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回民小學是廣東省唯一一所回民小學。近年,學校發(fā)展蒸蒸日上,合并了周邊的三四所“麻雀學校”,成為具有較大規(guī)模、教學管理精細、教育質量上乘的民族學校。
學?;刈鍖W生占全校學生的13%,其中學困生的比例較高。為了能夠使他們“脫困”,學校實施了針對學困生的幫扶脫困“四動”工作模式(即課題帶動,科研驅動,教學推動,全員行動),大力提倡比、學、趕、幫、超的教育教學愛心幫扶活動,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家?;?,形成了校內與校外、課上與課下的互幫互促、共同進步的良好局面。
課題帶動,是指學校確立了“少數(shù)民族學困生轉化策略和實效性個案研究”的課題,以課題為引領,全面啟動學校對少數(shù)民族學困生的“解困幫扶”工作。通過課題研究,提高全校教師轉化學困生的能力,增強教師的教科研能力。
科研驅動,是指學?;趶娜w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出發(fā),從學生心理素質調查入手,切實摸清學困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真實狀況,以科學的態(tài)度和方法,把脈學困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學習能力、個性、社會能力以及耐挫能力等,針對學困生進行濟困幫扶、脫困解難。
教學推動,是指學校要求各學科教師把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業(yè)成績,以掌握教材為基礎,以提高學能為根本,對照所學,查缺補漏,鞏固知識,提高成績,增強信心,強化自主自覺和自立自強,強化因材施教和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全員行動,是指學校要求全體教職工一定要用愛心幫助學生搭建一座走出“學困”的橋梁,用愛心撫慰心靈,用行動兌現(xiàn)諾言。而支撐這座橋梁的橋墩是家校結合、師生融合和制度配合。
廣州市回民小學的教育者,本著為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一個也不能丟(掉隊)”的大愛精神,以科研為先導,向科研要質量,向科研要效益。該校以課題為抓手,以教學為依歸,以學法為突破口,在學困生轉化工作上卓有成效。該校實踐說明,教師不能只看學生的成績而忽視其他素質的發(fā)展,要有整體育人、全面育人的觀念,對每一個學生負責,要懂得轉化一個學困生和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等生同樣重要。
總之,少數(shù)民族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作。廣州市回民小學的教師們一定會用足夠的愛心和耐心,重視學困生轉化的策略和技巧,指導他們使用適當?shù)膶W習方法,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