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剛起床不久,李文打開手機,收到一條學校辦公室發(fā)來的系統(tǒng)短信,通知說近三年參加評職稱的老師要回到市進修學校參加專業(yè)科目培訓。
鄉(xiāng)村的早晨是慵懶寧靜的,李文在老家充分享受了鄉(xiāng)村的靜謐。他一覺睡到九點多,不必擔心被城市機器轟鳴的喧囂聲吵醒。醒了,呼吸著清醒的空氣,聽著小鳥的鳴叫聲,李文多少有點迷戀鄉(xiāng)村悠閑舒適的小日子。暑假有一個多月,放下工作的勞累和負擔,在山清水秀的小山村,李文常常跑進山上摘果,跳到河里游泳,累了就看看書,過得十分愜意。
明年就要評一級了,看到短信后李文不得不皺眉頭跟老媽說,明天我就要回城里了,得參加培訓,要不評不了級,這可關系到提工資的事兒。
母親說,那就回吧,今晚我做一桌好吃的飯菜給你餞行,求菩薩保佑俺兒子順利過級。他是村里第一個大學生,母親對他充滿了驕傲。
坐火車回到城里當天,李文顧不上疲勞,匆匆趕到進修學校報名。報名培訓的老師很多,整個市沒評上高級的老師幾乎都要報名參加。等了足足三個小時,李文才報上名,交了210塊錢的報名費,學習時間為6天。李文想,學習學習也好,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有益于今后長遠發(fā)展?,F(xiàn)在不是提倡“終身學習”嘛,我得謙虛點好學點,不斷充電完善自己。再說了,要評級,就得參加培訓,跟組織較勁傷不起。
培訓開始了,一人一臺電腦,主講老師每天照著課件念上幾段,然后布置作業(yè),叫參加培訓的老師自主學習。李文發(fā)現(xiàn),主講老師有些詞語不會念,停頓了許久才跳過去。
那段時間,李文還要到學校給高三畢業(yè)班的學生上課。這叫提前開學,專門針對畢業(yè)班安排的。一大早,作為班主任的李文要先到學校報到,檢查學生是否到教室,是否認真讀書,若學生未到還得打電話通知家長。忙完了,李文再到進修學校參加培訓。
培訓的內容很簡單,大部分參加培訓的老師總要遲到半個多小時,有的甚至不到,叫同事幫忙登錄了事。負責考勤的老師也不管遲不遲到,來了就登個名,沒啥事。來的話,做點簡單的作業(yè),剩余時間上網瀏覽各大網頁,覺得無聊便提前退場。各自相安無事。
到了第三天,主講老師講教學資源的運用,教如何在百度搜索資料,還在電腦上盡職盡責地做演示。李文心里暗罵,這不是把我們這些大學生當小學生教嘛,都當了好幾年的老師了,誰不會用百度搜索資料呀,都什么年代了!現(xiàn)在的很多職稱培訓,所謂“終身學習”,越來越淪為各種機構賺錢的工具。所謂培訓,純粹瞎扯,純粹是浪費資源浪費生命。李文越想越氣,他的不滿最終化成實際行動。最后三天,李文沒去培訓,而是呆在家里看一些閑書,下午準時到籃球場打籃球。出了一身臭汗,李文想,這樣的生活才有意思。為了評職稱,太多的人失去了反抗精神。李文獨自感嘆道。按照規(guī)定,缺席三次課,培訓就不合格,沒有培訓證明,評職稱也就沒法通過。李文缺席了六次課,結果可想而知。
當然,李文一點不懷疑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和敬業(yè)精神,他教出的學生總能活躍在各大舞臺。但這些,對評職稱又有何用呢?要不要把培訓結果告訴母親呢?李文想,還是不要吧,免得老人家擔心。雖然不管大事小事,李文都喜歡打電話回家跟母親講,但這一次,李文還是決定對母親說,培訓順利通過了,明年評職稱估計也不難。
看著窗外,李文又想起老家優(yōu)哉游哉的舒適生活。這時,他想起陶淵明,做一回隱士其實也挺過癮的,至少不用擔心評職稱那些麻煩事兒。
(作者單位:陽春市第三中學)