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代日語廣泛使用的使役助動詞「せる」「させる」,其源頭可追溯至奈良時代的「しむ」。在先行研究的基礎(chǔ)上,考察了上代文獻(xiàn)中所出現(xiàn)的「しむ」,從數(shù)量、分布、活用等方面進(jìn)行總結(jié),并以上代和歌為中心分析其意義用法。指出《萬葉集》中「しむ」所構(gòu)成的使役句可分為單純使役、誘使、請求三種類型。且在表示請求的使役句中「しむ」除表示使役外,還表示輕微敬意。
關(guān)鍵詞:しむ;上代文獻(xiàn);使役
中圖分類號:H0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9-0290-03
序論
現(xiàn)代日語中廣泛使用的使役助動詞「せる」「させる」,其源頭可追溯至奈良時代的使役助動詞「しむ」。本文在總結(jié)先行研究的基礎(chǔ)上,提取上代文獻(xiàn)中所出現(xiàn)的「しむ」,總結(jié)其數(shù)量、分布、活用并對其意義用法加以分析研究。日本上代文獻(xiàn)均使用漢字表記,因此本文將以萬葉假名表記的《古事記》、《日本書紀(jì)》、《萬葉集》中的歌謠為考察對象。
一、先行研究
在日語研究中,關(guān)于現(xiàn)代日語使役表達(dá)的研究比比皆是,而關(guān)于上代使役助動詞「しむ」的先行研究卻很少。主要涉及助動詞「しむ」的活用、接續(xù)和意義。
關(guān)于助動詞「しむ」,大槻文彥在《言?!分兄赋觯骸袱筏唷故潜硎臼挂勰橙嘶蚰澄锶プ瞿硠幼鞯闹鷦釉~(林巨樹·鈴木彥《研究資料日本文法助辭編·助動詞》,48頁)。小林好日在《日本文法史》中指出:「しむ」主要在奈良時代比較多用,平安時代后多被「す·さす」代替,此時表示使役的「しむ」比較少見,大部分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表示尊敬(小林好日《日本文法史》,163頁)。山田孝雄在《奈良朝文法史》中把「しむ」歸類為表示間接作用的復(fù)語尾。同時列舉了上代文獻(xiàn)中「しむ」的各種活用,并指出此時無已然型用法。關(guān)于「しむ」的意義,山田孝雄指出除干預(yù)和使役之外,也表示尊敬,但僅限于東歌中含有命令禁止的表達(dá)(山田孝雄《奈良朝文法史》,258頁)。巖井良雄在《日本文法史》中詳細(xì)論述了「しむ」的活用和接續(xù)。他指出:「しむ」為マ行下二段助動詞,前接動詞、動詞活用型助動詞未然形。與山田孝雄所述相同巖井良雄指出上代文獻(xiàn)中「しむ」沒有已然型用法。巖井良雄亦指出上代文獻(xiàn)中「しむ」的命令形為「しめ」,且有名詞形「しむらく」,表體言(巖井良雄《日本文法史》,151頁)。
綜上所述,「しむ」為マ行下二段助動詞,前接動詞、動詞活用型助動詞未然形。上代多表使役,其后大多轉(zhuǎn)化為尊敬。本文將參考上述研究成果,考察上代文獻(xiàn)中的助動詞「しむ」的具體例句,從數(shù)量、分布、活用等方面進(jìn)行總結(jié),重點(diǎn)分析其在上代和歌中的意義用法。
二、上代文獻(xiàn)中「しむ」的活用形及其用法
日本上代文獻(xiàn)均使用漢字表記,因此本文將以萬葉假名表記的《古事記》《萬葉集》《日本書紀(jì)》中的歌謠為考察對象,總結(jié)上代歌謠中「しむ」的數(shù)量以及分布狀況,具體(見表1)。
表1 上代歌謠中「しむ」的數(shù)量及分布狀況
由表1可知,《古事記》歌謠中未發(fā)現(xiàn)助動詞「しむ」,《日本書紀(jì)》中有1例,《萬葉集》中有17例。可以看出助動詞「しむ」在上代歌謠中使用并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萬葉集》。因此本文將以《萬葉集》(本文所使用的例句和現(xiàn)代文譯句均選自日本古典文學(xué)大系4-7《萬葉集》,高木市之助等校注,巖波書店,1960年版)中含有「しむ」的和歌為中心,分析總結(jié)「しむ」的用法和意義?!度f葉集》中「しむ」的活用法以及各活用形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萬葉集》中「しむ」的活用法及各活用形分布
由表2可知,「しむ」沒有已然型,此結(jié)果與山田孝雄、巖井良雄所述相同。且《日本書紀(jì)》中所出現(xiàn)的一例即「妹が手を我に纏かしめ、我が手をば妹に纏かしめ」也不是已然型?!袱筏唷沟拿钚蜑椤袱筏帷梗瑳]有「しめよ」。名詞型為「しむらく」,表示「何々をさせること」之意。此結(jié)果佐證了巖井良雄的結(jié)論。
關(guān)于使役助動詞的意義長谷清川喜指出“‘a(chǎn)指使b做c這件事’是使役本來的意義,但在使役的基礎(chǔ)上有時會派生出敬意、被動等用法” 。也就是說,使役助動詞在具體的使用中會根據(jù)具體場合發(fā)生意義上的變化。本文通過對《萬葉集》中含有「しむ」的和歌進(jìn)行分析,發(fā)現(xiàn)「しむ」所構(gòu)成的使役句可分為單純使役、誘使、請求三種類型,且在表示請求的使役句中「しむ」除表示使役外,還表示輕微敬意。以下將通過具體例子加以分析。
1.單純使役。單純使役是指使役主體主動地讓他人或他物去做某動作或呈某狀態(tài)。這種用法中,使役主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例1,雨ふらば著むと思へる笠の山人にな著しめ濡れはひづとも(《萬葉集》374)。
雨降れば、著ようと思う笠の山だから、他の人には著せるな、たとい濡れても。
例2,明石の門ゆは夕されば潮を滿たしめ明けされば潮を干しむる(《萬葉集》388)。
明石の海峽からは夕方には潮を満ちさせ、明け方には潮を干させることよ。
例1中,「著しめ」即「著せる」,「しめ」為命令形。在此例句中,使役主體是「山人」,「著しめ」表示讓「山人」做「著る」這一動作。
例2中,「滿たしめ」即「満ちさせ」,「しめ」為連用形,「干しむる」即「干させる」,「しむる」為連體形。例2和例1相同,都「しむ」表示單純使役,但例2中使役主體和使役對象均是物。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萬葉集》中的「しむ」可表示單純使役,即讓他者或他物做某一動作或呈某一狀態(tài)。
2.誘使。與單純使役不同,誘使不是主動地使役他者去做某動作,而是表示引起或誘發(fā)某動作或狀態(tài)發(fā)生的原因。誘使可以分為表直接原因的引起和表間接原因的誘發(fā)。
例3,春雨の止まず降る降るわが戀ふる人の目すらを相見しめなく(《萬葉集》1932)。
春雨が止まずに降りして、戀しい人の顔見させないことよ
例4,うら悲し春の過ぐれば霍公鳥いや頻き鳴きぬ獨(dú)りのみ聞けばさぶしも君と吾と隔てて戀ふる礪波山飛び越え行きて明け立たば松のさ枝に夕さらば月に向ひて菖蒲玉貫くまでに 鳴き響め安眠寢しめず君を悩ませ (《萬葉集》4177)。
うら哀しい春が過ぎるとホトトギスいよいよしきりに鳴き立てる。その聲を自分獨(dú)りで聞くと寂しい。ホトトギスよ、わが君と私と隔てて戀しく思い合う礪波山を飛び越えて行き、夜明けには松の小枝に、夕方は月に向って、あやめ草を玉として貫く五月になるまで、鳴き立ててわが君を安寢させずに悩ませよ。
例3中,「相見しめなく」即「見させなく」,「しめ」為未然形,后接否定助動詞「なし」的連用形「なく」。由于「春雨の止まず降る降る」這一客觀原因?qū)е铝恕赶嘁姢筏幛胜惯@個狀態(tài)的發(fā)生。例4中,「寢しめず」即「寢させず」,「しめ」為未然形,后接否定助動詞「ず」。和例3相同,此例中的使役主體也是一件事情,是引起「安眠寢しめず」這種狀態(tài)的原因。
以上兩例中,「しむ」表示引起,此時使役主體并不是主動地使役他者去做某一動作,而是引起某一動作或狀態(tài)的發(fā)生的直接原因。
例5,木高くはかつて木植えじ霍公鳥鳴き響めて戀まさらしむ (《萬葉集》1946)。
木高く決して木を植えまい、ホトトギスが來て鳴き立てては、私の戀心をつのらせるから。
例6,他人よりは妹そも悪しき戀もなくあらましものを思はしめつつ(《萬葉集》3737)。
他の誰より、妹が悪いのだ。戀の苦しみもなくあらうものをこんなに物思いをさせるのだから。
例5中,「まさらしむ」即「つのらせる」,「しむ」為終止形。與例3、例4略有不同,此例的使役主體「霍公鳥鳴き響めて」不是引起動作的直接原因,而是動作發(fā)生的一個誘導(dǎo)原因。即「戀まさる」這個動作在「霍公鳥鳴き響めて」的誘發(fā)下發(fā)生。
例6中,「思はしめ」即「物思いをさせ」,「しめ」為連用形,后接助動詞「つつ」。例中的使役主體「妹」并不是主動地使役他者去做「思う」這一動作,而是誘發(fā)「思う」這個動作的原因,同時「思う」具有一定的自發(fā)性。大野晉在《巖波講座·日本語7·文法》中分析此例時指出“「妹」并不是主動讓他者做某一動作,而是動作發(fā)生的一個誘導(dǎo)原因。且「思う」這個動作是在「妹」這個誘因下的一種自發(fā)狀態(tài)。”這種觀點(diǎn),恰與筆者認(rèn)為之誘發(fā)相同。
以上兩例中,「しむ」表示誘發(fā),即使役主體并不是主動地使役他者去做某一動作,而是表示某一動作或狀態(tài)的發(fā)生的間接原因。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萬葉集》中的「しむ」除表單純使役,還可以表示誘使。
3.請求。與前述單純使役、誘使不同,請求是指請求他人容許某一動作的發(fā)生。當(dāng)表示請求時,筆者認(rèn)為「しむ」在表示使役的同時,亦表示對使役主體的輕微敬意。
例7,月立たば時もかはさず石竹花が花の盛りに相見しめとそ(《萬葉集》4008)。
月が変ったなら、直ちに、ナデシコの花の盛りに、あなたに會わせてください。
例8,布施置きてわれは乞ひ禱むめざむかずただにゐゆきて天路知らしめ(《萬葉集》906)。
お布施あげて、お願いをする、あざむくな、ただまっすぐに、天路を知らせてください。
例7中,「相見しめ」即「會わせて」,「しめ」為命令形,此和歌表達(dá)了“在石竹花盛開之際希望能與你相見”的愿望,即請求使役的主體容許「相見る」這一動作的實(shí)現(xiàn)。因?yàn)槭钦埱笏嗽试S某動作,故此時的「しむ」包涵對使役主體的輕微敬意。
例8中「知らしめ」即「知らせて」,「しめ」為命令形。表示向神靈祈愿,希望「天路を知る」這個狀態(tài)的實(shí)現(xiàn)。因?yàn)槭窍蛏耢`祈愿,所以「しむ」在表示使役的同時也含有對神靈的尊敬之意。
關(guān)于「しむ」的尊敬之意,山田孝雄在《奈良朝文法史》中指出“上代語中表示間接作用的複語尾「しむ」在句中除了具有干與和使役之外,有時也表敬意(山田孝雄《奈良朝文法史》,258頁)?!蓖ㄟ^上述分析可以看出「しむ」在表示請求時確實(shí)包含輕微敬意,此結(jié)果與山田孝雄所述相同。
結(jié)語
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礎(chǔ)上,考察了《古事記》《日本書紀(jì)》《萬葉集》等上代文獻(xiàn)中使役助動詞「しむ」的數(shù)量、分布、活用,并著重分析攻訐了「しむ」在《萬葉集》中的意義用法。指出《萬葉集》中「しむ」所表示的使役句可分為單純使役、誘使、請求三種類型。且在表示請求的使役句中「しむ」除表使役外,還表示輕微敬意。由于上代文獻(xiàn)中「しむ」的使用較少,關(guān)于「しむ」的意義變遷有待進(jìn)一步考察。
參考文獻(xiàn):
[1]小林好日.日本文法史[M].東京:刀江書院,1936.
[2]山田孝雄.奈良朝文法史[M].東京:寶文館,1954.
[3]高木市之助,等.日本古典大系4-7·萬葉集[M].東京:巖波書店,1960.
[4]巖井良雄.日本文法史·奈良平安時代編[M].東京:笠間書院,1970.
[5]大野晉.巖波講座日本語7·文法[M].東京:巖波書店,1977.
[6]林巨樹,鈴木彥.研究資料日本文法助辭編·助動詞[M].東京:明治書院,1984.
[7]松村明.古典語現(xiàn)代語助詞助動詞詳説[M].東京:東京學(xué)燈社,1995:80.[責(zé)任編輯 陳鶴]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