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秋風(fēng)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九月雌蟹卯滿,黃膏豐腴,十月雄蟹性腺發(fā)育最好、最美,黃白鮮肥,自古文人墨客們喜歡把啖蟹、飲酒、賞菊、賦詩,作為金秋的風(fēng)雅韻事。
蟹食文化的香蘊
食蟹在中國歷史悠久,據(jù)《汲冢周書》載:周成王時,海陽獻蟹入貢,說明那時蟹已列為御膳了?!吨芏Y》中有“蟹胥”的記載,據(jù)說是一種蟹醬。宋朝傅肱著有《蟹經(jīng)》一書,宋人高似孫在此基礎(chǔ)上,寫了本《蟹譜》,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兩本關(guān)于螃蟹的專著,著重介紹了當時的許多種精美蟹饌:
一是“持蟹供”。是宋代著名美食家林洪特別推薦的白煮蟹,是最原汁原味的吃蟹法;
二是“尤可饕”。這是一種以蒿為輔料的螃蟹羹,據(jù)說非常鮮美,宋高宗對此羹也大加贊賞;
三是“洗手蟹”。把蟹拆成塊以后,拌上酒、鹽、姜、梅、橙,腌上一段時間。只要洗洗手就可以食用了;
四是“蟹生”。將生蟹剁碎,以麻油熬熟,草果、茴香、砂仁、花椒、姜、胡椒俱為末,再加蔥、鹽、醋,入蟹內(nèi)拌勻食用;
五是“酒蟹”。用清酒和鹽浸蟹一夜,取出臟物,再加上花椒和鹽,另外在干凈器皿里加一些酒,倒入原來浸蟹的汁,一起燒開,冷卻后淋在蟹上;
六是“醉蟹”。用糟、醋、酒、醬各一碗,根據(jù)蟹的多少決定加鹽的量?;蛘甙淳破?、醋三、鹽二的比例腌制,風(fēng)味獨特;
七是“糖蟹”。在唐代糖蟹便已是地方貢品,到了宋代仍然備受歡迎,蘇舜卿曾題寫:“霜柑糖蟹新醅美,醉覺人生萬事非?!?/p>
八是“蟹釀橙”。選用已經(jīng)黃熟并且?guī)砂耆~片的大橙子,把頂部切下,剜去里面的肉瓤,留下少許橙汁,塞滿蟹黃蟹肉,再蓋上切下的帶葉橙頂部,放入蒸鍋中,加酒、醋、水蒸熟。吃時蘸醋、鹽,滋味清香,令人油然而生雅趣;此外,還有蟹醬、蟹包、炒蟹等諸多蟹饌珍品。人們對蟹的偏愛讓歷史上出了不少啖蟹名家,如明代文學(xué)家張岱,每年十月立蟹會,約文友在午后會齊,煮蟹食之,每人六只,并專門寫了篇《蟹會》: “河蟹十月與稻谷俱肥,殼如盤大,而紫蟹巨如拳,小腳肉出,掀起殼,
好蟹需要四步挑
蟹根據(jù)產(chǎn)地可分為河蟹、江蟹、湖蟹三種。河蟹以河北、天津產(chǎn)的最為著名,江蟹以南京產(chǎn)的最好,湖蟹以江蘇常熟陽澄湖、山東微山湖產(chǎn)的品質(zhì)較好。在區(qū)分一只蟹的優(yōu)劣時需要注意四點:
一觀色澤。殼背呈墨綠色的體厚堅實,呈黃色的大多較瘦弱。將蟹置于陽光或燈光下背光觀察,蟹蓋邊緣不透光的說明螃蟹肥滿,若透亮縫隙可見,則蟹比較空。膏膩不散,甘腴雖八珍不及?!卑苏涫瞧骐犬愷},十分珍貴,居然不及河蟹,足見對它的評價之高。
清代戲曲理論家李漁,嗜食螃蟹,人稱“蟹仙”。每年蟹未出時,李漁就將錢儲存起來,等蟹上市。家人見了,都笑他“以蟹為命”,李漁也自稱購蟹之錢為“買命錢”,并自言: “螃蟹終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與不可忘之故,則絕口不能形容之?!?/p>
清末民初著名畫家李瑞清因無錢買蟹,便畫了一百幅蟹圖,聊以解饞,人稱“李百蟹”。在文學(xué)著作《金瓶梅》、《明宮史》、《紅樓夢》中亦有蟹宴的描述。
二看腹臍。肚臍凸出來表明膏肥脂滿,凹進去則膏體不足。腹臍黑色越多則蟹越肥,輕輕打開腹臍,隱約可見黃色者為佳。對河蟹來說,有“九月(農(nóng)歷)吃公、十月吃母”的說法,肚臍圓的是雌蟹,肚臍尖的為雄蟹。
三掂輕重。將蟹拿在手里掂,手感沉重的為肥大壯實的好蟹,手感輕飄的多是干癟肉少的劣蟹。將螃蟹翻轉(zhuǎn)肚皮朝上,能迅速用蟹足彈轉(zhuǎn)翻回的,健康鮮活。
四查足腳。蟹足上剛毛叢生的較好,還可將倒數(shù)第二足拎起來,觀察其是否充盈。腿部堅硬,很難捏動的蟹最肥滿。
吃蟹注意四清除
一除蟹腮。在蟹體兩側(cè),形如眉毛,呈條狀排列,這個部位既臟又無食用價值,還易引起食物中毒。
二除蟹胃。蟹的胃也被稱蟹尿包,位于背殼前緣中央,是形如三角形的骨質(zhì)小包,內(nèi)有污沙,緊連蟹黃。
三除蟹心。俗稱六角板,位于蟹黃或蟹油中間,緊連胃,呈六角形。
四除蟹腸。位于蟹臍中間,呈條狀。有很多病菌污物。
食中珍味滋補佳品
蟹素有“一蟹上桌百昧淡”“吃遍天下百樣菜,不抵水中一只蟹”的美譽。它不但肉質(zhì)鮮美肥嫩,且營養(yǎng)價值很高,有著豐富的蛋白質(zhì)及鈣、鐵、鋅、硒、磷等微量元素,肌肉中還含有10余種游離氨基酸,其中以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含量較多,蟹的維生素含量也很豐富,其中維生素A高于其它陸生及水生動物,維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魚類高出6~10倍,維生素B2是肉類的5~6倍,比魚類高出6~10倍,比蛋類高出2~3倍。而螃蟹殼除了含豐富的鈣外,還含有蟹紅素、蟹黃素等。因此,蟹是當之無愧的滋補佳品。
原汁原昧的清蒸美蟹
清蒸最能體現(xiàn)出蟹原汁原味的鮮嫩。首先將活蟹洗凈后放在淡鹽水中浸泡一會,可以殺毒入味。接下來,大火將水燒滾,將蟹殼朝下放在籠屜上蒸,這樣做是為了不讓里面的湯汁流失,保持鮮度,里面也可以放點姜或花椒去腥味,還可以在水中加入一點啤酒提鮮,最好不要將活蟹直接放入鍋中蒸,一則殘忍,二則掙扎時會讓蟹足掉下來。之后用中火蒸7~8分鐘,蟹變?yōu)榧t色即熟。如果怕火候不夠,用手敲一敲蟹蓋,發(fā)出很空的聲音就可以關(guān)火了。蟹蒸熟取出后,蟹殼呈橙黃色,打開蟹蓋,蟹黃金燦、蟹白如玉。蘸汁用姜末、鮮醬油、陳醋、少量糖調(diào)成小料,就可以享受美味的清蒸蟹了。
絕妙的醬香煸蟹配花雕
將活蟹洗凈切塊,鍋上火,油熱時放入蟹塊稍炸,撈出瀝油;鍋中留少許油,放入適量蒜蓉爆香,再放入蟹塊、豆醬20克、兩勺香油、少許鹽,加入少許水,用慢火炯熟即可。吃時最好的配酒便是花雕,醬香濃郁,風(fēng)味撩人。
精致豐富的蟹粉佳肴
“蟹粉”是滬式的吃法,滬菜師傅常把蟹肉分拆出來,拌著蟹膏蟹油,做成“蟹粉”,然后再做成各式各樣的蟹肴。
芙蓉炒蟹粉:芙蓉指的是蛋清,在蒸熟后雪白的蛋白淋上蟹粉,吃時先加點醋,再把蛋白和蟹粉拌勻,入口滑嫩鮮香。
蟹粉吐司:蟹粉和蟹油加上醬油稍煮,煮出一碗濃稠的蟹湯,一勺這樣的蟹汁配上新鮮烘烤的、抹過蟹油的熱吐司,一口咬下,香滑和爽脆在口中交融,令人不忍罷口。
脆皮蟹粉釀蟹蓋:將已經(jīng)蒸熟的糯米和蟹粉放入蟹蓋,再放到油鍋里炸成薄薄的一層金黃,外酥內(nèi)軟,吃時只需優(yōu)雅地動用湯匙即可。
蟹粉小籠包:松軟的外皮包裹著鮮滑的蟹粉、橙黃的蟹膏,汁濃味足。
文吃雅趣蟹八件
據(jù)《考吃·食蟹》載:“吃蟹開始講究,是在明代,明代有能工巧匠發(fā)明了一套小巧玲瓏的食蟹工具,初創(chuàng)時共有錘、鐓、剪、匙、叉、斧、刮、鑷八件,故稱蟹八件。這些工具,一般都是銅制,講究者,則是白銀的?!痹谠S多小說中,提到文人的雅致,也是必然會提到這蟹八件的,這種吃蟹方式,在明、清時期,蘇、浙、滬一帶很是風(fēng)行,與“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相比較,屬于“文吃”,代表著一種禮儀文化。據(jù)說, “文吃”一只蟹,要花上一個小時。
一件件工具的輪番使用,一個個功能的交替發(fā)揮,好像是彈奏一首抑揚頓挫的樂曲,讓吃蟹的過程平添不少樂趣,而且從現(xiàn)實的角度來說,吃得越細越能品味到螃蟹各個細部滋味的不同,吃完一只蟹再做出來的蟹拼圖跟活蟹無二,感覺那麻繩一扎還能下鍋再煮呢。
大家有空閑,又有點閑情的時候,不妨試用一下,一來體會下老祖宗傳下來的吃文化,二來也可以盡興地享受一回美食的妙處,免得像八戒吃人參果一樣,浪費了好東西。
藥用之效補益有道
蟹作為藥用也有奇功?!侗静菔斑z》說:“其功不獨散,而能和血也?!敝嗅t(yī)認為螃蟹性寒味咸,蟹肉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yǎng)筋活血、通經(jīng)絡(luò)、利肢節(jié)、續(xù)絕傷、滋肝陰、充胃液之效,對于瘀血、損傷、黃疸、腰腿酸痛和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其殼可清熱解毒、破瘀消積止痛。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蟹還有抗結(jié)核作用,吃蟹對結(jié)核病人的康復(fù)大有裨益。一般來說,藥用以淡水蟹為好,海水蟹只可供食用。
治凍瘡潰爛:取新鮮蟹殼焙酥研粉,麻油調(diào)膏,洗凈凍瘡潰爛處后涂上,外用紗布、膠布固定,兩天換藥1次,一般7-8次可愈。
治痔瘡:取活蟹500克浸泡在1000毫升50度米酒中,15天后即可服用。每日兩次,每次30-40毫升,一般服兩劑即可生效。
治乳房腫痛、乍寒乍熱:將新鮮蟹殼焙黃研末,每次服10克,每日兩次,開水送服?;蚧钚?只,搗爛如泥敷患處,即痛止腫消。
治急性腰扭傷:取活蟹3只,石菖蒲、紅牛膝根、芭蕉根各100克,米糠200克,搗爛加白酒100毫升,炒熱敷患處。連用數(shù)次,頗見成效。
治肩周炎:取活蟹搗成肉泥,攤在布上,外敷于患者最疼痛的地方,10小時后取掉。未止痛隔日再敷,一般2-3次即見效。
治骨折:活蟹兩只,粳米100克。取蟹肉(帶黃),待粳米粥熟時加入蟹肉,再配以適量生姜、醋和醬油,即可食用。每天一次,連服5-7天。有滋養(yǎng)氣血、接骨續(xù)筋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