在南京讀書,擇業(yè)的時候不一定要固守在此,有好的發(fā)展和待遇,也可以拓展自身的求職區(qū)域,將眼光放得長遠一些。大學生只有把個人意愿同社會需求有機地結合起來,克服種種心理問題,學會自我心理調適,才能在就業(yè)的重要關頭,勇于面對挑戰(zhàn),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最終獲得理想的職業(yè)。
參考文獻:
[1]柳萍.大學新生心理問題的現(xiàn)狀、成因及對策[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06,(2).
[2]王傳芳,衛(wèi)永霞.論心理咨詢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基于學生工作案例分析[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09,(18).
[3][美]Dennis Coon.心理學導論[M].鄭剛,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4:713.
[4]陳源.理想情緒療法的理論和方法[J].福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62-63.
[5]楊東霞.淺論高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云南經濟學報,2008,(2).
[6]嚴海霞.淺談輔導員如何引導畢業(yè)生走出心理誤區(qū)——畢業(yè)生求職心理分析及對策思考[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6,(2):82-84.
[7]凌宇平,許均銳.淺析高職院校畢業(yè)生擇業(yè)心理問題現(xiàn)狀及其應對策略[J].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4):125-128.
On the Approaches to the ABC Theory Therapetics and Job-hunting Process of College Counselors
JIANG Sheng-feng
(The City College of Jiangsu,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Nanjin 210019,China)
Abstract:The ABC Theory Therapetics is a typical cognitive therapy which can sloved the emotional distress problem effectivey.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oblem became the topic of social concern,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had bring about unhealthy psychological impact.The college counselors and college students had closely connection,therefore,the college counselors had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job-hunting process.This paper holds a discussion on the ABC theories and methods and analysis the main emotional problems,also,on the approaches to the ABC theory therap etics and job-hunting process of instructor.
Key words:ABC theory therapeutics;instructor;the job-hunting process
[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